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中黃老,清靜無為:天津博物館藏「弈棋人物故事」銅鏡賞析
在中國文化的語境下,鏡與道有著不解之緣。
古代道門多有鑄鏡之舉。道士所造之鏡,其形狀往往與普通圓鏡不同,或為鐘形,或為仙桃狀,有的還以符籙為裝飾,總之都極富道教色彩,算得上是「道教之鏡」。
有些銅鏡裝飾以仙人樓閣圖,也可歸入此類。還有一部分銅鏡鑄有八卦、四靈、十二生肖等,是道教文化和民俗文化共同影響而形成的產物,或可稱之為「道俗之鏡」。
此外,另有一類鏡子反映道家思想,正是本文的主角——「道家之鏡」。
天津博物館藏唐代「弈棋人物故事」銅鏡(攝影/趙洋)
天津博物館藏有一枚唐代的「弈棋人物故事」銅鏡,工藝特殊、內涵豐富。值得一提的是,鏡子背面的圖案並非鑄造而成,而是以「減地平雕法」先在鏡上划出紋飾的大致區域,剔除區域之外的部分,最後在區域內陰刻出人物表情、山水景觀等細節,銅鏡紋飾就此誕生。
這一類鏡子因製造工藝獨特,其視覺效果也與眾不同,看起來凹凸有致、生動傳神,如同繪畫一般。
「弈棋人物」是晚唐銅鏡中的常見主題。天博館藏的這面銅鏡,鏡形為圓形,鏡鈕為常見的半球形,鈕座為一圈蓮瓣紋。
紋飾不分內、中、外區域,而以作畫的思維統一構圖,比較少見。鏡背圖案設計得飽滿而繁複,氣勢凝一:上部雕琢彩雲仙鶴,是道教理想中的仙境;中部左側刻「黃帝問道廣成子」之事,右側有老子青牛圖及靜心聽溪圖;下部為商山四皓弈棋圖。
彩雲仙鶴自回還
銅鏡上部描繪了朵朵祥雲中兩隻對望的仙鶴。
銅鏡細節:彩雲仙鶴(攝影/趙洋)
鶴,是道教藝術里重要的意象。全真大師丘處機曾說「三界十方功德備,彩雲仙鶴自回還」。這緣起於丘處機齋醮時一群白鶴的不期而至,用到這裡也十分恰當——「弈棋鏡」中的兩隻仙鶴在彩雲繚繞中翩翩起舞,呈對望之態。
這種動中有靜的美學處理也體現了道家「載營魄抱一」的內修旨趣。
必靜必清
弈棋鏡中部左側鏨刻「黃帝問道廣成子」圖。廣成子寬袍大袖,在山洞裡盤膝而坐,虛靜自守。黃帝亦著禮服,在山洞之外肅穆而立,身後一侍者為其張羅傘蓋。
銅鏡細節:黃帝問道廣成子(攝影/趙洋)
這段典故出自《莊子·在宥》,《神仙傳》等亦有記載,反映了道家「治身為本、治國為末」的主張。
黃帝初見廣成子,不問修身,而問治國之道,這一捨本逐末的行為遭到了廣成子的呵斥。經過幾個月的反思和沉澱,黃帝再次來到廣成子面前,詢問修身之道,這才得到了廣成子的讚歎和傳授。
廣成子所授的「至道」心法對人們的修養具有極大的指導意義和參考價值。
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極,昏昏默默。無視無聽,抱神以靜,形將自正。必靜必清,無勞汝形,無搖汝精,乃可以長生。目無所見,耳無所聞,心無所知,汝神將守形,形乃長生。
慎汝內,閉汝外,多知為敗。我為汝遂於大明之上矣,至彼至陽之原也;為汝入於窈冥之門矣,至彼至陰之原也。天地有官,陰陽有藏。慎守汝身,物將自壯。我守其一以處其和。
窈冥之意,是說大道微不可見、深不可測,昏默是深靜之意。廣成子提醒人們,要減少虛妄的分別之心,心神清靜,精氣神也自然會飽滿。在道家看來,外務之本在於修身,修身之本在於清靜。老子曰:清靜為天下正。
老子青牛圖與聽溪圖
銅鏡右側雕刻有老子青牛圖和聽溪圖。右側上部,一老者瀟洒佇立,牽一老牛,牛亦回首與老者對望。凝一之勢在局部構圖中再次體現,這就是老子青牛圖。
銅鏡細節:老子青牛圖及聽溪圖(攝影/趙洋)
青牛身旁,流出一條小溪,曲折綿延。一人頭戴冠冕,身著廣袖,跪坐於地,正在側耳靜聽溪水之聲。這幅畫面表象上雖無相凝之處,然而靜靜觀賞,自覺神凝,正是此圖的妙處。
商山四皓弈棋圖
銅鏡最下方為商山四皓弈棋圖。在花草環繞的山間設一棋盤,四位老人環坐於棋盤周圍,談笑風生。
銅鏡細節:商山四皓弈棋圖(攝影/趙洋)
商山四皓是指東園公唐秉、夏黃公崔廣、甪里先生周術和綺里季吳實等四位耄耋宿德。此四人原是秦博士,因躲避焚書坑儒而逃上商山遁世隱居。
劉邦統一天下後,多次邀請而不出山。晚年的劉邦曾想廢掉太子,經張良周旋,請來四皓,打消了劉邦之意。之後四人不慕名利,重歸商山,直至老死。
宋人王禹偁認為四皓的睿智和無私是千古美談,他說:
先生避秦,知亡也;安劉,知存也;應孝惠王之聘,知進也;拒高祖之命,知退也。四者俱備,而正在其中矣。先生危則助之,安則去之。其來也,致公於萬民;其往也,無私乎一身。此所謂進退存亡不失其正者,千古四賢而已!
此外,李白、吳筠等人也都有詩作頌揚四皓。
淡泊名利(資料圖)
總的來說,人們之所以敬佩四皓,有兩方面原因。其一是因為其淡泊名利,功成身退;其二是在關鍵時刻幫助了仁厚的劉盈,穩定了時局和社會,有功於百姓,具有一種「濟世」精神。四皓雖是儒生,但他們身上的品德與黃老之道的價值觀比較相符,因此也出現在鏡中。
又因四皓之事主要集中於德行的層面,未涉及形而上的宇宙大道,故而較廣成子和老子為低,故置於畫面的下方。
見微知著,「弈棋人物故事」銅鏡雖是小物件,卻反映了古人的精神追求和審美取向,這都與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道家思想息息相關。
(編輯:西銘)
聲明
※聲無哀樂,暗含至和:且看嵇康琴音中的無為之道
※什麼是《靈劍子》五臟導引法?
TAG:騰訊道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