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孟浩然:如果那一天,我沒diss面試官……

孟浩然:如果那一天,我沒diss面試官……

孟浩然:如果那一天,我沒diss面試官……

文丨《那些年》梁晨

孟浩然:如果那一天,我沒diss面試官……

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李白的朋友圈遍布天下,但能讓他瞧上的人並不多。其中,年長李白十多歲的孟浩然堪稱他的愛豆。這不,他還專門寫了首表白詩——《贈孟浩然》,開篇就直抒胸臆:「我非常敬重孟先生的莊重瀟洒,他為人高尚、風流倜儻、聞名天下。

李白為什麼這麼欽佩孟浩然呢?他在詩中提到一點:「紅顏棄軒冕,白首卧松雲。」意思是孟浩然少年時鄙視功名、不愛官冕車馬,高齡白首又歸隱山林、摒棄塵雜。

孟浩然:如果那一天,我沒diss面試官……

其實,迷弟李白只說對了一半,孟浩然這一生,並不是一點做官的想法都沒有。

20歲出頭成隱士

孟浩然出生於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一個書香之家,少年時就很有正義感,經常幫助有困難的人。他曾在《書懷貽京邑同好》中說:「維先自鄒魯,家世重儒風。 詩禮襲遺訓,趨庭沾末躬。」因為是孟子的後代,我們家很重視對儒家之風的傳承。

受家庭環境的影響,孟浩然自幼讀「詩」遵「禮」,在詩歌領域獲得了極高的造詣:以山水田園詩聞名,與盛唐另一位山水詩人王維並稱為「王孟」。他最擅長寫五言詩,詩的主題多是關於山水田園和隱居的逸興,以及羈旅行役的心情。

孟詩之所以有這樣的特質,與孟浩然本人的經歷息息相關。20歲左右,孟浩然去鹿門山遊玩,對當地的景色一見鍾情,彷彿發現了新世界。加上他崇拜的著名隱士龐德公曾在此隱居,孟浩然對這裡依依不捨,從清晨遊覽到日落,還寫了首《登鹿門山》表達嚮往之意。這首遊記可不是寫完就壓箱底了,兩三年後,20歲出頭的孟浩然追隨先賢的足跡,也到鹿門山隱居去了……在隱士這條路上,他「入行」算是非常早了。

孟浩然:如果那一天,我沒diss面試官……

2字打頭的年齡,本應是才華橫溢的熱血青年為人生拼搏的大好時光,在那個讀書人需要借仕途實現抱負的年代同樣如此。所以關於孟浩然隱居鹿門山的原因眾說紛紜。

有說法認為,這其實是以隱求仕的「終南捷徑」,孟浩然此舉正是為了找機會做官。

還有一種說法是,唐睿宗的皇位是靠兒子李隆基殺死韋後奪來的,孟浩然覺得名不正言不順,不願為這樣的王朝效力,於是拒絕參加科舉考試。這讓他和家裡人鬧翻了,所以才離家出走,在鹿門山住了下來。

還有一種說法更離奇,說孟浩然是因為感情的原因才選擇歸隱。

孟浩然:如果那一天,我沒diss面試官……


下山求仕成「京漂」

不論孟浩然當初為何隱居,他最終還是走上了謀求一官半職之路。公元712年,與孟浩然同隱於鹿門山的生死之交張子榮下山,進士及第後被任用。兩三年後,25歲的孟浩然也結束隱士生活,加入當時讀書人的流行大潮:遊歷各地,結交朋友、尋求入仕機會。

他就是在此期間結識了忘年交李白,去廣陵(今江蘇揚州)前,這個超級粉絲還特地前去送別,並寫下著名的《送孟浩然之廣陵》,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這句流傳千古的名句也得以誕生。

不過,漫遊多年,孟浩然的仕途之路一直不見起色。直到40歲,他決定進京遊學。孟浩然的才華是公認的,入京後,他曾在太學(朝廷的最高學府)賦詩,在場的人紛紛稱讚,沒人敢跟他比。他的佳作也廣為傳頌,張九齡、王維都非常欣賞他。

孟浩然:如果那一天,我沒diss面試官……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沒掌握好應試技巧,孟浩然雖然寫了一手好詩,但還是在科舉考試中名落孫山。這讓一向心態平和的他特別沮喪,鬱悶之中寫了首歸隱之作——《歲暮歸南山》。此詩也為他後來的一次職場危機埋下了伏筆。

一「詩」足成千古恨

雖然科考之路不順利,但機會來了擋也擋不住。一次,好友王維私自邀請孟浩然去他的辦公地點內署遊玩。誰曾想,唐玄宗忽然駕臨。因為孟浩然來這兒違反了規定,他見狀趕緊藏到床下避駕。王維不敢隱瞞,只好將實情告訴了唐玄宗,唐玄宗高興地說:「我聽說過孟浩然這個人,但沒見過,有什麼好害怕的,非得藏起來?」

唐玄宗下令讓孟浩然出來,並問他都寫了什麼詩。按理說這是在皇上面前好好表現自己的絕佳機會,千載難逢。孟浩然卻不知是太緊張還是有意為之,竟然背起了那首充滿怨氣的《歲暮歸南山》。其中,「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一句的意思是:「我沒有才能,所以君主棄我不用;身體多病,朋友也遠離我。」這分明是吐槽皇帝、抱怨自己懷才不遇,唐玄宗聽到這兒非常不高興,說:「你自己不求做官,怎麼能說是我拋棄你呢,你為什麼誣衊我?」於是下令放還。

孟浩然:如果那一天,我沒diss面試官……

沒把握住面試機會,還惹得龍顏大怒,孟浩然想在京城求仕的願望就化成了泡影。離開長安前,他鬱鬱寡歡,給王維寫了首告別詩:《留別王侍御維》。在詩中喪到抱怨得停不下來,覺得自己就應該與世隔離,以寂寞了此一生。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歸。

欲尋芳草去,惜與故人違。

當路誰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應守寂寞,還掩故園扉。

從寫求職信到放棄引薦

除了遊學、參加皇帝擔任主考官的面試,孟浩然還寫過求職信。在古代,文人寫的自薦信被稱作干謁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首就是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學術界一般認為這首詩創作於玄宗開元二十一年(733年),是為得到張九齡的引薦而作:「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後四句借無船渡湖感到羞恥,表達求職之意。全詩寫得比較含蓄,措辭緊扣洞庭湖,將一個很世俗的請求寫得文雅、得體。不過,精彩的求職信也沒能幫他成功入仕。

後來,孟浩然還得到過引薦機會。採訪使(官職名)韓朝宗邀請他一起去京城,打算在朝堂上推薦他。恰好有朋友在他們約定的時間來看孟浩然,酒喝得正酣,有人提醒說:「你與韓先生可都約好了」。孟浩然卻斥責道:「已經喝起來了,哪有時間管他!」最後沒有赴約。韓朝宗雖然生氣,還是跑來跟他告別,孟浩然不以為然,一點也不後悔。不知是本無求仕之心,還是此前的經歷讓他絕望到沒了求官的心,總之,一次到手的機會又被他弄沒了……

孟浩然:如果那一天,我沒diss面試官……

公元737年,張九齡被貶至荊州任長史,孟浩然應邀去作他的謀士。然而,抱著極大希望的孟浩然沒能實現用武之地,不久便離開荊州返家,又做起了隱士。幾年後,他背上生瘡,還沒完全好,就因為在接待王昌齡時吃了海鮮病發而亡。

孟浩然一生都在隱居和出仕間徘徊,他性情淡泊,嚮往先賢的隱居生活;他又渴望引薦,施展抱負。如果年輕時沒有「任性」地歸隱山林,如果不惑之年沒有「任性」地吐槽一國之君不重用自己,孟浩然的人生是否會改寫?但這樣的話,大唐文壇上或許就會少了「詩人孟浩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那些年 的精彩文章:

大唐男兒的詩和遠方
賀知章:少小離家老大回,已是故鄉陌生人

TAG:那些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