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濟群法師:放生放什麼

濟群法師:放生放什麼


濟群法師:放生放什麼

菩提心和菩薩行是大乘菩薩修行的兩大要領。其中,菩提心是菩薩行的前提,而菩薩行則是菩提心的具體實踐,兩者是不可分割的。沒有菩提心,哪怕在客觀上起到利他的效果,也算不上是真正的菩薩行,不能成為無上菩提之因。

可見,發心才是決定行為屬性的根本因素。

比如放生,本是挽救物命的利他行,是給眾生以無畏施,但很多人只是為了個人消災免難、保佑平安而放。因為目的在於放,多半就是簡單地一放了事,並沒有設身處地為所放物命著想。反之,如果本著菩提心放生,考慮的重點就不僅僅在於放,還在於怎樣使它們更好地生存,是從所放物命的角度,甚至整個生態環境的角度來考慮問題。因為他的心中沒有自己,唯有眾生,所以站得更高,看得更遠。

所以說,同樣是放生,只有帶著菩提心去做,才是自利利他的菩薩行。否則,不過是人天善法而已。

在修習菩薩行的過程中,還要以空性見使之得到提升,保持無所得的心。如果沒有智慧指引,在幫助眾生的過程中,就不能善巧處理各種對境,甚至會被境界所轉。雖然對眾生很有悲心,也很願意利他,但因為缺乏智慧,往往修出各種執著,甚至修得患得患失、痛苦不堪,最後就成了「常苦惱菩薩」。

那樣的話,很可能會退失道心,這也是初發心者常有的現象。所以,在利他過程中還要時時以智慧抉擇,做完隨時放下,就像雁過長空一樣,不留痕迹。這也就是《金剛經》所說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佛心慧語平台 的精彩文章:

客官消消氣!佛陀有一招專治易怒症
佛說最早的地球人會飛 因貪吃喪失飛行功能

TAG:佛心慧語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