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讀原著之忠於本心,《論語》筆記,學而篇

讀原著之忠於本心,《論語》筆記,學而篇

為人謀而不忠乎 ———《論語學而篇》原文

《忠經·天地神明章第一》中說:「天下至德,莫大乎忠」,「忠也者,一其心之謂也」。

先看「忠」字的起源:

忠,從中,從心。這組合裡面分兩種情況,一是「中」作第一聲講時,它的意義可解釋為「中正,不偏不倚」,與《尚書·洪範》中的「無偏無黨,王道蕩蕩」,朱熹《中庸章句》題注的「中者,不偏不倚,無過不及之名」相一致。與「心」一道,忠的意義就成了「心正」,「心直」,故古人有「忠為正直之德」,「忠者,德之正也」等說法。《論語 · 顏淵》中「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孔子家語 · 六本》里「忠言逆耳而利於行」,——這裡面的忠都作「直率,坦率,赤誠」講。

二是「中」作第四聲來說,其意義為「貼合,適合,順准」,與「心」一道,忠則含義就成了「順性,適性,全性」。故《說文解字》中講「忠,敬也,盡心曰忠」。朱熹說的「盡己之謂忠,推己之謂恕」,《左傳·宣公十二年》「進思盡忠,退思補過」正是源於此。盡己即是盡自己的本性,盡自己自然之本性,其過程正如《莊子·庚桑楚》「夫春氣發而百草生,正得秋而萬寳成。夫春與秋,豈無得而然哉?天道已行矣」異曲同工。

「忠」之以上兩種含義相輔相成,沒有絕對的界限,總體來說,「忠」從來就不跟外界,外人有關,「忠」的主體始終都是圍繞著各人自己,做著自己喜歡的,自己的天性全了,自己的心性正了,這就是「忠」。說一個人忠不忠心也不是說他對別人,對外界如何如何,而是說他在一言一行中是否真正的順從了,守住了自己最真實的內心。

《詩》云:「昭事上帝,聿懷多福。」這裡的上帝即是天道,天性,天真,即是人身上沒有受到污染的那顆本心。一個人做事時但凡是順著自己的天性而為,但凡是按本心所向,他這個人就是「忠」,忠於自己,拓展開來,就是忠於萬物了。這樣的人因為其真實不壓抑,其率性坦蕩蕩,自然就多福。

《忠經》里還有講有「忠」的君子會「去其私,正其色,不害理以傷物,不憚勢以舉任」,又說「邪則不忠,忠則必正」,「惟天鑒人,善惡必應。善莫大於作忠,惡莫大於不忠。忠則福祿至焉,不忠則刑罰加焉」,總而言之,就一句話,一個忠於自己本心,本性之人,必定是一個一身正氣的人,是一個天然善的人,是一個福祿無邊的人。

經典故事

魯迅說:「我們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拚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雖是等於為帝王將相作家譜的所謂『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們的光耀,這就是中國的脊樑。」這些人如同屈原、蘇武、諸葛亮、魏徵、范仲淹、包拯、岳飛、文天祥、于謙等,他們都是有「忠」這個品質的,外人看來,他們忠的是國家,是人民,是朝廷,其實這些說法都不正確,那只是現象背後外人以己度人的胡亂揣測罷了。後世對他們的評論,簡直就是在貶低他們,——看窄了他們的眼光,視野,心胸,低估了他們的豪情,格局,格量。

唯有他們自己最清楚,他們身上的「忠」首先是發源於忠於自己的本心,終於自己的理想的,如果拋開這個去妄談其他,無異於捨本逐末,自欺欺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讀原著 的精彩文章:

TAG:讀原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