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千家詩講讀』:《社日》

『千家詩講讀』:《社日》

前言:

提起蒙學讀物,我們通常脫口而出「三百千千」。「三百千千」指的是《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詩》。

《千家詩》是由宋代謝枋得《重訂千家詩》(七言詩)與明代王相所選《五言千家詩》合併而成。《千家詩》所選大多是唐宋時期的名家名篇,朗朗上口,題材多樣:山水田園、贈友送別、思鄉懷人、弔古傷今、詠物題畫、侍宴應制,較為廣泛地反映了唐宋時代的社會現實,因此流傳十分廣泛,影響也非常深遠。全書共 226 首,都是律詩和絕句。

社日

王駕

鵝湖山下稻粱肥,

豚柵雞棲對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

家家扶得醉人歸。

注釋

(1)王駕(851-?):字太用,自號守素先生,河中(今山西永濟)人,晚唐詩人。其絕句構思巧妙,自然流暢;

(2)鵝湖山:山名,山下有湖,多生荷。晉末有龔氏,畜鵝於此,因而得名鵝湖山。宋淳熙二年(1175)朱熹與呂祖謙,陸九淵兄弟講學於鵝湖寺,後人立為四賢堂;

(3)豚(tun)柵:豬柵欄,豬圈;

(4)雞棲:雞;

(5)扉(fei):門;

(5)桑柘(zhe)影斜:日過午後,樹影越來越斜,天色越來越晚;

(6)柘:樹名;

(7)春社:祭祀土神,五穀神,按其季節稱為春社與秋社。《荊楚歲時記》:「四鄰並結宗會社,宰牲牢,為屋於樹下,先祭祀,然後享其胙。」舊時二十五家合為一社,聚土為壇,上面種樹,作為向神祭祀祈禱的地方。春季祭祀祈求五穀豐登,其時間周代用甲日,漢以後,一般用戊日,以立春後第五個戊日,又稱作中和節。春社有飲中和酒,宜春酒的習俗,說是可以醫治耳疾,因而人門又稱之為「治聾酒」。秋天則是報答神的恩典,由於神的賞賜,人們獲得豐收。春秋二社又簡稱「春祈秋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孟母堂親子頻道 的精彩文章:

TAG:孟母堂親子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