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10種人終究學不好書法,一針見血!
1、不臨碑帖、自己亂畫
老祖宗的東西無論什麼情況下,都不能一竿子打死,說丟就丟。書法儘管沒有絕對的標準,但也有著相對得審美法則。
一幅優秀的作品一般具備兩個方面的基本要求:一是對傳統書法藝術的繼承;二是融入個人的審美風格。不臨帖,就是排斥傳統,不繼承傳統的書法,在第一關上就失敗了,還談什麼好不好。
王羲之《寒切帖》
2、選帖不慎、臨帖不精
雖然人活著總得任性一把,但練書法這事,也不能太由著自己性子來。在選帖的時候,除了要考慮選法帖和最優秀的字帖外,還要考慮選自己喜歡的帖,這樣你會更快入門。
只有當你入門之後,你會慢慢地變的理性,開始理性地審視歷代各流派的書法風格,而過去那種憑興趣的情緒化選帖,最終會被你克服並完全丟棄掉的。
蘇軾《歸安丘園帖 》
3、厚古薄今、厚今薄古
很多事情做起來不能偏頗。初學書法當然必須從古法學起。是否出色地學習傳統,決定著你將來的書法根基。然而,學習古法是為了最終創新法,而不是為了墨守成規。
很多人在傳統功力方面狠下功夫,卻與現代書法老死不相往來,一概斥之為丑書惡札;自己也不曾越雷池一步,更不願創點新法出來,老是掏祖宗的腰包,以至於半生書匠,一世無成,這叫只繼承不創新。
黃庭堅《惟清道人帖》
4、 只臨碑帖、不讀碑帖
您有沒有這種感覺:只臨不思考,吃力不討好!讀帖說白了就是看帖、悟帖,就是不光看點畫、看結構,還要看章法、看布局、看風格、看意境。
通過多看,來反覆欣賞其中顯現出的意境和風格;最後達到感悟,悟出其中的深層的藝術素養、時代風貌和書法的文化內涵。這樣,我們才會得其「意」而忘其「形」,雖不形同,卻能神通。
米芾《韓馬帖》
5、只是實踐、不學理論
實踐出真知!學理論你得明白:書法有法,但無定法。有法不死,無法必亂。人常說「理論不明,實踐不靈」,書法要寫好,理論來指導。適當的理論學習能使你事半功倍,盲目的實踐只能使你事倍功半。
趙孟頫 《惠書帖》
6、 閉門苦練、較少交流
真理在辯論中明了,學習在交流中提高。有的人在練習書法時,苦坐書房,足不出戶,苦思冥想,堅臨不懈,雖然有一定的收穫,可寫的字還是上不了宣紙,做了一輩子的書匠,卻不曾真正成為一個書法家。其主要原因,就是不和人交流,獨自苦練,直練得丈二和尚摸不著頭,直練得井底之蛙看不到天。
董其昌《蘇軾重九詩軸》
7、獨守師門、排斥異己
我們唐代的大書法家李邕曾經曰過:學我的人都得死!像我的人都俗不可耐!又狂又可愛!古人講,「書臨千碑方創體」,這有兩個意思:一是強調臨寫的量要大,二是要廣臨百家,兼收眾家之長。
臨帖沒有量的積累,是不會引起書寫質量的飛躍的,《汲黯傳》聞名天下,可這樣的小楷經典,是作者每日萬字的練習量下成就的境界。另一方面,學書法應博採眾長,像蜜蜂采蜜一樣,採的眾花香,釀得絕味蜜,只有「學百家之言」,方能「成一家之言」。學習書法,死守一家之長是沒有出息的。
陳洪綬《畫贊斗方》
8、停停住住、一曝十寒
成功的個體差異基本不在於智商,而在於一個人是否努力,是否堅持努力!許多朋友學書法只憑著一時的衝動,三分鐘的熱度,文房四寶還沒置全,就沒動靜了;有的人則有長遠打算,打算用十年來學書法,然而在這十年里卻三天打魚,兩天晒網,有時一丟就是半年,再提筆時覺得毫無長進,興趣索然,於是亂畫一陣便草草收兵。很顯然,這樣是絕對不會出成績的!
文徵明《行書七律詩軸》
9、更弦易轍、亂投師門
見異思遷,可不完全指感情!在實際中,有好多書友還未真正完全入帖,就急急忙忙換帖,接著還沒學好又換。這樣下去,有人挖一輩子坑,卻從來沒挖成一口井;學一輩子書法,卻沒有多少傳統繼承的影子,寫出的作品,也自然是無源之水。
祝允明《飯苓賦》
10、更弦易轍、亂投師門
急功近利易毛躁,心浮氣躁可啥都都干不好!難怪孔子說「朝聞道,夕死可以!」學習書法是對精神神世界的追求,不是為了一字千金、金榜題名、衣錦還鄉的,因而學習書法需要正確的心態。
行書燕磯書事軸
※同樣的茶,為什麼你泡的沒別人好喝?99%喝茶的男人不知道的秘密……
※想要這樣的書房,讓它驚艷歲月,溫柔時光!
TAG:書法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