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荒誕不經,又令人深感無力,溫吞的劇情不失驚喜!

荒誕不經,又令人深感無力,溫吞的劇情不失驚喜!

回復《狐步舞》獲汁!

文章來自網路

說起反戰,總會想到的是《拯救大兵瑞恩》里對戰爭自身的深省。

或者是《鋼琴師》中人性的光芒。

小編今天來說一部荒誕不經,又令人深感無力的反戰片——


狐步舞

????????????

電影出自以色列導演塞繆爾·毛茨之手,這是他的第二部劇情片。

他的處女作《黎巴嫩》取材自1982年以色列入侵黎巴嫩的戰爭。

處女作當即拿下了2009年威尼斯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的金獅獎。

今天小編說的這部《狐步舞》則是在第74屆威尼斯電影節中獲得評審團大獎。

豆瓣評分7.8。

作為一部反戰片,《狐步舞》並沒有刻意展現戰爭慘烈的一面,

而是在描述戰爭給人們帶來的創傷之餘,加入荒誕的喜劇場面,而且還有頗具特色的動畫片段作為調味料,讓溫吞的劇情不失驚喜。

電影一開始,一輛軍車出現於一片空曠的環境里,在狹窄的小路上緩慢地行駛,寂寥傷感的氣息充斥在畫面上。

費德曼太太打開家門,迎接的卻是兒子喬納森執行任務時喪生的壞消息,

她的精神承受不住這樣強烈的打擊,當場昏倒,醫生立即給她注射鎮定劑。

而費德曼先生麥克作為男人,雖然表面上沒有特別大的情緒變化,但當獨處一室時,他脆弱的一面漸漸顯現。

用力地了一腳心愛的家犬。

在洗手間來回的踱步。

躺在床上抱枕痛哭。

故意用熱水燙傷皮膚。

作為家庭的頂樑柱,為了不影響家人的情緒,又承受不住失子之痛,極度奔潰也要等沒人的時候在小角落默默自虐。

這也是導演高明的地方,捨去聲嘶力竭的人物情感的刻畫,轉而採用人物肢體的動作來表現麥克痛苦的狀態。

可是,當麥克的母親得知孫子去世的消息,卻是一副無所謂的態度,似乎死亡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

戰爭使得生命變得脆弱,變得一文不值。

然而,在費德曼一家悲痛萬分之時,軍方卻說弄錯了,死的是另一個名叫喬納森的軍人。

???what fuck!

兒子死了幾天了,你跟我說通知錯了?

麥克又喜又惱,強大的不安感讓他不顧一切要讓兒子立刻出現在自己面前。

上天給了兒子一次「重生」的機會,他不能再次失去他。

在交涉不成的情況下,麥克通過軍中的朋友關係,讓喬納森立刻回家。 士兵們卻一副:

雖然我們做錯了,但你兒子沒事不就好了?

周圍的人都來攔著麥克,讓他冷靜下來。

甚至妻子也認為他瘋了。

當一個父親經歷了這種大起大落的事情,並要求核實他兒子的狀況。

這樣的反應不是正常的嗎?

到底是誰瘋了?

然而到這裡,電影鏡頭一轉,轉到了喬納森的工作崗位。

他和另外三個戰友奉命守護一個軍事道路的關卡。

對安全的車輛放行,工作日復一日,百無聊賴。

你知道狐步其實是種舞嗎?

片名第一次在片中出現,喬納森詢問著戰友。

前前右停,後後左停,他給戰友示範著。

音樂一起,喬納森歡快的跳著舞,手裡的槍是他的舞伴。

如果沒有戰爭,他的人生應該有很多種可能。

住在不斷傾斜的鐵皮箱里,吃著永遠一個味道的肉罐頭。

雖在後方,但戰事無盡頭的未知感,正一點點侵蝕著他們的勇氣。

喬納森和戰友講起他小畫本上的故事,那是父親麥克給他的最後一個晚安故事。

關於父親,關於聖經,關於色情雜誌。

父親作為猶太人,年幼的時候飽受戰亂。

喬納森的祖父死在了納粹集中營,死前留下了一本古老的希伯來聖經。

祖父要求要把這本聖經在家族傳承下去,不可以賣掉。

可是,年紀尚幼的父親將這本聖經,拿去換了一本色情雜誌。

在上世紀七十年代,穿著暴露的女性被登在雜誌上很罕見。

父親買不起,就想起了那本反正都要傳給他的聖經。

傳下來的規矩是不許賣掉,父親就直接拿聖經換了那本雜誌。

奶奶也因此精神崩潰,住了精神病院。

喬納森把爸爸的「豐功偉績」畫了下來,加上自己的誇張與隱晦,讓連環畫成了影片的點睛之筆。

奶奶發狂中變成了封面女郎,父親貪婪的吮吸著母親的乳汁。

女郎乳房上貼著的叉號,轉嫁到了父親臉上,父親上學工作去哪都帶著它。

叉號是思想的禁錮,曾經代代相傳救贖靈魂的聖經,被父親拿去換了色情雜誌。

雜誌讓父親成了學校的人氣王,書被同學互相傳看,當書回到父親手上時,最迷人的兩頁已經黏在一起,不能翻開。

聖經,色情雜誌。

一個救贖靈魂,一個救濟需求。

在那個動亂的年代,顯然一時的歡愉比信仰更重要。

父親把這本雜誌傳給了喬納森。

喬納森明白,這張貼著叉號的面孔,是滿臉的淚水。

叉號也是傷口,父親換雜誌那會,也許根本就沒有想過後果。

奶奶被他逼進精神病院已成事實,他除了後悔與自責,也改變不了什麼。

一次檢查發生意外,從車裡掉出一個圓柱體,戰友以為是手榴彈,驚恐的喬納森一陣掃射。

等醒過神來才發現,那只是一罐啤酒。

雖身處後方,但他們一個個都是驚弓之鳥。

導演年輕的時候曾作為坦克兵參加過戰爭,所以他偏愛戰爭題材,偏愛戰爭中的士兵內心的掙扎驚恐與無望。

出了事故,高一級別的軍官下來安撫士兵,戰爭期間在所難免。

麥克通過層層關係,讓喬納森坐上了回家的運輸車。

鏡頭一轉,跳回了麥克的公寓,夫妻倆似乎又陷入了悲傷。

我無法忍受東西失去孩子的氣味。

誰又死了?這是本片又一個反轉。

這個場景落腳在時間線最後,喬納森坐上回家的汽車,汽車卻在半道上發生了車禍。

為什麼他不能在第一次通知時就死去?

麥克妻子絕望的質問著丈夫,第一次通知錯人,兒子在情感上已經死了一次。

丈夫動用關係把兒子從戰場上拉回來,結果卻真死了。

第一次失去是戰爭無情,第二次失去則是他們一手造成,肯定一次比一次錐心剜肉。

影片分為三部分,公寓,戰場,公寓。看似割裂又暗合主旨。

你知道狐步舞嗎?

狐步舞本是一種用於宴會和社交舞會的流行舞蹈,在片中導演卻有意將它渲染成帶有宿命感的悲情符號。

前前右停,後後左停,又回到了原來的地方,一切都只是徒勞。

狐步不僅是舞蹈也是喬納森所在小隊的代號,導演也借代號指出戰爭的重複與毫無意義。

麥克年輕時也是一名士兵,在一次任務中他曾作為指揮官掩護戰友前進,但戰友們被地雷炸死。

前方化為火海伴著戰友們的慘叫,這使得麥克換上創傷後應激障礙。

他們叫了好幾分鐘,我只希望他們死去。

束手無策的麥克,只能眼睜睜看著,戰友們的叫聲以及自己恐怖的想法,讓他多年後對此閉口不提。

對母親的愧疚,對戰友的愧疚,逼迫著麥克成為成功人士,但臉上的叉號卻始終存在。

喬納森在臨出事前,也在想著被自己誤殺的幾個人,如果他活著,走的也會是父親的老路。

生活,命運給我們選擇,但在天災人禍上,我們永遠只能被動的接受,強大的宿命感縈繞在心頭。

我們總以為自己如果再優秀一點,就不會這麼自責。

但後來才發現我們能改變的只有未來,對過去的愧疚感不會因任何事而轉移。

麥克最後給妻子跳起這種舞蹈,彷彿自己就是命運羅盤上的螞蟻。

被困在一個角落,急的團團轉。

在這場荒謬的悲劇背後,導演並不僅僅是講述一個關於宿命,或者因果報應的故事。

而是把矛頭指向了,將美好的年輕生命送上戰場的國家。

在這裡,父親麥克和兒子喬納森,是悲劇的過去時和悲劇的進行時。

可怕的是,悲劇是沒有盡頭的,就像電影的名字狐步舞。

左一步、後一步、右一步、前一步,回到原地。

多像一次又一次在戰爭中重複的人性悲劇。

- END -

往期文章回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紅顏秀影 的精彩文章:

這個對他胃口的小女人,竟然就是他從未謀面的妻子!
這麼「不正經」的網劇,終於復播了,逗比的宮廷風雲!

TAG:紅顏秀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