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執迷不悟的滴滴,為何非要將外賣進行到底?

執迷不悟的滴滴,為何非要將外賣進行到底?

執迷不悟的滴滴,為何非要將外賣進行到底?

6月25日,美團公布了上市的招股書,如果成功上市可以讓美團的業務獲得更多資金支持。此時美團仍處於與滴滴的跨界之爭,就在美團公布招股書的同一天,滴滴外賣在成都上線。這是其繼無錫、南京、泰州之後的登陸第四座城市,「年底開百城」計劃目前已經完成4%,負責人表示滴滴外賣將會「快速複製已經形成的精細化運營能力,在全國各地迅速開展業務」。

但外賣行業不是那麼容易就能做起來的。美團招股書的數據顯示,美團開始做外賣的 2015 年,外賣業務的毛利率為 -123.7%,可見外賣業務開拓的難度。而滴滴不斷在外賣行業里搞小動作,被指是對去年美團推出打車功能的反擊,難道滴滴的志向僅在於此?滴滴在市場都不看好的情況下,仍然對外賣業務不斷加碼,如此「執迷不悟」背後的原因或許值得我們探討。

美團布局打車業務 滴滴認為領地被侵犯

2017年2月,美團打車在南京上線,在美團APP里就可以進入。據滴滴創始人程維向《財經》透露,當天他還和王興在吃飯,飯局上隻字未提,吃完飯自己看新聞才知道這個事。

執迷不悟的滴滴,為何非要將外賣進行到底?

這樣的事情總會發生的,跨界是互聯網的常態,不跨界的才是稀有物種。BAT各自都有自身的核心業務,也都在插手別人家的核心業務,即使做得沒別人家成功。BAT的核心業務都是基於線上的,TMD里除了頭條,美團和滴滴都是做O2O的,互相插足並蠶食對方的領域是早晚的事情。

所以滴滴的反擊不是偶然事件,與其說是程維被激怒,不如說王興的動作加速了美團與滴滴全面競爭的到來。目前來看,兩家的新業務覆蓋範圍都還不大,雖然引起了輿論熱議但效果也就一般般,達不到全面開戰的強度。

首發無錫初戰失利 跌落太快就像一陣風

今年4月,滴滴外賣在無錫正式上線,隨後就和美團打起了口水仗。4月10日,滴滴外賣宣稱無錫全城上線首日的訂單量高達33.4萬,但美團揭底稱其只有3-5萬單,數據誇張了近10倍。如果說雙方的數據可能都不足採信的話,那麼滴滴後來出現的訂單延遲甚至取消的情況就暴露出滴滴外賣存在的許多問題了,而後因為採取瘋狂補貼也遭到無錫市工商局的約談。因此滴滴外賣減少了補貼,訂單量也隨之急劇下降,可見過於依賴補貼燒錢的不可持續性。

執迷不悟的滴滴,為何非要將外賣進行到底?

如果通過一波補貼搶到了市場份額,那也不是很虧;但訂單的急劇下降,顯然可以看出滴滴外賣沒有培養出忠實用戶,只是讓撿便宜的人薅了一波羊毛。再加上滴滴外賣沒有什麼特色的優勢來進行差異化運營,面對分別站隊騰訊阿里的美團和餓了么,滴滴只能像一隻昆蟲一樣,費盡心機尋找外賣市場這顆雞蛋上的縫兒。所以,業內人士大多對滴滴外賣並不看好。

市場保持消極態度 滴滴真的執迷不悟?

滴滴外賣在無錫實在談不上有多成功,更不要說把經驗推廣到其他地方了。而對手美團的打車業務目前也只在幾個城市運營,沒有全面鋪開的意思。那滴滴又為什麼要急著擴張外賣業務呢?

打造自己的O2O生態是讓滴滴成為互聯網新貴的重要條件,有自己的生態才能有自己的勢力範圍。一個小弟都沒有,怎麼好意思做「TMD後三巨頭」?滴滴涉足各種生活服務,目的就是形成自洽的體系,投資ofo沒有獲得期望的成果,於是轉而推出青桔單車,甚至還投資了二手車平台人人車。這次涉足外賣服務是繼布局完出行領域後新進入食品配送領域,在滴滴眼裡配送服務相當於運人變運物,需要多花功夫的也就是商家方面的對接,看上去這個擴張方向還算是比較穩健。

而近期美團的上市或許還暗示了另一個原因,也就是說滴滴作為一家類似的提供生活服務的公司,最後可能還是要上市,相關的傳聞也並不鮮見。為了上市,要展現出遠大的前景和盈利的機會,要用用戶數據說服投資人。把自家的生態做好,做大業務增值的空間,對未來的估值會有很大幫助。

Uber的成功經驗也給了滴滴繼續做下去的信心,Uber推出UberEats食物外送服務已經有兩年了。在去年底,UberEats不但在45個城市實現了盈利,還為Uber貢獻了10%的收入,Uber CEO達拉·科斯羅薩西預測他們今年將成為全球最大的食品配送公司。有這些原因的驅動,滴滴完全有理由把外賣做下去。

滴滴外賣怎樣破局 Uber的方法可完全不一樣

如果保持目前的狀態的話,兩邊的成功概率都不會很大,但美團打車更有可能率先突圍。

因為面對滴滴90%的市場佔有率,用戶希望有攪局者進來,他們懷念打補貼戰的日子,希望能改變滴滴一家獨大的局面;而在外賣這邊,美團一直都有一位競爭對手餓了么,雖然美團佔據更大的優勢,但用戶的選擇權基本得到了保障,對美團的「怨氣」也少,滴滴外賣存在的價值就不那麼大。

當然跨界總是有困難的,美團也面臨著政策的問題,網約車的牌照是一個不能逃避的話題,這也是美團擴張緩慢的原因之一。但蟄伏是王興的藝術,是從「千團大戰」中練出來的本事,純粹靠資本遊戲燒錢、併購做到一家獨大地位的滴滴能不能和美團鬥上三百回合?

而且滴滴就算是受到Uber鼓舞,也不能忽視一個問題,那就是滴滴和Uber的境況完全不同。首先Uber不是在世界市場已經定型之後進去攪局的,國外本身能與美團、餓了么相媲美的外賣平台就寥若晨星,這與當地支付手段的差別、人力成本高也有關係。而且Uber本身就集中了大量優勢資源,在競爭對手不多的廣闊市場深耕兩年,基礎十分堅實。在用戶定位上,Uber面向中高端用戶,往往在商業或科技中心運營,盡量減輕人力成本過高帶來的負面影響。具體的細節方面,Uber的配送也是相當快,他們的菜單提供的選項比國內的平台少得多,這不是說外國人就不是吃貨,他們這樣一般是把食物事先做好的,既解決選擇困難症,又保證了配送速度。

執迷不悟的滴滴,為何非要將外賣進行到底?

Uber為了面向中高端用戶的策略是滴滴可以學習的。據歪道道稱,滴滴外賣平台的商戶結構較為畸形,80%以上均為黃燜雞、沙縣小吃等大眾快餐小商戶,這就與Uber的策略完全相反。雖然說非中高端用戶佔據大多數,但是他們基本上已經被美團、餓了么所籠絡,並且消費水平一般,而中高端用戶同樣有點外賣的需求,但他們的消費需求還沒有被完全挖掘出來。所以滴滴如果在用戶在定位上做文章,可能會有新機遇。

如果偏向沒有被佔據的市場,三四線城市可能是一種選擇,但三四線城市與中高端用戶的重合率不高,兩者只能選其一。

平檯布局不是一時衝動 但怎麼做好還需要三思

總的來說,滴滴做外賣不是衝冠一怒的報復,就算帶點這個意思在裡面,它也不是重要因素。企業活動最終是要牟利的,資本無情寵辱不驚。對外賣的布局更可能是為了搭建平台,這是基於長期發展的戰略考量,通過打通衣食住行吃喝玩樂,尋找企業增值的空間。

但滴滴要怎樣做才能真的增值起來?目前看到的滴滴外賣還是擠不進市場,只能做個邊緣玩家。面對已被瓜分完畢的中低端用戶市場,沒法使出補貼大戰搶蛋糕的滴滴,是否應該考慮一下重新定義目標用戶,打下一片天地之後再與美團展開全面拉鋸呢?如果這樣,滴滴就有更明確的方向來把送外賣堅持到底,而這場跨界之爭也不會輕易結束,兩邊都會越戰越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花火日報 的精彩文章:

TAG:花火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