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服務眾生當中所出現的一切挫折、困難都「無畏」
在「服務眾生」的時候,經常會發現一種狀況,叫作「熱臉貼冷屁股」,我很認真的在跟他講這個「出離道」有多好多好,但是他就不甩我,他會說:「信歸信,不要迷信啦」(我不是迷信啊,可是這「出離道」有多好,你知道嗎?)「好了好了,那個信佛、拜佛、念佛又來了」(你會被他氣死)為什麼會這樣?這就是德行不足的情況。
我們要按照第三句講的:「於此得無畏,不舍修諸行」,你要知道,因為你常常會產生挫折而放棄,你會說:「我又沒賺你錢,為了要「服務眾生」,我花費多少精神,是怎樣怎樣的努力,結果被人家奚落一番」當你有這種想法的時候,你就無法荷擔如來家業、服務眾生,你無法履行菩薩道了,你要留意到啊,遇到挫折乃是必然!就像業務員要推銷一樣。我常跟大家講,想要修行得無畏,你最好去賣保險。你就找那大樓區,一棟一棟、一間一間的去按門鈴,然後被人家轟出來,但是,你還是要自己作「統計」:我計劃每天拜訪200個,被轟出來一個,不要緊,還有199;然後再按一個,又被轟出來,198;又再按一個,又被轟,197···鼓起勇氣繼續再按,你會發現被轟了100次,就會有人跟你談保險,一定會有的。但是假如不經歷這些挫折與失敗,就不可能成功的,這個叫作「實踐」,就是演說的「演」,你一定要去演(實際操作)。
你碰了100個失敗,回來作記錄、作過濾:這100個失敗當中,怎麼作「過濾」呢?我見到的人是幾歲到幾歲的?他們拒絕的「理由」是什麼?有的根本就不讓你講,就直接「砰」把門關上,有的時候會莫名其妙落荒而逃,各種狀況統統記錄下來。你要知道,這種挫折中,「無畏」的人他一定成功。那一種怕遭遇挫折,走到門口伸手要按門鈴就先想:唉!他一定又拒絕了;唉!他一定會說什麼啦;啊!他不需要啦,想了半天,連按都不按,就走了,這種一定失敗。
現在你在「度眾生」也是一樣,有哪個人會坐在那邊等著你,說「來跟我講佛法吧」,然後認真聽你講了半天,很高興的說「嗯,阿彌陀佛!講得很好,紅包在這裡,你拿去」,沒有這種眾生啦,哪有你跟他講佛法,他紅包準備給你的?更有的是你再多講兩句,他說:「好了吧?我在看電視,不要吵」,你要是繼續跟他說:「看電視是無常,那死後還要生死輪迴」,這下我看你不被揍才怪。那你要怎樣去「說服」眾生呢?
所以,「無畏」很重要!人生當中遇到不如意的事情,你要怎麼去克服它呢?要有「無畏」的精神,就是要有解決困難的意志跟勇氣。就是這個無畏精神,80%到90%的事你都可以解決,可是你就不是啊,因為你不是在「菩提道」上、不是在「出離道」上,你是在「紅塵」道上,那就沒辦法了。因為你的「識」在主導著你,所以那「不可思議的境界」,你就永遠無緣。只要你踏上「出離道」,這個「無畏」就會發揮作用了。但是,很遺憾的,你要走入這一道,你所發生的就會是跟那賣保險的一樣,因為你身纏著一個「賺錢」的問題。你就為了這個錢而要賣保險的話,那就不好做了。
同樣的,你假如為了要「做好事」幫助眾生,而做「服務眾生」的事,你也不好做,會做得很痛苦。台灣有一位菩薩還蠻有名的,他傾家蕩產服務眾生,沒有人感謝他,到最後落得「沽名釣譽」,怎麼會這樣?因為你太在意服務眾生的「付出」,太在意了。現在你也一樣,記得「而以度眾生,於此得無畏」,這兩句就是第四句的「不舍修諸行」,而它的前提就是「廣知出離道」。「廣知」的意思就是立足於出離道來服務眾生,在服務眾生當中所出現的一切挫折、困難都「無畏」(不是無所謂),都不怕、都去克服它,這個就是修行。
而這個「修行」,「不舍修諸行」就是「而常求妙法」,為什麼會這樣呢?就是立足於出離道來服務眾生,那一切的挫折與困難完全不在乎,這個就是「而常求妙法」,因為「了達諸法空」。你假如不是「了達諸法空」的話,這一點你做不到,因為「諸法空了」,所以就是「出離道」啊!
擷自《普賢心經》
TAG:海雲和上法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