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給李白寫了很多詩,為何李白不回復?專家的解釋讓人啼笑皆非
最近看到一個有趣的帖子,有網友提出這樣一個問題:杜甫多很多首贈李白的詩,但李白卻沒有一首贈杜甫的詩,這是為何?
查閱杜甫贈送李白的詩,確實有不少首,比如《贈李白》、《春日憶李白》、《夢李白二首》、《天末懷李白》、《冬日有懷李白》、《寄李十二白二十韻 》。反觀李白,只有一首《贈汪倫》,還不是杜甫。
李白和杜甫相識是在杜甫父親杜閑家中,當時的李白因觸怒權臣階層被流放,兩人一見如故,成為了忘年交。此時的李白44歲,而杜甫只有33歲。年齡的差距並沒有影響兩人的友誼,次年兩人便結伴遊覽齊魯大地。
真正的友誼是能夠經歷磨難的考驗的,比如杜甫就在《與李十二白同尋范十隱居》中便寫道:「余亦東蒙客,憐君如弟兄。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乾元二年(759年),李白被流放到西南。杜甫得知後,悲憤異常,靠著寫詩抒發內心的苦悶。
由於當時交通不便,消息閉塞,杜甫並不知道李白的真實情況。於是天天擔心自己的這個摯友,為此寫下了《天末懷李白》,「涼風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文章憎命達,魑魅喜人過。應共冤魂語,投詩贈汩羅。」
杜甫還認為李白遇害了,事實是李白此時已經獲得特赦,而且泛舟洞庭湖。此後,杜甫一直處在對李白的關切當中,因此有多篇關於李白的詩作問世。李白成名比杜甫要早,李白成名時杜甫是非常崇拜他的,所以杜甫給李白寫的詩多,也是人之常情。
而李白並非沒有給杜甫寫詩,只不過兩人很多詩作都沒有能流傳下來。也有專家表達了自己的一個看法,「古達人們之間的通信是非常困難的,除非有人幫你帶信,否則兩個人可能一旦分離,也許可能一輩子不會再見面。」
另外,大家還需要注意,古代通信非常落後。尤其邊遠地區到京都的通信,更是如此,如果不是有人願意幫你帶信,一旦兩人分離可能很難再次相會。同時,唐朝沒有完善的民間信件郵寄系統,而李白又遠在西南,這裡交通更為不便。
所以,有專家就表示,我們看不到李白給杜甫回詩,可能就是因為通信不便的緣故,使得李白寫給杜甫的詩未能傳播開來。
參考資料:《新唐書·李白傳》
※大明千古之謎:「一月天子」朱常洛怎麼死的?服用兩顆藥丸後暴斃
※大臣的書法第一,皇帝不服:我倆誰第一?大臣的回答讓人拍手稱讚
TAG:歷史李老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