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佛教二三事:為融入中國,從印度傳來的佛教有哪些變化

佛教二三事:為融入中國,從印度傳來的佛教有哪些變化

我們常講三教合一,所謂三教指的是儒教、佛教、道教,其中儒教指的就是儒家,儒家和道教都是本土的,只有佛教來自古印度地區,為什麼佛教能夠和道教,儒家(我始終不覺得儒家算宗教)並列呢?

佛教西來之時,其實並不受中國人所喜歡,因為他不跪拜皇帝,破壞國家法度;出家後不孝敬父母,不撫養子女,拋妻棄子,破壞儒家倫理;同時他又強調苦修,有時候甚至虐待自己。所以剛過來的時候,就有人視佛教如洪水猛獸,說他「入國則破國,入家則破家,入身則破身」。

釋迦牟尼像

到了南北朝時期,南朝宋孝武帝為了加強南朝宋的實力,進行了大量的改革,其中就包括對佛教的改革,他一方面禮敬高僧,另一方面則加強對沙門的管理,嚴厲打擊不法的僧人,還強制要求僧人向皇帝跪拜,否則就殺頭。面對皇權,僧侶們不得不屈服。而在此之前的北魏高僧法果早就歸附於皇帝,成為北魏皇帝的堅定支持者,法果更是把魏太祖拓跋珪說成是當今如來。

解決了法度上的問題,統治階級接受了,接下來就是如何讓老百姓也接受。古代的中國,強調的是多子多福,而最關心這個問題的是家庭主婦,正室想生兒子保住地位,側室想通過生兒子上位。佛教的大師們又想出了一個解決辦法,佛教以前的佛、菩薩等幾乎都是男人,在眾多菩薩中,觀音菩薩以大慈大悲出名,在這古代挺像女人,所以佛教徒們就把男觀音變成女觀音,再給觀音賦予「送子」的神通。

有送子神通的女觀音一下子就得到哪些女人們的喜歡,她們紛紛前去祭拜,還大量購買女觀音的法身像供在家裡,佛教的影響從此深入尋常百姓家。

送子觀音

另一方面,南北朝時期是個大亂世,不管是平民百姓,還是皇親貴胄,日子都不好過,特別是那些貴族,因為儒家禮法在當時已經名存實亡,為了權力,王侯將相是什麼壞事都能做得出來,但也有不少貴族厭倦了這種爾虞我詐生活,但他們又不願意過得太清苦。

佛教為了爭取這些人,雖然印度佛教的寺廟不置產業,印度僧人強調苦修,佛教大師們還是改變自己,不但允許寺廟大置產業,還改變以往僧人只「日中一食」,專心修行的習慣,改成跟世俗人一樣,一日三餐。

除了上面幾項,佛教還有過幾次有意思的變化。像佛衣,在印度那邊,因為溫度較高,僧人的衣服只有「五衣(五塊布拼成的衣服)「、「七衣(七塊布)」、」大衣(一般九塊布,至多二十五塊布拼成)「三種(主要是佛教徒窮),這三種衣服對於緯度跨幅如此之大的中國來說,顯然不合適。特別是北方,有幾個人能夠只穿幾塊布拼成的單衣生活,所以傳統佛教的三衣就成為了佛教的法衣,而僧侶平時穿的則增加了各種保溫的衣物,完全中國化。

佛教徒(資料圖)

還有就是飲食方面,只有漢傳佛教徒需要吃素,而印度本土的僧侶,日本的和尚,西藏的喇嘛都不需要,這主要是因為梁武帝蕭衍。蕭衍晚年信佛,還命人翻譯了不少佛教經典,甚至幾次出家。梁武帝閱讀《涅槃經》時,發現裡面說和尚要戒葷,於是下令全國僧侶只准吃素,就這樣漢傳佛教都成為了素和尚。

正是因為這些改變,使得佛教在兩晉南北朝時期得到了廣泛的傳播,而佛教也在漢地站穩了腳跟。

讀史明智:雨絲不信佛,但是對佛家的很多哲學還是很認可的。對於佛教的變通,更是佩服得不行,沒有永恆不變的真理,只有與時俱進的科學,生活中的人也是一樣,不管你昨時昨日如何的有本事,如果你不懂得變通,不接受新的知識,總有一天就會被時代所淘汰。(註:雨絲非佛學研究者,也非佛教徒,內容僅供科普,史路雨絲原創,圖片來源於網路,歡迎轉發,謝絕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路雨絲 的精彩文章:

如何做一個好領導,讓這位大人物來教教你

TAG:史路雨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