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跨越千年 山西出土古玉嘉興開展

跨越千年 山西出土古玉嘉興開展

山之右,河之東。山西,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歷史悠久,人文薈萃,從堯舜禹建都立國,到韓趙魏三家分晉,文物繁盛,擁有豐厚的歷史文化遺產。

中國的重大考古發現,從來少不了山西的身影,其中,山西古玉,是為一絕。近日,嘉興博物館聯合山西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推出嘉興博物館建館60周年系列展之二——「山西出土玉器精品展」,共展出132件(套)出土玉器,縱貫新石器時代晚期、商代和兩周時期,涵蓋禮儀玉、佩飾玉、喪葬玉、賞玩玉各個品類,全面展示山西古代玉器的方方面面。

山西古玉究竟有何獨到魅力?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員馬金花為記者講述了山西的歷史,以及山西古玉發展演變背後的故事。

古玉:權利與財富的象徵

五千年文明看山西。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國家政權夏朝建立在山西南部。商代,山西是商的主要統治區。周代,晉國由山西境內崛起興盛,晉文公曾為春秋五霸之一。山西歷史源遠流長,可見一斑。

「早期,如新石器時代,山西玉器更偏實用性,是財富與權力的象徵。」馬金花告訴記者,目前,山西所見新石器時代玉石器主要出土於清涼寺墓地和陶寺墓地及下靳墓地。此外,在洪洞和黎城也有少量玉器被發現。種類多為璧、琮、環、斧、鉞、璜等,其中多數屬禮器一類,也有佩戴玉,另外有較少量的小型飾玉。制玉工藝從玉料的選擇、切割、打磨,乃至鑽孔,都顯示了玉器與石器分化後技術的進步。

山西古玉出土於新石器時代的墓葬中,清涼寺墓堪稱「個中翹楚」,入選「2005年度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據悉,清涼寺史前墓地現存總面積約5000平方米。2003至2005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在此進行了發掘,共清理墓葬355座。隨葬品中玉器為大多數,孔石刀、玉璧、玉琮為其中的典型器物。大量玉石器的出土不僅表現了古清涼寺人尚玉的習俗,還是墓主人財富和地位的象徵。

此外,山西現存的如陶寺遺址,還是黃河中游龍山時代規模最大、內涵豐富的文化遺存。其墓葬中出土的玉器種類繁多,有鉞、圭、璧、琮、梳、項飾、臂環、指環等各類玉石器800多件組,多數經過拋光,光滑潤澤。「那時的陶寺玉器上還殘留有鋸痕,表明當時使用金屬片鋸切割。」馬金花說。

禮玉:精雕細琢盛極一時

中國古代,玉是溝通天地的靈媒和祭祀鬼神的重器。

經夏商發展至西周,禮儀不斷完善,以制度形式固定下來,明等級定身份規範行為。玉器以其在古人觀念中可溝通天地人之功能,被廣泛應用於禮天地四方和祭祖活動中,影響頗遠。

商周時期,山西先是方國林立,後是同姓異姓封國諸多,而迄今為止,西周多處墓葬和遺址出土玉器為研究當時的社會結構、喪葬和用玉制度提供了重要的資料。比如,曲村遺址的晉國邦墓區、北趙晉侯墓地、橫水西周倗國墓地、黎城西周墓地,以及新近發掘的翼城大河口墓地。

「西周時期,山西農耕基礎堅實,且鹽業、礦業發達,帶動了一個時期的經濟貿易發展,加上祭祀禮儀制度不斷完善,這為這一時期的玉器發展提供了強大助力。」馬金花說,山西出土的商朝晚期至西周時期的玉器涉及生活的各方面,從功能上分為禮玉、組佩和飾玉、生活用玉、把玩玉和喪葬玉。制玉工藝上,商晚期的雙勾陰線發展為外粗內細的一面坡手法,線條也更為流暢,顯示了極高的琢玉技術。此外,浮雕、透雕及圓雕等技法也應用得嫻熟精湛。

1992年起至2000年,位於山西省翼城縣、曲沃縣交界處的一座墓葬先後進行了6次大規模發掘,這就是晉侯墓。其中,考古人員發現晉侯及夫人墓,包含有大量精美的玉器,尤以組佩和飾玉以及葬玉如玉覆面最引人注目。「墓主人以玉覆面,代表著要將生前的身份與財富帶走。」馬金花表示,晉侯墓地玉器,代表了西周晚期玉器最高的發展水平,這件玉覆面,無論制玉工藝,還是造型紋飾,較商代玉器,均有進步和突破,其作用與漢代的「金縷玉衣」類似,也可視為「金縷玉衣」的前身。

尚玉:君子比德於玉

東周時期,「禮崩樂壞」,晉國式微,韓趙魏三家日益強大,各在山西據有其勢力範圍。出土玉器主要有太原金勝村趙卿墓、長治分水嶺墓地、聞喜上郭墓地等處。玉器的禮儀祭祀功能日趨減弱,「君子比德於玉」,玉在佩戴和裝飾上的功用地位上升,尚玉佩玉之風日盛。

在嘉興博物館的展廳中,一串水晶珠串飾照片吸引住記者的目光。長30厘米的鏈子,由45顆透明水晶珠子組成,水晶珠兩端細中間粗,呈橢圓形,有孔貫穿,十分精美。在中國的各個時期,玉器的製作工具略有不同,但大同小異,主要是使用砣機制玉。東周時期,鐵質砣具的使用日漸廣泛,這也體現在山西出土玉器中。

經濟發展帶來的工具變革和改進也體現在玉器製作中。西周末年至東周時期,當時的玉器製作技藝無論在造型還是紋飾,或是雕琢技法上,均有突破。線條更顯流暢自然,紋飾繁密精細,鑽孔由兩面變為單面,圓雕愈發成熟,鏤空技術高超,玉器蓬勃發展。

西周末年,趙氏家族已活躍在晉國政治舞台上。春秋晚期,趙與韓、魏鼎足而三,掌控晉國的政權。時太原稱晉陽,為趙簡子時的軍事基地和政治大本營。三家分晉後,「趙襄子以晉陽之城霸」,晉陽成為新生趙國的都城。1988年,山西太原的金勝村趙卿墓得以發掘,並出土玉石器297件,除了23件石圭外,玉器有璧、環、璜、璋、琮、佩飾、劍飾等。無論是種類和功能,還是制玉水平,或是用玉制度方面,一定程度上都代表了當時玉器的琢玉水平,體現了玉器的使用情況。

隨時代發展,玉器的功能亦在不斷變化。自與石器分離之始,它所承載的已遠不止於生產職能。它是古人審美意識覺醒並日臻成熟的物化表現,也是古人生死觀、宇宙觀的表達載體。在古人的思維世界裡,祭天地、禮四方離不開它,敬鬼祭祖離不開它,日常佩戴顯風範有它,裝飾玩賞亦有它,而當步入另一個世界,更是少不了它。正是如此,在我國形成了獨特的制玉、尚玉、佩玉、葬玉、藏玉的玉文化,成為中華文化中一支重要的構成力量,源遠流長,連綿不絕。

據悉,「山西出土玉器精品展」自6月1日在嘉興博物館二樓禾韻廳開幕,持續至8月1日結束,期間還將推出展覽配套活動。

部分展品搶先看

勾雲紋玉璧

龍首人形玉飾

龍紋璜

蟠虺紋長方形玉佩

青玉龍形佩

三聯璜玉璧

水晶珠串飾

四聯璜玉組佩

玉琮

玉斧

玉覆面

玉鹿

雲紋龍形玉佩

本文來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飾迦 的精彩文章:

欣賞日本民間收藏的中國文物
武漢博物館的10件精美陶瓷:你最喜歡哪件?

TAG:飾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