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癲癇患者超900萬,4成患者卻從沒接受治療!這些知識請擴散,能幫一個是一個!
保健時報
隨身的健康生活指南
6月28日是「國際癲癇關愛日」,今年的主題是「癲癇與腦科學」。癲癇是腦的疾病,是僅次於腦卒中的常見慢性神經系統疾病。癲癇在任何年齡、地區和種族的人群中都有發病,但以兒童和青少年發病率較高。在我國癲癇的患病率為7‰,據此估算我國的癲癇患病人數不小於900萬。
我國有4成癲癇患者未接受治療
六成以上的癲癇病可有效控制或治癒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兒科主任 姜玉武
癲癇病,也叫羊癇風、羊角風,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慢性腦功能障礙臨床綜合征,癲癇發作是由大腦神經細胞群反覆超同步放電所引起的。
癲癇作為一種嚴重的神經性疾病,如果控制不住,不但影響患者的正常神經功能,也影響其精神行為,這對患者的身心健康都有很大影響。因而需要高度關注,走出癲癇病的認識誤區,規範治療。
患了癲癇病憂鬱特徵更明顯
癲癇性人格改變,多見於反覆發作的慢性患者,其突出的性格特點是:固執、刻板重複、講話注重細節、不抓中心。有的則以自我為中心、激惹性極高、容易記仇,對其稍有冒犯便會無休止地還擊下去。
癲癇患者的精神行為異常發生率明顯增加,由於癲癇發作的完全不確定性,患者常常處於擔心發作的恐懼狀態,心理負擔沉重,焦慮、煩躁,甚至會形成較嚴重的抑鬱症和焦慮症、羞恥感。甚至一些患者的親屬,尤其是兒童患者的父母也會形成抑鬱和焦慮情緒,以及羞恥感,極個別的患兒母親甚至出現割腕自殺的極端行為。
由於對於癲癇病缺乏足夠的知識和了解,公眾對癲癇病患者還是存在諸多歧視,無形中給患者及其家庭帶來了沉重的精神負擔。其實,只要患者及家屬積極配合治療,堅定治癒信心,60%~70%的癲癇病都是可以有效控制的,完全治癒也是極有可能的。
多數患者沒有合理治療
世界衛生組織報告顯示,癲癇患病率在 5%~11.2%,估計全球目前約有 5000 萬活動癲癇患者(指經常有癲癇發作,需要維持抗癲癇治療),而且其中 30%是難治性的。如果按照年齡組分段,15歲以下的嬰幼兒和兒童與65歲的老年人顯著高於其他年齡組患者,而兒童患者的發病率最高。我國調查顯示,癲癇患病率高達7‰,據此推算我國現有900多萬癲癇患者。
由於人們對癲癇病缺乏正確認識和傳統習俗影響,加上醫療資源匱乏和分布不均,特別是邊遠農村地區診療水平有限,大多數癲癇患者得不到合理有效的治療,使癲癇病存在很大的治療缺口。數據顯示,在我國900多萬癲癇患者中,有 40.6%未治療,35.4%的患者治療不正規。
治療癲癇病別入三大誤區
目前,由於公眾缺乏關於癲癇病的專業的醫學知識,因此,很容易陷入癲癇病認識的誤區,以致容易延誤癲癇病的治療。
首先,整個社會缺乏對癲癇病的正確認知,對患者及其家庭存在偏見和歧視。癲癇病一直以來都是社會負擔很重的疾病,有資料顯示,幾乎所有癲癇患者和家庭成員都有來自社會偏見的精神壓力,癲癇病患者群體已然成為社會上的弱勢群體。
其次,缺乏系統與規範的診斷和治療,貽誤最佳治療時機。癲癇患者及家屬對癲癇診斷通常都會產生複雜的反應,這種反應在家庭中導致一種自卑和絕望的壓抑氣氛,影響正常的就診與治療時機的選擇。與此同時,非專科的普通醫生相關專業知識缺乏,或受限於治療條件以及各項技術的普及力度不夠等多方面因素,導致大多數患者未能及時進行系統、有針對性的治療。
第三,陷入盲目就醫誤區。由於患者對於癲癇病的認識不足,普遍存在急於治癒的心情。而一般情況下,癲癇治療在短期內不能很快完全控制,以至於患者及其家屬對醫生的治療水平產生懷疑,不遵醫囑成為常見現象;加上患者及家屬常常聽信秘方、偏方、包治等不實廣告,到處盲目求治,不僅勞民傷財,而且常常導致病情遷延、惡化,甚至出現不良反應。
文中圖片來自網路 / 編輯 || 董超
※上學後體質變差多數是這個原因,看你家孩子入學前這一項達標沒有
※這樣食物營養價值是雞蛋的5倍,相當於10斤瘦肉,快買來吃!
TAG:保健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