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綠色辦公建築的能源使用情況和室內環境質量調查

中國綠色辦公建築的能源使用情況和室內環境質量調查

本文譯自:Borong Lin, Yanchen Liu, Zhe Wang, Zufeng Pei, Mike Davies. Measured energy use and indoor environment quality in green office buildings in China. Energy and Buildings. 129 (2016) 9-18. http://dx.doi.org/10.1016/j.enbuild.2016.07.057

摘要

中國綠色建築正蓬勃發展。為改善綠色建築的性能,我們通過能源數據採集、物理參數測量和滿意度調查,將31個綠色辦公建築的能耗和10個綠色辦公建築的室內環境質量(IEQ)與普通的建築進行了比較。結果表明,對於建築類型A(混合模式),僅在夏熱冬冷地區,綠色建築的能源消耗統計上明顯低於普通建築。對於B型(機械條件下),在所有氣候區域中,未觀察到綠色和普通之間的統計學顯著差異。此外,在夏熱冬冷地區,A型和B型建築的平均能耗比中國標準要求的上限值低15%和23%[27]。但是在其他氣候地區,它們超過了上限。從IEQ和建築服務性能來看,綠色用戶在熱舒適性,室內空氣質量(IAQ),設施,運行維護等方面的滿意度顯著高於普通建築。並且,為了在設計上和工作階段上提高綠色建築的性能,影響建築能耗的因素需要考慮。

關鍵詞

綠色建築;能耗;IEQ;室內環境質量;實地測量;房屋使用者滿意度調查

論文主要結論

1.在夏熱冬冷地區,A型和B型綠色建築的平均總能耗接近建築能耗標準的60和80kWh /(m2a)的推薦值。然而,在寒冷地區和夏熱冬暖地區,A型和B型綠色建築的能耗均高於上限。對於A型建築,只有在夏熱冬冷地區,綠色建築能源消耗在統計上明顯低於公共值。對於B型建築,所有氣候區的綠色和普通辦公建築之間沒有顯著差異。

2.關於對IEQ和建築服務性能的用戶滿意度,綠色建築有比普通建築更高的用戶滿意水平,特別是在熱環境、IAQ、設施和運營維護等方面。而照明環境的滿意度是兩類建築中最高的。

3.室內溫度對HVAC能耗的影響較小。並且,空調設備或系統的能源效率影響能耗,但不是唯一最重要的因素。新風系統的高能耗對HVAC系統的能耗有很大的影響。最後,HVAC系統的分區和最優控制策略能夠有效地降低空調系統能耗。就IEQ而言,適當的被動式設計,如自然通風和自然採光,以及引入有效的IEQ控制設備不僅能提高用戶滿意度,而且能有效降低能耗。

1.介紹

2006年,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發布了首個中國綠色建築綜合評價標準[1]。之後,綠色建築得以蓬勃發展。預計中國綠色建築將獲得一至三顆綠色建築標籤。最近,中國政府和中國社會越來越重視節能減排。政府加大了對綠色建築的支持力度,制定了法規,為綠色建築的快速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建築節能標準和綠色建築相關技術規範逐步覆蓋了所有氣候區,不同建築類型以及規劃,設計,施工和運營的全過程。截至2015年5月,中國約有2800個綠色建築項目(約3億平方米)[2]。

有必要評估綠色建築是否能夠以更少的能源消耗創造更好的室內環境質量(IEQ)。Newsham G等人對Cathy T的研究數據進行了重新分析,報告指出,LEED(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Design,能耗與環境設計的典範)建築平均每層建築能耗降低了18-39%,但LEED建築能耗的28%-35%高於傳統建築[3]。此外,LEED建築在設計時所測量的能源績效和認證水平或能源信用數量之間存在獨立的關係。Scofield的研究表明,獲得LEED認證的建築物不會降低能源消耗或減少溫室氣體排放。Scofield的另一項研究調查了2011年紐約市大型寫字樓的能源消耗和溫室氣體排放[4],並且得出結論,LEED建築和普通建築相比,並不那麼節能[5]。為評估綠色建築技術和可再生能源戰略的實施情況,各個研究人員還對其他地理區域的能源情況進行了分析[6-14]。Badea A.和Baracu T.對羅馬尼亞的一間無源房屋進行了生命周期成本分析,以更加平衡的評估呈現節能建築[15]。Newsham等人[16]指出,綠色建築表現出優越的表現,包括環境滿意度,對熱環境的滿意度,對外觀,美觀,工作形象等。JG Allen等人發現最初的科學證據表明,綠色建築與非綠色建築相比室內環境質量更好[17]。Baird回顧說,總的來說,綠色建築的遊客形象、傢具、清潔度、會議室的可用性滿足工作需求;總體光照和需求最令人滿意[18]。然而Gou的對同一個城市的兩個LEED辦公室和一個常規辦公室樣本的比較研究表明,IEQ(2011)的總體滿意度沒有差異[19]。Altomonte S和Schiavon S通過評估144個建築物(65個LEED認證)的IEQ對居住者的滿意度進行了一項研究,得出結論認為,除了空氣質量和光線量外,LEED認證對居住者對室內環境質量的滿意度沒有顯著影響[20]。Schiavon S和Altomonte S在另一篇論文中調查了LEED和非LEED認證建築物中與環境質量無關的因素對居住者滿意度的影響,結果顯示這些因素在統計上顯著影響了LEED和非LEED居住者滿意度的差異經認證的建築物,但這種變化的影響大小實際上大部分是微不足道的[21]。

其他國家的許多研究人員對綠色建築的實際運行性能進行了研究[22-26]。相比之下,儘管中國的綠色建築發展迅速,但在大多數情況下,這些建築在設計時被評估為「綠色」,後續關注度很難確定入住後性能是否符合預期。這篇論文關注實際能耗和IEQ的表現,關注設計目標與實際性能的差距,以及居民的滿意度,以便更好地了解我國綠色辦公大樓的現狀,並且給綠色建築的設計以及運行提供指導,這些能夠創造更好的室內環境,減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2.方法

2.1案例建築以及建築的類型的確定:A和B

在中國,具有三星級綠色建築標誌認證的建築物將被確認為綠色建築。中國綠色建築有助於減少能源,土地,水和材料等資源的消耗,保護自然環境,減少污染,提供健康舒適的空間。值得注意的是,本文中綠色建築專指中國的綠色建築,而不是一般的分類或概念。本文選取北京、天津、塘沽、濟南、廊坊、上海、南京、蘇州、重慶、深圳、廣州等地的31座綠色辦公建築,將其實際能耗與中國標準建築能耗(SECB),美國LEED認證的建築和中國的普通辦公建築做對比。另外,通過對部分綠色建築的暖通空調系統及照明用電情況的詳細研究,分析影響暖通空調能耗的主要因素。

中國的氣候區通常分為嚴寒地區、寒冷地區、夏熱冬冷地區、夏熱冬暖地區和溫和地區,由不同的HDD (Twelvemonth heating degree-days with a base temperature of 18℃)和CDD (Twelve month coolingdegree-days with a base temperature of 26℃)劃分。本研究所調查的建築物位於寒冷地區(C),夏熱冬冷地區(HSCW),夏熱冬暖地區(HSWW),如表1所示。

1各城市的氣候區

A.C. Boerstra等人創造了一個新的,升級版的ISSO 74(ATG)指導方針,其中空間和建築被劃分為α類和β類。α類是指在夏季自由運行的情況下,通過開窗等方法給居住者本身帶來舒適的建築,β類是指夏天製冷主要依賴中央控制製冷[27]。類似的,在中國的建築能耗標準中,建築被分為A類和B類[28]。

2.2物理參數測量和問卷調查

為了評估綠色建築,IEQ與能源消耗同樣重要。為了分析中國綠色建築的IEQ和用戶滿意度,研究小組近年來對綠色辦公建築進行了十幾次系統調查。在31所綠色建築中選取10個,通過實地調查和長期的室內環境參數的測量來分析IEQ。參數測量由自動記錄儀器完成,並結合用戶主觀問卷調查。本文所提出的IEQ和用戶滿意度分析的數據集是基於作者以前研究中所描述的同一實地調查[29]。先前發表的論文詳細描述了綠色和普通群體中包含的建築物的物理參數測量和問卷調查的方法[29]。所選擇的綠色和普通建築物的IEQ滿意度分析儘可能相似,如相同的規模和年齡,相同的入住時間,在同一氣候區,同一類型的居住者進行類似的工作。案例研究辦公大樓的基本情況如表2所示。需要說明的是,在中國,整個寫字樓庫存是在建築節能之前,通過公共建築節能設計標準(GB 50189 -2005)。匿名調查問卷由每個案例研究建築的工作人員親自分發,以收集使用者的主觀評價。為了反映客觀的實際情況,首先問卷至少要發給20%以上的使用者。同時我們保證每棟樓收集到的問卷數量在20個以上。使用者的滿意程度從-1(非常不滿意)到+1(非常滿意),如圖1所示。

2案例研究建築

註:樣本量指的是案例研究建築的數量,括弧內的有效問卷數量

1滿意度量表的模型

本文對IEQ和建築服務性能(BSP)的滿意程度是通過統計軟體SPSS分析的,包括熱環境、室內空氣質量、光環境、聲環境和整體環境、設施舒適度、裝飾、工作/存儲空間、視覺隱私、交流方便性,清潔度,操作和維護(O&M)。我們所使用的雙樣本均值比較檢驗,排除了5%水平的零假設,即兩類建築(綠色和普通)的用戶滿意度來自不同的分布。在所有的箱形圖中,盒子的底部和頂部分別代表第25和第75百分位數,靠近盒子中間的三角形是中位數。細須的末端表示最小值和最大值。

3.結果

3.1綠色辦公建築的總能耗分析

圖2顯示了31個辦公樓在寒冷地區,夏熱冬冷地區,夏熱冬暖地區的兩種不同建築類型的實際總能耗。這些結果是基於由每個建築物安裝的能源測量系統得到的每年每月的電能消耗。寒冷地區有15個案例的辦公樓用橙色條顯示,冬天採用電熱泵供暖,其餘8棟採用區域供熱,按照用電等值換算將用熱量換算成用電量,如圖2中的紅色條所示[30]。

2中國綠色建築的總能源消耗(千瓦時/平方米)

注: a. A / B-C / CW / WW指寒冷,夏熱冬冷,夏熱冬暖地區的建築類型A/ B

b.藍框指寒冷地區,綠框指夏熱冬冷地區,紅框指夏熱冬暖地區

中國建築能耗標準(SECB)中建築類型A和建築物B的能耗要求以及實測能耗的中值,最小值和最大值如表3所示。統計資料表明,在夏熱冬冷地區,兩種建築類型的平均能源消費總量接近推薦值60和80kWh /(m2a),這意味著這個氣候帶綠色辦公樓的能源表現符合標準。然而,在寒冷地區和夏熱冬暖地區,A類和B類能源消耗均高於上限,儘管在熱帶的B類建築的評估可能由於樣本過小而不那麼具有代表性。值得注意的是,在SECB中寒冷地區建築的上限和推薦能耗不包括區域供熱能耗,而圖2的寒冷地區的15個案例中,有7個採用空調系統供暖,其餘8個採用冬季集中供熱,紅條顯示用電量轉化為耗電量。現有數據分析表明,綠色建築區域供熱的熱耗約為12-24 kWh /(m2a),明顯低於普通建築的32-38kWh /(m2a)[31]。Ionescu C.和Baracu T回顧了節能建築的變革歷史[32]。根據目前節能建築的定義,大多數中國綠色辦公樓可以定義為低能耗建築,其中一些接近超低能耗建築。

3綠色辦公樓的能耗與SECB的比較

註:差值是指測量的中位數和上限之間的百分比差值,以及括弧中的推薦值。正差異表明綠色辦公樓的能耗更高。

圖3比較了中國綠色辦公樓和美國LEED認證建築的能耗水平綠色辦公建築的實測能源性能與中國建築的認證水平之間沒有顯著的相關性,與Newsham G等人在美國的LEED建築案例相似[3]。總的來說,中國綠色辦公樓的總能耗約為美國LEED認證建築的1/3。圖3僅僅展示了中美兩國綠色建築的一般能耗水平作為初步理解。考慮到建築質量和服務的整體比較應該需要進一步的探索。

3中國與美國的綠色辦公樓的能耗

註:D指設計;O指操作

表4給出了三個不同氣候區綠色辦公建築和普通辦公樓建築的對比情況,包括48個綠色辦公建築,其中17個來自中國城市研究會的調查,另外481個辦公建築來自Xiao H的調查[33]。如表3所示,綠色寫字樓的中位數分別為夏熱冬冷地區和夏熱冬暖地區普通辦公建築的30%,比普通辦公建築的平均值低19%。但在寒冷地區,綠色辦公建築的耗電量與非綠色建築物的耗電量相近,只有2%的差距。對大多數建築而言,綠色建築的中位數比普通建築低21%。

4三個不同氣候區域的用電強度比較

建築類型是影響建築物實際能耗的關鍵因素。圖4和表5給出了三種不同氣候區A型和B型綠色建築和普通辦公建築的中值差異和統計顯著性。這些結果表明,在綠色辦公建築和普通辦公建築之間,A類建築與B類建築相比具有不同的能源消耗特徵。通過比較相應氣候區的能耗中位數,對於A型建築,僅在夏熱冬冷地區,綠色建築能耗統計值明顯低於普通建築的能耗。相反,對於B型建築,綠色辦公建築和普通辦公建築的用電量中位數無顯著差異。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由於綠色辦公建築的建築技術和運營管理水平的提高,無論建築類型A還是B,與普通建築物相比,均可以有效降低最大能耗。

4在三個不同的氣候區域,綠色和普通辦公樓的實際用電量的差異

註:在夏熱冬冷地區,B型建築只有2例綠色建築,所以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別與第25和第75百分位相同,中位數是指平均值。

5EUI中位數的差異的統計顯著性(ΔEUI,綠色建築減去普通建築的值)

註:*** p

3.2.綠色辦公建築的HVAC電能消耗分析

通過把該研究中的綠色案例的能耗拆分開,圖5和表6表示了HVAC電能消耗的統計結果。由圖可知,對於夏熱冬冷地區和夏熱冬暖地區來說,A類型建築的HVAC能耗平均值比B類型建築的HVAC能耗平均值顯著要低。對比HVAC能耗和有關的總能耗可以得出:高總能耗的建築HVAC能耗未必非常高,例如案例BJ-6和Su-3。然而,對於某些綠色辦公建築,高HVAC能耗確實是高總能耗的原因之一,例如案例TJ-3和TJ-4。總的來說,HVAC能耗對不同的案例影響不同,圖5通過百分比將其展示出來。

5暖通空調用電量分析

註:百分比是暖通空調用電佔總能耗的比例

6 HVAC用電量分布

通過對某些綠色建築的HVAC系統的細節研究,以下四個因素顯著影響HVAC能耗:

1)室內溫度;

2)空調設備或系統的能效;

3)送風系統和新風系統的能耗;

4)HVAC系統的分區和最優控制策略。

3.2.1.室內溫度

由綠色建築案例的調查中可以得出冬季某些建築的室內溫度相對較高,表明其未來的節能潛力很大。以案例TJ-2為例來估計室內溫度對HVAC能耗的影響。在冬季室外設計溫度為-10℃,室內設計溫度為20℃,不考慮濕負荷時,敞開式平面布置的辦公室的實際平均室內溫度為21℃的情況下,室內溫度對HVAC能耗的影響估計大約為(Δt實際-Δt設計)/Δt實際=3%。並且,通過室內溫度控制優化,冬季HVAC電能消耗可以從15.2kWh/(m2a)降低到14.7kWh/(m2a)。總的來說,室內溫度影響HVAC的能耗,但其影響並不顯著。

3.2.2.空調設備或系統的能效

HVAC系統的COP是一個由整個系統提供的冷負荷(包括冷熱源、送風系統和空調終端等)和電能消耗的比率,反映了AC系統的效率程度。圖6顯示了8個案例中,系統的COP和電能消耗之間的關係,均使用THICS(溫度和濕度獨立控制空調系統)。對比在冷地區的案例BJ-2、BJ-3、BJ-5和TJ-1,空調系統能耗的增長伴隨著系統COP的降低,表明系統的能源效率影響空調能耗。然而,對比在夏熱冬暖地區的案例SZ-1、SZ-2、SZ-3,結果表明SZ-3的系統COP最高,但是空調能耗不是最低的,反而是最高的。相反,案例SZ-1的空調能耗是最低的而其系統COP適中,表明系統能源效率不是唯一的最重要的因素。

6系統COP對暖通空調能耗的影響

3.2.3.送風系統和新風系統的能耗

綠色案例BJ-2和BJ-5的比較表明了新風的高能耗對HVAC的高能耗的顯著影響。BJ-2和BJ-5都使用THICS,並且BJ-2的實際運行模式是小負載條件,即制冷機與板式換熱器結合,而BJ-5的實際運行模式是兩個制冷機分別製造低溫和高溫的冷凍水。圖7、8和表7表示了兩種案例的能耗、效率指標和冷卻分配情況的對比(案例A是BJ-2,案例B是BJ-5)[34]。

7案例AB與指標值之間的EUI比較

8案例AB與指標值的HVAC EUI比較

7 BJ-2BJ-5之間的能耗、效率指標和製冷分配的比較

兩個案例的HVAC能耗相似,但累計冷卻負荷分別為43kWh /(m2a)和50kWh /(m2a)。對於案例BJ-2,冷水機組的COP比較高而冷水機組的能耗比BJ-5低。實際的用戶數量遠低於設計的數量,但新風處理單元仍以設計新風流量的固定頻率來運行,從而導致高新風流量,以及新風的高冷負荷(新風處理單元的製冷量佔76%,而冷卻終端的製冷量佔24%)。整個系統實際上就像一個全空氣系統,空調終端的EERIV很低。然而,對於BJ-5的製冷分配,新風處理單元和金屬輻射板分別佔42%和58%,整個系統與主空氣風機盤管系統相似。因此其空調終端的EERIV顯著高於BJ-2的空調終端的EERIV。

3.2.4.HVAC系統的分區和最優控制策略

通過現場調查,可以得出HVAC系統的劃分和最優控制策略對HVAC系統能耗具有顯著影響。以TJ-2為例(圖9),在夏季,輻射地板和吊扇的結合以及AC系統控制策略的優化,實現了在確保乘客的熱舒適性的前提下,提高室內溫度,減少熱泵正常運行時間的效果,因此夏季空調的能耗降低到10.48kWh/(m2a)。由於男性和女性對於地面輻射冷卻系統熱量感覺存在巨大差異的特點(女性天生耐熱,通常在夏天穿裙子、短褲和涼鞋,所以當男性滿意某室內溫度時,她們經常抱怨感動寒冷),混合通風與吊扇結合可以在夏天提高室內溫度。在達到女性的表面溫度要求的前提下,打開男人的頭頂的吊扇上可以使女性和男性對室內熱環境均感到滿意,此情況下的平均室內溫度為26-27℃[35]。

9案例TJ-2AC和吊扇的組合

SH-2是結合自然通風、吊扇和空調的另一個典型優秀案例。這座位於上海的建築,設計為南北通透,在南部的每一層都有一個半開的休憩花園,它的布局便於自然通風。在室內,根據每個辦公室的布局來安裝吊扇,在夏季和過渡季節加強通風。因此,在保證室內熱舒適的前提下,空調能耗僅為20kWh /(m2a),比空調系統正常運行時降低20%[36,37]。

根據不同功能區負荷特徵,在深圳的建築SZ-2,採用不同的HVAC系統,並結合區域控制。例如,辦公室的主空氣風機盤管系統設計,其他非辦公區域的獨立AC系統設計,如講堂的獨立冷卻器和新風處理器,地下實驗室和某些功能區域的VAV系統,專家公寓的分體式空調等。與此同時,它採用空調和自然通風的結合來積極利用自然通風,與在深圳的其他類似建築相比,它縮短了空調設備運行時間的40%以上。這座建築的開放方向是夏季盛行風的方向,以便於通風。多開方面設計的大膽嘗試突破了傳統的通風方式,可移動外牆和格柵式圍護結構實現高效的自然通風,如講堂的可開放式外牆、消防樓梯的格柵式圍護結構和室外露台等。由於HVAC系統的合理區域設計以及自然通風和空調相結合的混合運行模式,空調的年用電量只有15.2kWh/(m2a)。

3.3.綠色辦公建築照明用電的分析

雖然本研究中所調查的大多數綠色建築都安裝了分米系統,但可靠的分項計量數據仍然難以獲得,因為照明用電往往與設備耗電混合,因此很難將它們分開。對於6座建築來說,可以將照明能耗分開(見圖10)。結果顯示,平均能量消耗為13.8 kWh/(m2a),比22kWh /(m2a)的參考標準低37%[31]。此外,每個案例的低照明功率消耗的原因各不相同。例如,在案例TJ-2中,由於南北牆的大窗牆比,三樓和四樓的太陽空間和南方的反射器都有利於自然採光。由於周邊辦公室大量的燈管和展覽廳的側窗,在沒有太多人工照明時,建築TJ-5達到了顯著的照明效果。

10照明用電分析

3.4.綠色和普通辦公建築關於IEQ的住戶滿意度比較

圖11和表8顯示了本研究中,綠色和普通建築中的受訪者對IEQ的滿意度中值的差異的不同和統計顯著性。可以發現,綠色建築中所有的IEQ項目的中值明顯高於普通建築的。對普通建築而言,對IAQ的滿意度低於中值,但對綠色建築而言則高於中值。建築類型對聲環境的滿意度影響很小(SC = 0.1,SG = 0.3),這可能是室外設計的一個合理結果,它考慮更多的是採光而不是噪音的控制。總而言之,綠色建築用戶對IEQ的滿意度要高於普通建築用戶,對熱環境和IAQ而言有顯著差異。對同類型建築而言,對照明的滿意度最高。

11IEQ的滿意度

8IEQ滿意度的統計顯著性

3.5.綠色和普通建築關於建築服務性能滿意度(BSP)的比較

類似地,圖12和表9顯示了建築服務性能滿意度差異的不同和統計顯著性。可以發現,對於所有的BSP項目,綠色和普通建築之間的差異有很高的統計顯著性。對於不同建築類型,設備和0&M舒適性滿意度的差異顯著(ΔS = 0.4)。工作/存儲空間或視覺隱私的差異很小(ΔS = 0.1)。

12建築服務性能滿意度

9BSP滿意度的統計顯著性

分析影響IEQ滿意度的因素已經超出了本文的討論範圍。在這裡,我們只描述了中國的綠色和普通辦公樓的不同之處。然而,之前有很多的關於影響IEQ滿意度的因素的研究。Deuble和de Dear的結論是,綠色建築的用戶對他們不太理想的環境更寬容,這可能是由於更高程度的環境關注[39]。除了環境態度,個人對室內環境的控制和用戶的熱體驗以及其他許多因素也與滿意度有關[40,41]。

4.結論

最近綠色建築在中國發展很快。為評價綠色建築的整體性能,在中國三個不同氣候區,將31個綠色建築的運行能耗和10個綠色建築的IEQ與普通辦公建築的相比,收集並分析了能耗數據、物理參數和用戶滿意度調查數據。

研究表明,在夏熱冬冷地區,A型和B型綠色建築的平均總能耗接近建築能耗標準的60和80kWh /(m2a)的推薦值。然而,在寒冷地區和夏熱冬暖地區,A型和B型綠色建築的能耗均高於上限。對於A型建築,只有在夏熱冬冷地區,綠色建築能源消耗在統計上明顯低於公共值。對於B型建築,所有氣候區的綠色和普通辦公建築之間沒有顯著差異。

關於對IEQ和建築服務性能的用戶滿意度,綠色建築有比普通建築更高的用戶滿意水平,特別是在熱環境、IAQ、設施和運營維護等方面。而照明環境的滿意度是兩類建築中最高的。

此外,本文還分析了影響綠色辦公建築能耗水平的因素。室內溫度對HVAC能耗的影響較小。並且,空調設備或系統的能源效率影響能耗,但不是唯一最重要的因素。新風系統的高能耗對HVAC系統的能耗有很大的影響。最後,HVAC系統的分區和最優控制策略能夠有效地降低空調系統能耗。就IEQ而言,適當的被動式設計,如自然通風和自然採光,以及引入有效的IEQ控制設備不僅能提高用戶滿意度,而且能有效降低能耗。

由於各種類型的綠色建築和諸多因素影響能源消耗和IEQ,增加樣本量,對室內環境參數進行持續的長期測試,分析能耗的進一步研究是需要的。此外,進一步研究還應考慮影響能源消耗和IEQ的其他因素,如用戶行為、工作時間、用戶密度等。通過這些我們可以進一步了解綠色建築的性能特點,並為綠色建築的設計和運行提供指導,能夠創造更好的室內環境,減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鳴謝

參考文獻

[1] Ministry ofConstruct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2014). Evaluation for GreenBuilding, China Architecture & Building Press. GB/T 50378-2014, Beijing.

[3] Guy R.Newsham, Sandra Mancini, Benjamin J. Birt, Do LEED-certified buildings save energy? Yes but. . ., Energy Build. 41 (2009) 897–905.

[4] John H.Scofield, Do LEED-certified buildings save energy? Not really. . ., EnergyBuild. 41 (2009) 1386–1390.

[5] John H.Scofield, Efficacy of LEED-certification in 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and green house gas emission for large New York City office buildings, Energy Build. 67 (2013)517–524.

[6] IvanOropeza-Perez, Poul Alberg ?stergaard, Energy saving potential of utilizing natural ventilation under warm conditions?a case study of Mexico, Appl. Energy130 (2014) 20–32.

[7] K.J. Chua,S.K. Chou, W.M. Yang, J. Yan, Achieving better energy-efficient air conditioning ?a review of technologies and strategies, Appl. Energy 104 (2013)87–104.

[8] M.A.Aktacir, O. Büyükalaca, T. Yilmaz, A case study for influence of building thermal insulation on cooling load and air-conditioning system in the hot and humid regions, Appl. Energy 87 (2) (2010) 599–607.

[9] R. Hongbo,Z. Weisheng, G. Weijun, Optimal option of distributed energy systems for building complexes in different climates zones in China, Appl. Energy 91 (1)(2012) 156–165.

[10] F. Ascione, N.Bianco, R.F. De Masi, F. de』 Rossi, G.P. Vanoli, Energy refurbishment of existing buildings through the use of phase change materials: energy savings and indoor comfort in the cooling season, Appl.Energy 113 (2014) 990–1013.

[11] G.A. Florides,S.A. Tassou, S.A. Kalogirou, L.C. Wrobel, Measures used to lower building energy consumption and their cost effectiveness, Appl. Energy 73 (3–4) (2002)299–328.

[12] Y. Cancino-Solórzano,E. Villicana-Ortiz? , A.J.Gutiérrez-Trashorras, J. Xiberta-Bernat, Electricity sector in Mexico: currentstatus: contribu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Renew. Sustain. Energy Rev.14 (1) (2010) 454–461.

[13] H. Lund, B.V.Mathiesen, Energy system analysis of 100% renewable energy systems—The case of Denmark in years 2030 and 2050, Energy 34 (5) (2009) 524–531.

[14] H. Lund, B.M?ller, B.V. Mathiesen, A. Dyrelund, The role of district heating in future renewable energy systems, Energy 35 (3) (2010) 1381–1390.

[15] A. Badea, T.Baracu, C. Dinca, D. Tutica, R. Grigore, M. Anastasiu, A life-cycle costanalysis of the Passive House POLITEHNICA from Bucharest, Energy Build. 80(2014) 542–555.

[16] G.R. Newsham,B.J. Birt, C. Arsenault, et al., Do 『green』 buildings have

better indoor environments? New evidence, Build. Res. Info. 41 (2013) 415–434.

[17] Joseph G.Allen, Piers Mac Naughton, Jose Guillermo Cedeno Laurent, et al., Green buildings and health, Curr. Environ. Health Rep. 2 (2015) 250–258.

[18] G.Baird, Sustainable Buildings in Practice: What the Users Think, Routledge,2010.

[19] Z. Gou, D.Prasad, S.S.-Y. Lau, Are green buildings more satisfactory and comfortable, Habitat Int. 39 (2013) 156–161.

[20] Sergio Altomonte, Stefano. Schiavon, Occupant satisfaction in LEED and non-LEED certified buildings, Build. Environ. 68 (2013) 66–76.

[21] Stefano Schiavon, Sergio Altomonte, Influence of factors unrelated to environmental quality on occupant satisfaction in LEED and non-LEED certified buildings,Build. Environ. 77 (2014) 148–159.

[22] Mi Jeong Kima,Myoung Won Oha, Jeong Tai Kimba, A method for evaluating the performance of green buildings with a focus on user experience, Energy Build. 66 (2013)203–210.

[23] H. Feng, K.Hewage, Energy saving performance of green vegetation on LEED certified buildings, Energy Build. 75 (2014) 281–289.

[24] Hadas Gabay, Isaac A. Meir, Moshe Schwartz, Elia Werzberger, Cost-benefit analysis of green buildings: an Israeli office buildings case study, Energy Build. 76 (2014)558–564.

[25] Ana PaulaBatista, Maria Eugênia A. Freitas, Fábio G. Jota, Evalu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the energy performance of a building』s equipment and subsystems through continuous monitoring, Energy Build. 75 (2014) 368–381.

[26] Gholamreza Heravi, Mahsa Qaemi, Energy performance of buildings: the evaluation of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measures concerning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in Iran, Energy Build. 75 (2014) 456–464.

[27] A.C. Boerstra,J. van Hoof, A.M. van Weele, A new hybrid thermal comfort guideline for the Netherlands: background and development, Archit. Sci. Rev. 58 (1) (2015) 24–34.

[28] Standard for Energy Consumption of Buildings (Exposure Draft) (in Chinese) http://www.ntwto.com/news/201403/26/news 7767 html.

[29] Zufeng Pei,Borong Lin, Yanchen Liu, Yingxin Zhu,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indoor environment quality of green office buildings in China with a long-term field measurement and investigation, Build. Environ. 84 (2015) 80–88.

[30] J. Yi, Y. Xiu,Electricity equivalent conversion method in energy analysis, Energy China 32(2010) 5–11.

[31] Tsinghua University Building Energy Research Centre, Annual Report on China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China Architecture & Building Press, Beijing, 2009 (in Chinese).

[32] C. Ionescu, T.Baracu, G.-B. Vlad, H. Necula, A. Badea,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the energyefficient buildings, Renew. Sustain. Energy Rev. 49 (2015) 243–253.

[33] H. Xiao, Studyon Distribution Feature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n Energy Use in Office Buildings by Statistical Method and Survey,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2011(in Chinese).

[34] J. Xiao, Studyon Post Occupancy Evaluation of Green Public Buildings, Tsinghua University,Beijing, 2013 (in Chinese).

[35] Tsinghua University Building Energy Research Centre, Annual Report on China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China Architecture & Building Press, Beijing, 2014 (in Chinese).

[36] J.H. Han,Shanghai Green Building Achievement Collections (2005–2010), China Architecture & Building Press, Beijing, 2011 (in Chinese).

[37] J.R. Yang,Urban Living Environment』s Improvement and Guarantee Critical Technologies Integrated Demonstration, China Architecture & Building Press, 2010 (in Chinese).

[38] Damiens Using Passive Design for Offices in a Subtropical Climate: a Case Study in Shenzhen,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2013.

[39] M.P. Deuble,R.J. de Dear, Green occupants for green buildings: the missing link, Build. Environ. 56 (2012) 21–27.

[40] A.J. Leaman,W.T. Bordass, Productivity in buildings: the 『killer』 variables, Building Research Information 27 (1) (1999) 4–19.

[41] Fergus Nicol, Susan Roaf, Post-occupancy evaluation and field studies of thermal comfort, Build. Res. Info. 33 (4) (2005) 338–346.

文字:梁辰吉昱、何旭陽

圖表:梁辰吉昱

排版:梁辰吉昱

指導老師:王飛飛

華中科技大學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系出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科建環學社BEEEHUST 的精彩文章:

TAG:華科建環學社BEEEHUS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