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值300億美元?拼多多被曝要赴美上市
這估值要超過京東市值一半了。
來源|眾籌之家
作者|十安
6月28日消息,據《中國企業家》報道,社交電商拼多多將於下周向SEC提交赴美上市文件,衝刺美股,高盛和中金將擔任本次拼多多上市的承銷商。
對於此,拼多多方面回應稱「不予置評」。不過雷帝網稱,這一消息已非常確切。
01估值300億美元,超過京東市值一半?
拼多多成立於2015年9月,由現任CEO黃崢創辦的遊戲公司內部項目孵化,它主要通過微信社交的能量,獲取低成本流量,從而聚合到一定規模走拼團模式,形成規模效應,給用戶更高性價比的商品。
基於這種「拼團+社交」的模式,拼多多開始一路水漲船高。
截至目前,拼多多在短短三年之內,共獲得四輪融資,投資方包括騰訊、紅杉中國、IDG和高榕資本等機構。在今年4月最新一輪融資中,拼多多被認為拿到30億美元融資金額和150億美元估值,騰訊領投,紅杉跟投。
基於多方知名投資機構的青睞,拼多多迅速成長為垂直電商領域的「獨角獸」公司。
公開資料顯示,拼多多目前已擁有3億用戶,商家超過100萬。而根據36氪過往報道,拼多多在兩年時間裡就獲得全年GMV超過1000億的成績,同樣的數據淘寶用了5年,京東用了10年。
過去的一年裡,拼多多像黑馬一樣殺出,在電商市場迅速超過唯品會,並正在向阿里、京東發起挑戰。
如若此番上市屬實,那麼有望成為社交電商第一股。而據此前有機構傳聞,拼多多上市估值在300億美元,超過京東市值一半,但該消息並未得到證實。
02深陷輿論風波的拼多多
一直以來,拼多多以社交電商平台自居。與所有的電商平台一樣,假貨同樣讓拼多多這家被媒體帖上「電商新貴」的平台苦惱。
從今年5月份起,大量商家在拼多多總部維權,輿論風波讓拼多多變成了焦點。
6月初,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對拼多多進行調查發現,拼多多上存在涉黃、涉暴力且涉違法的商品,並將有關線索移交相關部門查處。
6月13日,多名平台商戶圍攻拼多多總部大樓,統一穿著「討伐」拼多多的服裝進行抗議,即使是6月18日黃崢接受眾多媒體採訪的當日,仍有商戶在現場抗議。
商家維權事件放大了拼多多存在假貨的問題。
據媒體透露,在5、6月期間,拼多多集中對一批商戶進行了違規處罰,凍結或處罰資金人均在10萬以上,這成為拼多多商戶大規模維權事件的導火索。
談及凍結商戶資金的原因,拼多多方面的解釋是:
當商品最終被判定為假貨時,拼多多將採取永久下架商品、限制店鋪資金提現、扣除商家保證金及/或商家賬戶貨款餘額作為消費者賠付金、禁止店鋪上新等六項措施。
而根據拼多多發布的《2017拼多多消費者權益保護年報》顯示,過去一年拼多多主動下架1070萬件疑似侵權商品,全年攔截4000萬條侵權鏈接,將95%售假商家拒之門外。
同時,還設立1.5億消費者保障基金,幫消費者處理售後糾紛並維權索賠。
打假的不遺餘力,從另一角度來看,也說明拼多多在發展初期就面臨不小的假貨困擾。
03上市的最大隱患:低價模式
依託微信生態崛起,強社交基因的拼多多自始至終就因低價擺脫不了「假貨、便宜沒好貨、品質硬傷、去尾貨、誘導用戶註冊、惡意裂變」等質疑標籤。
可見,平台想要獲得長遠的發展,優化拼購商品質量勢在必行。
從最初的零元購,到拼團,拼多多的快速崛起,靠的就是低價槓桿。事實上,淘寶和京東的崛起,最初同樣是靠低價。短短兩年多的時間,拼多多的成交額突破了千億元,低價功不可沒。
但是一味追求低價,拼多多很難繼續保證用戶和商家的利益平衡,這也是拼多多成長難以突破的瓶頸,此時轉型就不可避免了。
早前,拼多多創始人黃崢在接受《財經》採訪時坦言:
「拼多多逐步擺脫依靠低廉價格吸引消費者的模式。除了滿足人們的基礎物質需求,我們還做了大量產品設計、運營來滿足人們不同精神層面的消費需求,比如衝動消費、理性消費、發泄性消費。這也是為什麼在面對同質化競爭時,拼多多依然能吸引消費者不斷回來。」
在聚攏了3億用戶後,拼多多必須提高每位用戶的購物頻次。
但轉型之路也並非一帆風順,拼多多並沒有自己的物流體驗,也沒有成熟的供應鏈體系,所以只能從依靠低價模式打造優勢,但無疑低價對於即將上市的拼多多而言,卻是一大隱患。
而此時,巨頭京東、阿里等電商平台已經開始反擊。阿里成立淘寶低價版,京東發動京東拼購節,嘗試用低價抵抗拼多多產生的衝擊。當電商巨頭開始有所應對後,拼多多的未來就變成了一個未知數。
ofo打死不賣?戴威:要戰鬥到最後一刻
本文來自眾籌之家網,創業家系授權發布,略經編輯修改,版權歸作者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 下載創業家APP,讀懂中國最賺錢的7000種生意 ]
※振華集團董事長劉躍華,如何把小門店變成大品牌
※飛巡航空CEO李惠宇先生來訪無人機網
TAG:創業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