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的獨特價值
最有格調的心學微刊
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王陽明在貴陽文明書院講學,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說。
王陽明的「知行合一」思想是以「心即理」為理論前提的,他把「知行合一」與「心即理」之說聯繫起來,「知行合一」也就是他所謂的「致良知」,「良知」是知,「致」是行。
具體而言,他的「知行合一」思想在三個方面的論證具有自身獨特價值。
「知行之體本來如是」,即知與行本來就是一個整體。王陽明強調,知行合一「又不是某鑿空杜撰」「知行之體本來如是,非以己意抑揚其間,姑為是說以苟一時之效者也」。
在他看來,將知行作為一個整體並不是為了達到一時目的而任意瞎說的,而是知行本來就是一個整體,「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知行如何分得開?」他舉例說,「如稱某人知孝、某人知悌,必是其人已曾行孝行悌,方可稱他知孝知悌」,一個人只有已經孝敬父母、敬愛兄長,才稱得上真正知道孝與悌的含義。
也就是說,知必須通過行才能知,行必須通過知才能行。知而不行,其實不算真正知。
王陽明還把「知行本體」與「心之本體」聯繫起來:「知是心之本體,心自然會知。見父自然知孝,見兄自然知弟,見孺子入井自然知惻隱,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既然「知行本體」就是「心之本體」,那也就是「自然會知」「不假外求」的良知。
也就是說,「知」是「良知」的自我體認,「行」是「良知」的落實。
「知行原是兩個字說一個工夫」,即知就是行、行就是知。在強調知與行就是一個整體的基礎上,王陽明進一步指出知就是行、行就是知。
他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凡謂之行者,只是著實去做這件事。若著實做學問思辨的工夫,則學問思辨亦便是行矣。」
這是強調知指導行、行實踐知,知是行的開始、行是知的結果。這裡提到的「學問思辨行」,就是《中庸》提出的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王陽明用一個「做」字把前四者都納入「行」的範疇。
他的理由是,行離不開知,因為「若行而不能明覺精察,便是冥行」;同樣,知也離不開行,因為「知而不能真切篤實,便是妄想」。
這就是「知之真切篤實處即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離」。知行是一事之兩面,是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覺悟理解的方面叫做知,切實用力的方面叫做行,兩者是不能分開的。
「知行之合一併進」,即知與行相互促進、相輔相成。在朱熹、陳淳等人的著述中,偶有提及「知行常相須」,後來也有一些學者對此加以發揮。但是他們所說的「相須」「並進」還是把知與行作為兩個主體。
王陽明的「知行之合一併進」論則把知與行作為一個主體,並明確指出:「知行之合一併進而不可以分為兩節事矣。」其理論根源就是他強調的「心理合一」。在「心理合一」理論指導下,他認為「欲食之心即是意,即是行之始矣」「欲行之心即是意,即是行之始矣」。
王陽明還援用一些為生活實踐所證明了的經驗常識來論證他「知行之合一併進」的作用。如「路歧之險夷,必待身親履歷而後知」「學射,則必張弓挾矢,引滿中的;學書,則必伸紙執筆,操觚染翰」,也就是強調不論走坎坷的道路,還是射箭、寫字,都必須親身經歷才能有切實體會。
王陽明的「知行合一」思想是基於對朱熹「知先行後」說的批判而提出來的。朱熹的「知先行後」說揭示了知與行這兩個階段,卻有割裂二者之嫌。他的「知行合一」思想彌補了朱熹「知先行後」這一缺陷,強調了二者的統一與聯繫,這為後世知行觀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有益啟迪。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有哪些詩句,會讓你一見落淚,再見斷腸
※做一個有愛與良知的人
TAG:王陽明心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