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小豬佩奇》想起的 要不要讓孩子看動畫片?

《小豬佩奇》想起的 要不要讓孩子看動畫片?

最近朵姑娘特別喜歡看《小豬佩奇》,實際上這是她到今天為止接觸到的唯一一部動畫片。我們家至今為止都沒有買電視,不是因為怕孩子沒有自控力,過多的看電子產品。而是我不相信成人的自控力,有時候成人的自控力遠沒有自己想像當中那樣強,我不想讓電視變為家裡的背景音樂,一天到晚都有電視的聲音。

我一直希望,在孩子面前大人要有節制,比如不要在孩子面前總是抱著手機看個不停。所以,只要家裡有人這樣做,我內心就會感到無比反感和憤怒。

孩子能不能看動畫片呢?當然能看!想起小時候,我也看過很多的動畫片。《灌籃高手》《七顆龍珠》等,現在想起來仍然覺得這是我童年最美麗的回憶之一。如果非要給看動畫片找一個原因的話,這可能是最主要的原因。所以,現在我也會讓朵姑娘看動畫片。

但是,讓朵姑娘看動畫片絕對不是為了學知識,有太多的人覺得孩子能夠從視頻中學到很多的知識,或許會。但是如果僅僅是想通過視頻獲得知識,那獲得這些所謂的「知識」付出的代價可能是得不償失的。2歲前嬰幼兒的大腦是無法很好地把電子產品裡面的內容(二維)和身邊真實的世界(三維)建立聯繫的。比如,一個孩子在視頻裡面看到了豬,但是可能永遠無法和現實生活中的豬建立起聯繫。而實際上一個孩子早期更多是靠全感官來學習的,比如讓孩子看小豬跳泥坑,不如帶孩子真的去玩一次泥巴。你給孩子講解「螞蟻」這個詞,真不如帶孩子去觀察一下午的螞蟻搬家。

電子產品並非洪水猛獸,但是這絕不能成為孩子生活的主旋律。有很多家長為了帶孩子方便,會主動把孩子推向電子產品,甚至帶著孩子一起無休止的看電子產品,這個時候家長當然是省心的,但是結果會很糟糕。所以,每一個在電子產品上「上癮」的孩子,家長都應該反思平時和孩子的情感交流多不多?每天有沒有親子共處遊戲的時間?質量高不高?

那怎麼安排孩子看視頻的時間?

美國兒科學會最新建議:

1.18個月以下的孩子不要使用電子產品,其中和家人打視頻電話除外;

2.18~24個月的孩子,如果想引進,建議對節目質量要提前篩選把控,最好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觀看,講述視頻內容;

(注意,這裡說的是想引進,並沒有說一定要讓孩子看。另外,對動畫片也要有所選擇,比如某羊、某狼、某平底鍋,打打殺殺,我實在想不出來這個動畫片有營養的部分在哪裡。)

3.2~5歲的孩子,每天觀看視頻的時間不要超過1小時,並且保證每天有足夠的「不插電」活動時間。

動畫片怎麼看?

每次帶孩子看視頻的時候,建議家長帶孩子一起看,對內容進行適當地引導和講解。比如之前看到網上有人控訴《小豬佩奇》教壞了孩子,其實不是網路上的東西把孩子教壞了,而是家長沒有進行有效地把關和引導。比如之前微博上一位媽媽發帖友情提醒「不要給他們看小豬佩奇」說自家寶寶看了這個動畫片就開始跳泥坑、學豬叫」,好吧,我只能說如果這也叫做「教壞」的話,那這樣的孩子在今天這個社會真的沒法生存了。孩子喜歡誰,就願意模仿誰,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了,如果過於在意孩子的行為,反而會起到負強化的作用。當然這個時候也是家長教育孩子的契機,我們只需要告訴孩子:「如果想要跳泥坑,需要先穿上靴子。」

每次朵姑娘看《小豬佩奇》,我也會和她一起看。其實每一個成人都應該看看這部動畫片,佩奇的父母的一些做法值得每一位成年人學習,從來不會刻意說教,也沒有大的人生道理,保持一顆童心,願意和孩子一起探索,遇到問題的時候總是能夠情緒穩定地去處理。

一個孩子最初是透過家長來認識這個世界的,這大概就是言傳身教的作用。與其相信一部動畫片能夠把孩子教好或者教壞,不如相信家長自身的三觀對孩子的影響更為深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朵媽陪娃一起成長 的精彩文章:

TAG:朵媽陪娃一起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