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正解中藥有毒,你了解入口的這一碗湯藥嗎?

正解中藥有毒,你了解入口的這一碗湯藥嗎?

中藥的炮製/概念探討/行蹤記錄

正解中藥有毒

文 | 席庸&小喬

長期以來,中藥有毒的說法層出不窮,某種程度講,這是偷換概念。衡量中藥有沒有毒性,應該以熬出來的一碗葯湯為鑒定的標準和標本,而不是飲片,或者原材料。

一碗湯藥的藥在採集後,要有加工炮製、處方用量及配伍制約、水火煎煮這三個環節來完成。這三點保證了這一碗中藥湯無毒。要證明中藥有無毒性,就應該是用這煎煮好的藥當標本檢測而非原材料或飲片。西藥拿出來就是最終的結果,而一碗入口的湯藥是由炮製人員、醫護人員、患者共同完成的,這也是中醫藥的特點。

因此,拿單一的飲片或原材料來檢驗中藥,並斷定其毒性的存在,根本是對於中醫藥的一種歪曲誤導。

這一碗湯藥的由來

一碗湯藥中的每一味藥材(飲片)的形成,必須經過炮製方可入葯。

比如,何首烏:

何首烏,是蓼科蓼族何首烏屬多年生纏繞藤本植物,塊根肥厚,長橢圓形,黑褐色。未經加工的何首烏即何首烏生者,只可外用不可內服。

而制首烏則可補益精血,烏鬚髮,強筋骨,是常見中藥材。

炮製藥材的過程:

一. 凈制 除去雜質。

二. 切制 除去雜質,洗凈,稍浸,潤透,切厚片或塊,乾燥。

三. 炮製

制首烏有很多製法:①黑豆制 ②黑豆、黃酒制 ③蒸制 ④黑豆、生薑制 ⑤黃酒制 ⑥熟地制 等等。

中藥材的炮製也很有講究,有九蒸九曬的說法。

以黃酒制首烏為例:

① 首先用黃酒浸泡,黃酒的品質很重要。

② 浸泡完成,上籠蒸六個小時辰(十二個小時),慢火蒸透。

③ 取出後陰乾,使酒充分滲透於藥材中,產生像包漿一樣的肌理感覺。

④ 再上籠屜蒸,後取出晾乾。

前三遍陰乾,透風,不可暴晒;後續,不可用陽光直曬,使其乾燥。經過如此的九道工序,炮製出的何首烏才可以稱為制首烏,方可入葯。

何首烏切片橫截面

制首烏橫截面

經過炮製後的何首烏,便有了補肝腎、益精血、烏鬚髮、強筋骨等功效,適用於肝腎陰虛、精血虧損所引起的血虛萎黃、眩暈耳鳴、鬚髮早白、腰膝酸軟、肢體麻木、崩漏帶下、久瘧體虛等症。

此外,中藥的功效以長久服用方可顯現,但一定要把控好用量,過量則適得其反。

炮製工藝是否合理、方法是否恰當,直接影響到臨床療效。

炮製的過程就是改變原材料藥性,減低毒性的過程。

中藥炮製的目的

中藥炮製的目的:

1.降低或消除藥物的毒性或副作用。

2.改變或緩和藥性。

3.改變或增強藥物作用的部位和趨向。

加熱是中藥炮製的重要手段,其中炒制、煅制、蒸煮制應用廣泛,川烏、草烏加熱煮制後,其毒性顯著降低,保證了臨床用藥安全有效。

正確理解中藥有毒

從西醫的角度講中藥的毒性,大都指藥材中有毒的生物鹼。

生物鹼是存在於自然界(主要為植物,但有的也存在於動物)中的一類含氮的鹼性有機化合物,有似鹼的性質,所以過去又稱為贗鹼。

經過認真炮製後,中藥材里的有毒生物鹼成分也就被相當程度的降低,甚至去除。

炮製後的藥材,經醫生對症下藥,開具處方時配伍制約來制衡殘留的毒性,再經過最後的煎煮(熬藥)環節解毒,多味經過炮製的飲片,以一定配比熬製,才完成一碗入口治病的中藥全過程。這才是真正的中藥成品。

煎藥至關重要

煎煮(熬藥)這一步也至關重要。

一. 選擇熬藥器皿:砂鍋/不鏽鋼鍋即可。拒絕銅、鐵、鋁等金屬鍋具。因金屬的不穩定性經加熱,金屬成分會參與中藥中,破壞藥性,甚至損害身體。

二. 飲片浸泡: 夏天三小時,冬天六至十二個小時為標準。浸藥用自來水即可,水量應高 於藥物三橫指,煎藥時水量須和藥物平齊。

三. 煎煮:大火燒開,轉小火慢煎30分鐘倒出;加水再煎,水以淹沒藥為宜,30分鐘瀝出。

將兩次所煎的葯汁兌在一起,再分三次服用。早、中、晚飯後半小時溫服。經過這樣久煎的一碗湯藥,可最大限度的脫毒。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中藥。(這裡探討的是方劑,人們所說的膏方或中成藥則有另外的炮製過程)

特別提示

處方常見特殊處理的葯:

制附子、生南星、生半夏:因其毒性較明顯,先煎以保證其所含有毒生物鹼。依量決定單獨煎煮時間。9g先煎60分鐘、18g先煎90分鐘、30g先煎150分鐘,以口嘗不麻舌為煎煮完成標準。

是藥三分毒

是葯三分毒,無論中藥還是西藥,這個命題都是成立的。

中醫講「有病者病當之,無病者人當之」,有病之人服藥,藥性與病症兩相抗衡抵消;無病人之人服藥,藥性自然會對人有所傷害。

因此,吃藥必須記住以下三點。

1.任何藥物都不能長期服用。

2.應謹遵醫囑。

3.明確了解所服藥物與個人體質的關係。例如藥物性的肝損傷,這樣的患者,服用藥物都會加重病情。

以毒攻毒

在神農本草經中,中藥被分上品、中品,下品。中藥的下品是有毒的,而這些中藥材也依然被用在治病的處方里,在緊要關頭治急症,而其副作用也能被接受,這正應了「以毒攻毒」的治療辦法,也就是兩害相權取其輕。

例如砒霜可用來治療白血病,附子,蟾酥,蛇毒,蜂毒,蠍毒等均可應對不同的病症。但這些有毒性的中藥,也必須經過嚴格的炮製,對症下藥。而這種狀態就和當今的西藥趨同了。

正解「中藥有毒」

中藥可治病,但仍然會被詬病的就是「有毒「。這樣的話題並不可以簡單的下定論。除了上述的一些關鍵問題外,還有其他的情況不可小覷:

1、中藥產生的過程出現了問題,例如用偽品或非正品來替換正品藥材。如常見的龍膽瀉肝丸中有一味關木通,正品中使用的是川木通,但因川木通價格較高,所以選擇用價格便宜的關木通來降低成本,而關木通中含有對肝腎功能有傷害的馬兜鈴酸,肝腎功能不好的病患長期服用,就會導致肝腎損傷的情況。

2、中藥煎煮不到位,導致毒性沒有解除。例如附子就容易出現熬製時長不夠導致病患服用後中毒的情況。

3、體質不同,服藥方法不當也會導致不良現象的出現。任何藥品都是要謹慎對待的,不可長期大量的服用。

綜上所述:無論中藥還是西藥,正確的使用方法都是我們必須了解的。切莫自作聰明,讀不懂葯,就是毒藥。

GIF

地址:陝西省西安市雁塔區小寨西路61號秦農銀行5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席庸中醫館 的精彩文章:

TAG:席庸中醫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