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想回宋朝看一看

想回宋朝看一看

想回宋朝看一看

想回宋朝看一看

歐洲研究中國歷史的先驅、法國漢學家埃狄納·巴拉茲認為,宋代是中國最令西方人神往的朝代。大家都會問,為什麼是宋代呢? 很多人也許會問,那不是一個老打敗仗、老出投降派的朝代嗎?

其實很多人搞錯了,那只是戰爭而已,你是沒看到戰爭之外的大宋繁華與風骨。跟漢代比,宋代無內亂;跟唐代比,宋代科技文化更豐富、全面和繁榮;跟明清比,宋代社會更開明平和。不信?如今舉8個例證,和大家聊聊大宋繁華。

想回宋朝看一看

宋代的文明水平已達到前所未見的高度

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 除了造紙術之外, 其餘三項—指南針、火藥、活字印刷術均出現於宋代。現在許多學者都經過研究後發現,宋元時代, 中國的科學水平到達極盛, 即使與同時代的世界其他地區相比, 中國也居領先地位。宋代的數學、天文學、冶煉和造船技術,以及火兵器的運用, 都在世界上處於一流水準。

宋代皇帝對文人很尊重, 100年沒濫殺過一人

看著實在討厭了就流放, 流放了一段時間, 突然想念了再召回來。文人之間也吵架, 但都不會往死里整。王安石搞變法的時候, 司馬光在大殿上跟他吵, 王安石就把他趕到洛陽去。司馬光去了洛陽後就埋頭編《資治通鑒》, 編累了, 就寫一封公開信罵罵王安石。王安石看到了, 也寫公開信回罵,完了。別看蔡京奸,人家和米芾等一大波人玩書法可溜了。

想回宋朝看一看

圖/書法家米芾信中左邊說「不記得也」,萌吧?

宋代對書畫的鑒藏在上層文人士大夫中蔚然成風

更有不少文人同樣也是畫家,像詩詞一樣用以寄興抒懷。他們在畫作上題字詠詩,開闢了書畫題跋的新天地。兩宋時期文人士大夫中湧現了仲仁、楊無咎的「墨梅」,文同的「竹」,蘇軾的「古木怪石」,米芾、米友仁父子的「雲山」,趙孟堅的「水仙」等。北宋文人士大夫對文人畫的貢獻更表現在理論建樹上,歐陽修提出將「蕭條淡泊」作為一種美學境界來追求,蘇軾提出「論畫以形似,見與兒童鄰」,也就是中國文人畫的真諦是不求表面的形似,但求率真、自然的神似。在中國傳統生活,文人士大夫早已形成網路,文人畫及蘇軾等人的思想迅速傳播,影響所及,甚至到蠻族統治的遼、金地區,成為元明文人畫發展的前導。

宋代繪畫是中國繪畫技法發展的最高峰

宋代繪畫藝術在技巧上有許多重要創造,人物畫著重挖掘人物的精神狀貌及動人的情節,注重塑造性格鮮明的藝術形象。花鳥畫、山水畫追求優美動人的意境情趣,注意真實而巧妙的藝術表現,並努力進行形象提煉,有著高度的寫實能力。文人士大夫於繪畫藝術的繁榮提高也有促進作用,他們在主觀的表達和筆墨效果的探索上尤有貢獻。宮廷繪畫在整個社會繪畫繁榮的基礎上得到高度發展,其藝術成就也不容忽視。

茶文化發展鼎盛,被茶學界稱為「龍鳳盛世」

自宋朝一建立,便在宮廷興起飲茶風尚,太祖趙匡胤便有飲茶癖好,宋朝歷代皇帝亦如此。宋代宮廷茶文化的一種重要形式便是朝廷茶儀,春秋大宴皆有茶儀。皇帝也經常賞賜茶葉給官員、學生、寺僧、百姓,接見北朝契丹使臣亦賜茶。士大夫文人也以茶儀為集會儀式,以致宋徽宗還親自作《大觀茶論》,全文2000餘字,首序言,次分地產、天時、採擇、壓蒸、製造、鑒別、烹點、藏焙、茶品等二十目;從茶葉栽培、採制到烹點、鑒別;從烹點的水、具、火到茶湯色、香、味;從名茶、產茶大戶到藏焙之要,點茶之法,面面俱到,無所不包。宋徽宗本人也以天子之尊倡導飲茶,達官貴人多愛把玩茶盞,文人雅士藉助詩詞歌賦書畫形式推崇。市井鄉民以茶待客、以茶相贈、以茶祭祀,飲茶習俗已經滲透到了兩宋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

宋代對商人很寬鬆,貿易興旺

在漢朝的時候, 商人要穿特別顏色的衣服,不能坐有蓋子的馬車;到了唐朝,《唐律》仍然規定「禁工商不得乘馬」, 商品交易只准在「官市」進行;到了宋朝, 這些規定都不見了, 商人子弟可以考科舉當官。朱熹就很得意地回憶說, 他的外祖父是一個開酒店、做零售的商人, 當年可有錢了,「其邸肆生業幾有郡城之半, 因號半州」。政府對集市貿易的控制也完全地開放了, 老百姓可以在家門口開店經商。

宋代城市規模之大、城市人口比例高,歷代鮮見

兩宋的首都汴梁和臨安, 據稱都有百萬人口。當時的歐洲,最大的城市不過15萬人。《清明上河圖》大家都知道吧,北宋張澤端所繪。在五米多長的畫卷里,共繪了五百五十多個各色人物,牛、馬、騾、驢等牲畜五、六十匹,車、橋二十多輛,大小船隻二十多艘。房屋、橋樑、城樓等也各有特色,體現宋代首都汴梁一角的繁榮昌盛,關鍵是,人家還沒城管!

想回宋朝看一看

圖/看到這樣的城市畫面,男人都想逛街了

宋代新聞業就已很發達,史無前例

兩宋首都的中產階級家裡,往往有兩份報紙:一份是官府的「朝報」,相當於現在的官方刊物,一臉嚴肅;一份是私人辦的「小報」,相當於如今的娛樂周刊,往往爆出「朝報」不願報或者不敢報的消息。作為中國古代最早出現的非官方報紙,「小報」並無固定報名和名稱,也並非出自一人一家之手,「小報」云云也只是宋人習慣的稱呼。但是,「小報」的興盛突破了官方辦報制度,不能不說,在中國古代新聞史上佔有重要一頁。

想回宋朝看一看

圖/宋代有「報房」,民間報紙首次出現

你再想想,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宋徽宗、陸遊、文天祥、辛棄疾、岳飛、李清照、范仲淹,他們中大多書畫詩琴才華橫溢,有歌唱祖國的、有怒罵朝廷的,有豪放的也有委婉的,更有跨馬怒殺戰場下馬吟詩作對的,這樣星光燦爛的朝代,你不嚮往嗎?

想回宋朝看一看

現在,大家知道為什麼宋代如此令人如此神往了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易向 的精彩文章:

山河在庭前
圓:活了一道牆,美了一座院

TAG:易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