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讀紙質書不僅能提升自己,還能改善與他人的關係

讀紙質書不僅能提升自己,還能改善與他人的關係

很多人會用智能手機、電子閱讀器或平板電腦閱讀最新的暢銷書。自2007年以來,尤其是在2010年Kindle推出之後,這些設備已經改變了人們的讀書方式。很多報刊(包括有166年歷史的紐約時報)都已經完成了數字化轉型,甚至有的報刊現在完全是用在線方式瀏覽。但對於書籍本身而言,紙質書會有人們意想不到的優勢。

屏幕上癮

現在青少年對於智能手機的依賴堪比吸毒。全球調查顯示,整整一代人上網的時間在不斷增加,每天看手機的次數高達75次。根據義大利最近的一項研究顯示,這些人被稱為「數字原生代」,但是和長輩相比,他們卻生活得更加不自由也不開心。他們面臨著社交焦慮,如「FOMO」(害怕錯過信息)和「vamping」(深夜發簡訊)。

出現這種現象,手機雖不能說是罪魁禍首,但全天候上網卻是讓人慾罷不能,導致人們分心,閱讀時不能集中精力。所以無論是文學、記敘、論證還是學術方面的文章,深度閱讀或身臨其境的閱讀感受無疑是很難得到了。

我們是否可以應對數字革命帶來的這些副作用呢?答案是肯定的,其中一種解決方案,就是通過閱讀來享受孤獨。

體驗孤獨

羅切斯特大學的Thuy-vy Nguyen和同事們發現孤獨可以減壓並令人放鬆。研究人員將孤獨定義為「自己獨處一段時間,不通過設備、朋友或者其他活動與外界溝通」。四項研究中,受試者要獨處15分鐘,獨自靜坐,不得參與任何活動。

實驗中有一部分就是讓受試者閱讀一篇簡短的娛樂性文章,名為《魅力十字路口:泛美航空公司如何在20世紀30年代主導國際旅行》。與其他活動的結果類似,該實驗結果中也是善於獨處的人更加放鬆和冷靜。

在「足夠的孤獨」中進行的閱讀可以培養讀者的獨處能力,並且不受像社交媒體等社交壓力和期望的影響。當然,這就鼓勵人們閱讀紙質書,因為紙質書會比在電子設備上閱讀更放鬆。如果說閱讀對人們有益,那讀小說好處就更多了。

找到對自己的好處

有學者最近證明,文學閱讀確實對人們的社會認知、社會技能以及同理心有積極影響。心理學家雷蒙德馬爾和他的同事發現,人們讀小說越多(不管是什麼類型), 在測試同理心時得分越高。

實際上,文學作品的讀者們可以抵制網路上盛行的仇恨和漠不關心的不健康傾向。在與巴黎高級研究學院正在進行的相關實驗中,我們可以證明,文學讀者對品德高尚的人物形象心存同情,但不會同情道德敗壞者。在法蘭克福馬克斯普朗克實驗美學研究所,我們進行了一個操控文學文本的實驗。

一個版本中,主人公是一名在非洲志願服務的醫生,另一個版本中,主人公則變成了逃到南非的納粹分子。 在這兩個版本中,我們只更改了關於主人公的道德傾向的四個句子,其餘的文本則幾乎完全保留。120名德國受試者會閱讀這兩個不同的文本,然後評價文本的審美和道德價值,並回答幾個相關的問題。雖然結果尚未公布,但受試者是否會同情主人公明顯與主人公的道德傾向相關。

因此,文學是幫助我們親近社會的道德實驗室。現在,我們如何讓年輕人,即那些所謂的數字原生代們,進行閱讀還不受到各種社交網路和其他通信工具的影響呢? 這裡有一些小貼士。

教人們如何真正閱讀

為了確保文學在人們的閱讀中重新獲得核心地位,數字時代的文學教學法必須徹底改革。雖然以文本和作者為導向的方法仍然在歐洲學校佔主導地位,但新的研究表明,還需實施「體驗式方法」,其重點應放在文本的接受者,例如學生。研究表明,注重學生的喜好(而不是強制閱讀),幫助他們選擇合適的時間,合適的書籍等,會讓學生們更願意接受閱讀。這樣一來,文學小說對青少年讀者意義更大,並且對社交生活和個人發展有利。

另外,紙張本身可能就是寶物。研究表明,紙張的材料性能更適合我們的記憶。 作為E-READ網路成員的心理學家Rakefet Ackermann解釋說,儘管技術進步很多,學生仍更喜歡讀紙質的學習材料而不是看電子版。她還說,雖然在數字設備上的學習表現並不比看書差,但令人驚訝的是,人們的元認知能力在數字設備中表現會差。當讀電子書時,人們常常不會去評估自己已經理解了多少,或者是記住了多少。

實驗表明,讀紙質書的讀者能深入理解文章,而使用數字設備的讀者傾向於更淺層閱讀。

所以,我們是否要真正對比數字和紙質閱讀,我們是否反對讀電子書?答案是否定的。我們需要改善它以適應我們的需求,並且讓閱讀成為我們社會和文化習慣的重要內容,令其不斷發展。我們對數字閱讀的理解越多,就能更好地利用紙質書中的寶貴財富。

參考:

https://theconversation.com/how-reading-fiction-can-help-you-improve-yourself-and-your-relationship-to-others-88830

source:Massimo Salgaro, RFIEA Fellows 2017-2018, IEA Paris, Researcher in Literary theory, University of Verona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少兒腦科技小課堂 的精彩文章:

中國孩子天生不會表達?看看美國從幼兒園開始的「表達」教育
語言學習,從胎兒時期開始

TAG:少兒腦科技小課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