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隨筆:「開放文物醫院」有利於文化「薪火相傳」

隨筆:「開放文物醫院」有利於文化「薪火相傳」

文/樊樹林

【作者簡介】樊樹林,河南省焦作市第十七中學。

隨筆:「開放文物醫院」有利於文化「薪火相傳」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布】

一部《我在故宮修文物》帶火了故宮文物修復師這一群體,如今,公眾可以親自去故宮看他們如何修文物。 6月9日是「2018年中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故宮文物醫院首次試行開放,首批40名觀眾走進了故宮文物醫院。公眾看到了修復師如何修復唐卡、青銅器、書畫,也看到了體積龐大的文物CT機等先進文物修復設備。故宮希望藉助文物修復過程的開放,聯結古老文化和現代生活。(據6月10日《新京報》)

文物是我們觸摸歷史的重要載體,更是社會公眾破解文明密碼的渠道,也是五千多年中華文化養分的重要來源。而文物的修復無疑就是接續歷史與傳統的重要環節。2016年,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的熱播,不僅向公眾展示了那些身懷絕技的文物修繕大師精益求精的匠心境界,更是給人們揭開了文物修復的神秘面紗,讓文物修復師這個職業進入公眾視野。

修復者用手中的筆、刀、刷子與追問歷史,在精雕細琢間,殘缺、破損的文物在他們手中走過千年的時光後重獲新生,與這個時代的人得以重逢,實在是功不可沒的。之前媒體稱文物保護修復的意義在於浚通中華文化的源頭活水也並不是一種誇張。眾所周知,文物修復是一個綜合性交叉學科,涉及材料學、美術、化學、歷史學等諸多學科,而這項工作需要文物修復者的專註、專心,如何在文物修復的神秘與公眾的探究欲兩者之間尋找到一個最大公約數,故宮文物醫院採用的適度開放、完整解說的方式值得借鑒。

隨筆:「開放文物醫院」有利於文化「薪火相傳」

因為特殊性和局限性,文物修復向來都是一個「養在深閨人未識」的事物,這無形中影響了公眾對文物修復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和受益權,公眾只能在展覽館中看到文物修復的末端,對其對古老歷史文化的認知在一定程度上會造成阻礙。「開放文物醫院」,讓更多的社會公眾身臨其境,感受文物修復的過程和細節,不僅能滿足他們的知識饑渴,而且更有利於文化的「薪火相傳」。

從客觀專業的角度考慮,文物修復的空間不會完全呈現給社會公眾,因為如此不僅會影響到修復者的注意力,而且可能會給一些文物帶來更大的破壞,因此在控制時間和人數的前提下向公眾開放文物醫院也是科學性、持續性的選擇。從文中我們可以看到,儘管參觀者是近距離看到了文物修復的過程,但因為有志願者講解員深入淺出、生動有趣的講解,公眾也有了滿滿的獲得感,對文物修復也有利相對完整的認知,對於培養他們的文化自信也大有裨益。

文物修復的意義不只是查漏補缺,重要在於完成歷史的接續、文明的接力,讓更多的人深層次了解文物修復、聆聽每一件文物背後的故事,堅定我們的文化自豪感,無疑也是中國走向世界所必須的工作。

隨筆:「開放文物醫院」有利於文化「薪火相傳」

(圖片來自於網路)

顧問:朱鷹、鄒開歧

主編:姚小紅

編輯:洪與、鄒舟、楊玲、大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作家薈 的精彩文章:

散文:又是一年麥香時
散文:童年,高牆山谷圈囿的記憶

TAG:作家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