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加快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

加快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

開放是國家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加快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適應經濟全球化新趨勢、準確判斷國際形勢新變化、深刻把握國內改革發展新要求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邁向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必由之路。

現實意義

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不僅是我國經濟持續增長的基本經驗,也是我國現代化建設不斷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寶。加快發展更高層次開放型經濟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

其一,這是適應全球經濟格局變化的迫切需要。國際金融危機後,世界經濟進入深度調整期,分化調整特徵更趨明顯。發達國家為擺脫危機紛紛實施量化寬鬆政策,結構性改革缺乏實質性舉措,經濟復甦曲折緩慢。發展中國家繼續崛起,佔全球經濟份額上升,但結構調整步伐放緩,追趕勢頭有所減弱。中國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仍是全球經濟重要引擎,但面臨全球格局變化的新挑戰,要在國際競爭中贏得主動,必須在保持傳統競爭優勢基礎上,加快發展更高層次開放型經濟,增強體制機制競爭優勢。

其二,這是積极參与全球經濟治理的客觀要求。經過40年改革開放,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全球第一貨物貿易大國,成為全球重要的跨國投資目的地和主要對外投資大國,通過貿易、投資、金融等渠道,國內國際經濟的互動效應明顯增強,相互聯繫、相互影響、相互依存不斷加深。未來我國與世界經濟的關係將更加緊密,與國際經濟的互動關係將進一步增強,參與全球經濟治理的要求更加緊迫,必須加快發展更高層次開放型經濟,增強對外開放優勢。

其三,這是推動我國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必然選擇。近年來,我國要素成本持續攀升,資源環境約束加大,傳統比較優勢明顯弱化。與此同時,我國人力資本、科技創新、基礎設施、產業集聚等方面的能力持續增強,資本技術密集型的比較優勢正在形成和強化,培育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的基礎更加堅實。隨著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我國優化經濟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任務更為迫切,既需要通過加快發展更高層次開放型經濟,擴大對外開放引進先進要素,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也需要通過加快發展更高層次開放型經濟,改變我國在國際分工中以組裝製造為主的局面,全方位參與全球價值鏈,提高我國產業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

主攻方向

當前,世界正處於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我國經濟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對外開放面臨的國內外形勢正在發生深刻複雜變化。如何堅定開啟新征程,進一步走向世界、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這需要把握好以下幾個主攻方向:

第一,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面對國際國內形勢的新變化、新挑戰,我們要牢牢抓住體制改革這個「牛鼻子」,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進一步破除體制機制障礙。要以擴大開放促進深化改革,以深化改革促進擴大開放,以體制機制創新贏得國際競爭的主動,為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間。在這一過程中,要重視用法治辦法解決開放中遇到的問題,完善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要完善市場准入和監管方式,健全產權保護、信用體系等方面的制度,健全有利於合作共贏的體制機制;要積極主動從制度和規則層面進行改革,適應國際規則新變化,全面推進外貿、外資等領域管理體制便利化,形成同國際貿易投資規則相適應的體制規則。

第二,形成全方位開放新格局。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更好結合,在提高引進來質量和水平的同時,支持企業積極穩妥走出去,拓展國民經濟發展空間。堅持沿海開放與內陸沿邊開放更好結合,優化區域開放布局,在深化沿海開放的同時,推動內陸和沿邊地區從開放的窪地變為開放的高地,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進而形成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堅持製造領域開放與服務領域開放更好結合,以高水平開放促進深層次結構調整,在深化製造業開放的同時,重點推進金融、教育、文化、醫療等服務業領域有序開放。堅持向發達國家開放和向發展中國家開放並重,積極發展全球夥伴關係,全面發展同各國的平等互利合作,實現出口市場多元化、進口來源多元化、投資合作夥伴多元化。

第三,打造國際合作競爭新優勢。要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鞏固和拓展傳統優勢,加快培育競爭新優勢。要更加註重提高高附加值產品的出口競爭力,深度參與全球經濟分工;更加註重提升中國出口在全球價值鏈的地位,提升技術密集型、高附加值、低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的產品的出口規模和國際競爭力。此外,還要以創新驅動為導向,以質量效益為核心,大力營造競爭有序的市場環境、透明高效的政務環境、公平正義的法制環境和合作共贏的人文環境,加速培育產業、區位、營商環境和規則標準等綜合競爭優勢,促進產業轉型升級。

戰略舉措

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要從培育貿易新業態新模式、推進自由貿易區建設、加快「一帶一路」建設、加強創新能力開放合作四方面入手,不斷改革完善開放體制,加快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構築起中國與世界聯通的新格局。

一是加快培育貿易新業態新模式。外貿新業態是外貿發展的新動能、新亮點。近年來,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等新業態新模式快速發展,已經形成了一定的產業集群和交易規模,為促進外貿回穩向好和創新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一大批企業通過跨境電商平台打造自主品牌,開拓國際市場。新業態已成為促進外貿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培育競爭新優勢、建設貿易強國的重要動力,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重要平台,提升開放型經濟水平的重要渠道。加快培育貿易新業態新模式,就要深化外貿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繼續推進國際市場布局、國內區域布局、商品結構、經營主體和貿易方式「五個優化」,加快外貿轉型升級示範基地、貿易平台、國際營銷網路「三項建設」,積極培育貿易新業態新模式,促進加工貿易創新發展,積極擴大進口,進一步提高貿易便利化水平,推進外貿大國向外貿強國轉變。要發揮政府引導作用,依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雲計算等新技術推動服務貿易新模式的發展,加快培育供應鏈管理、跨境電商等服務新業態,推動國際服務外包轉型升級。

二是加快推進自由貿易區建設。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是適應經濟全球化新趨勢的客觀要求,是全面深化改革、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必然選擇,也是我國積極運籌對外關係、實現對外戰略目標的重要手段。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有助於發揮自由貿易區對貿易投資的促進作用,更好幫助我國企業開拓國際市場,為我國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間。下一步要著眼於提高自貿試驗區建設質量,對標國際先進規則,強化改革舉措系統集成,努力在內外貿、投融資、財政稅務、金融創新、入出境等方面,探索更加靈活的政策體系、監管模式、管理體制,加強風險防控體系建設,打造開放層次更高、營商環境更優、輻射作用更強的開放新高地。

三是積極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一帶一路」建設是我國擴大對外開放的重大戰略舉措,也是今後一段時期對外開放的工作重點。加快發展更高層次開放型經濟,就要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則,積極促進「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努力實現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打造國際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發展新動力。要依託「一帶一路」建設,夯實與各國全面合作的基礎,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外交溝通,以經貿合作提升外交互信和安全合作;要聚焦發展這個根本,大力推動互聯互通和產業合作,拓展金融合作空間;要提高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水平,與相關國家商談優惠貿易安排和投資保護協定,全面加強海關、檢驗檢疫、運輸物流、電子商務等領域合作;要建立多層次的人文合作機制,推動教育、科技、文化、體育、衛生等領域合作。

四是加強創新能力開放合作。歷史與現實告訴我們,創新推動發展,開放帶來進步。在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當下,創新能力的培養和提升,已成為引進來和走出去的重要內容和關鍵抓手。站在新時代的起點上,高水平、深層次的開放合作將更加註重「創新能力」的培養和提升。創新能力的引進來和走出去,也將成為資金、技術之外,更具決定作用、持久價值的力量。自主創新不是閉門造車,需要努力學習先進、用好全球資源、培養國際視野。不拒眾流,方為江海。中國正在向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目標前進,更需要消除科技創新中的「孤島」現象,需要通過開放合作不斷充實自己的創造力、築牢自己的創新力。當前,要以全球視野、國際標準,建設一批在國際上有影響力的科學機構、大科學中心,培養在國際上有影響力的科學家群體;要產生一些有國際影響力的基礎研究成果,孕育出一些變革性的新理念。人才是創新能力培養的「牛鼻子」,是科技創新最關鍵的因素。創新驅動實質上是人才驅動。在這一過程中,不僅要「引資」,更要「引智」,不僅要「招商」,更要「聚才」,要不斷優化科技創新的環境,繼續深化科技體制改革,不斷激發人才的創新活力,不斷凝聚創新發展的新動能。(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廣東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 執筆:丁晉清 張 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經濟網 的精彩文章:

女子整形後工作丟了 找醫院賠償 醫院:不關我們的事

TAG:中國經濟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