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運勢 > 他是抗日名將,以3萬退敵數萬,卻被蔣介石認為是「最大之恥辱」

他是抗日名將,以3萬退敵數萬,卻被蔣介石認為是「最大之恥辱」

楊虎城和張學良一起發動的「西安事變」,加速了抗日統一戰線的形成,兩人被奉為民族英雄,卻都沒有得到太好的下場。蔣介石認定楊虎城為事變的元兇,張學良只是受他蠱惑,於是在關押了楊虎城12年之後,秘密的處決了他的全家,包括年幼的兒子小蘿蔔頭。而作為楊虎城的結拜兄弟——孫蔚如,曾經被譽為「抗日名將「以3萬退敵數萬,後來卻被蔣介石認為是「最大之恥辱」,究竟為何呢?

孫蔚如將軍

孫蔚如將軍生於陝西,是西北軍中著名的抗日將領,提起孫將軍,就不得不提起他的拜把子兄弟——楊虎城,早年參加靖國軍後孫蔚如就一直追隨楊虎城將軍,一直是楊將軍最得力的助手。兩人無論是在戰場上還是生活上,都是同甘共苦的好兄弟。在楊虎城赴日本養病期間,孫蔚如擔起了西北軍的重任,忍辱負重、主持大局,協調各方面關係。

楊虎城將軍

孫蔚如的成名之戰就是抵擋日軍的「中條山守衛戰」, 由於以寡敵眾堅守3年,他也被稱為「中條山鐵柱子」,因此官至第六戰區上將司令長官。蔣為了報西安事變之仇,故意把楊虎城和孫蔚如的西北軍頂在最前線當炮灰,藉機打擊他們的勢力,也導致日軍輕鬆的攻下太原,直逼黃河。為了抗日的大局,孫蔚如深知堅守中條山的意義,於是率領3萬將士奔赴前線,抵擋日軍的十萬大軍攻勢。

日軍兵力有幾個師團,而孫蔚如的西北軍被蔣分化後只剩下一些雜牌軍,敵我雙方實力懸殊。在兩年時間內,日本先後發動了11次瘋狂的進攻, 大小戰役數百次,都被孫蔚如的部隊化險為夷。為了減輕防守壓力,孫將軍還主動出擊,靈活運用了突襲戰和運動戰,擾亂的日軍苦不堪言。日軍更換了幾任指揮官都沒能拿下中條山,被三秦子弟兵的赤膽忠心和頑強折服。

不過,孫蔚如的部隊傷亡慘重,3萬人陣亡了2.1萬,他們用戰士們的身軀挽回了國土的喪失,孫將軍居功至偉。就是這樣一位功臣,卻再次遭到了蔣的忌憚,從而將他調離原來的部隊,任第六戰區司令長官,明升暗降,剝奪了兵權,而且也處於監視之下。孫蔚如被調離後,日軍再次發起了」中條山戰役「,中國軍隊由於準備不足、缺乏統一指揮,陣亡4.2萬人,被俘3.5萬人,被蔣介石人為是「抗戰史上最大之恥辱」。

失去了孫蔚如將軍的指揮,部隊軍心渙散才是釀此悲劇的罪魁禍首。後來,孫將軍毅然加入了我方部隊,建國後還擔任了陝西省副省長,希望我們可以銘記這些英勇殺敵的愛國將領,是他們保衛了家園,是他們給我們創造了美好的生活條件,向他們致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峰風多文 的精彩文章:

江湖術士說李家要奪天下,皇帝怒殺32個姓李的,為何李淵逃過一劫
雍帝無助時唯一可靠的奴才,雍帝登上皇位不必滅口也要將他除掉

TAG:峰風多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