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末忠臣們的幾句怒吼,崇禎若能聽懂一句,明朝都還有救

明末忠臣們的幾句怒吼,崇禎若能聽懂一句,明朝都還有救

原標題:明末忠臣們的幾句怒吼,崇禎若能聽懂一句,明朝都還有救



作者:我方團隊張嶔

作為一位最招同情的亡國之君,明末崇禎皇帝一樁極惹同情淚的事,就是被大臣坑。


這位少年即位的帝王,滿懷中興大明朝的理想,十七年如一日埋頭苦幹。卻無奈越苦幹國事越糟爛,滿朝的文武大臣,除了成天混日子,也是對他連哄帶騙。待到李自成打進北京城時,那些崇禎帝生前無比信任的「股肱之臣」們,更是跑得跑降的降。以至於農民軍給崇禎帝發喪時,這些大臣們竟然都裝沒事人樣子。心寒齒冷的場面,恰如崇禎帝上吊前的悲情遺言:諸臣誤我。


那麼,是不是明末年間,所有的明朝大臣們,都是這樣在「誤」崇禎?當然不是。


比如下面這幾句,明末大臣們發自肺腑的怒吼,崇禎皇帝哪怕聽懂一句,這大明朝,都還有的救。

1,梁廷棟:國家遣一番巡防,天下加派百餘萬!


明末一筆出名沉重的賦稅,就是遼東開打後徵收的「遼餉」。崇禎帝朱由檢剛登基時,各位御史們也像打了雞血一樣,紛紛上奏怒斥「遼餉」的勞民傷財。但眼巴巴等著遼餉救急的明朝兵部尚書梁廷棟,卻是終於忍不住,憤然上奏摺為「遼餉」辯護。其中的一句話,更是把各位御史的臉打的啪啪:國家遣一番巡方,天下加派百餘萬——遼餉勞民傷財?都不如你們這些御史們,下去巡查一番坑錢多!



為何如此說?以梁廷棟的形容說,崇禎年間的這些御史們,哪裡還有什麼為國家慷慨直言的情懷?相反各個變成了錢串子。御史們每到一個地方巡查,且不論接受地方官的賄賂。就是當地各路士紳的「饋贈謝薦」,來一處地方,都至少要刮兩三萬兩白銀。這幫御史們每年假模三刀的下去巡查。可不就輕鬆刮來上百萬兩白銀!就你們這幫貪貨,竟然還舔著臉指責朝廷收遼餉?


梁廷棟的話誇張不,看看明代史料的記錄,那真是絲毫不誇張。別看御史們品級小,但只要下去巡查,對於地方上的布政司知府知縣,全都有巡查大權,當然要趁機作威作福。早在明朝中後期時,每次御史出巡,必然就是錦繡大馬開路,每到一處,當地的生員都要在門口迎接,地方官更是畢恭畢敬,費盡心力招待。到了崇禎在位時,也早就腐敗到這地步。

連明朝開國時,作為反貪「利器」的御史們,竟然如此腐敗,那麼吏治敗壞的大明朝,又能撐幾時!可惜的是,對這番道理,崇禎似乎沒聽懂。崇禎年間的御史們,表現也是每況愈下,就如大明王朝高速下跌的國運。



2,盧象升:台諫諸臣,不問難易,不顧死生,專以求全責備。雖有長材,從何展布。


如果說梁廷棟罵言官,還只是氣憤對罵,那麼晚明英雄盧象升這番話,卻是多少悲憤在心頭。


坑爹官員扎堆的明末年間,盧象升卻是實實在在的良心人物。這位文官出身的江蘇鐵漢,在崇禎年間京城被圍的危局時,慨然募兵來到前線。然後紮根於大名等地,摸爬滾打練出驍勇善戰的天雄軍。在明末農民起義席捲中原的危局下,盧象升率領的天雄軍,更成了大明朝中流砥柱。多次以少勝多,痛擊高迎祥李自成等部隊,為大明王朝撐住了局面。堪稱戰功赫赫。

但崇禎九年,當盧象升臨危受命,率領明軍在江西大戰農民軍時,這位鐵漢卻在奏摺里,憤怒道出了征戰多年來的苦悶:台諫諸臣,不問難易,不顧死生,專以求全責備。雖有長材,從何展布。


這聲怒吼,卻也恰是明末「台諫諸臣」,即各位言官們的素質縮影。這些號稱「清流」的言官們,雖然各個找准機會就吃拿卡要,作風已經無比敗壞。但道貌岸然的外殼總是端著,語不驚人死不休的雷表現,更是天雷滾滾。明明不懂軍事,卻對前線指手畫腳,別管前線打的好壞,帶兵將領必然挨罵沒商量。越是忠心為國的將領,言官們為了刷存在感,非要瞄準了罵個不停。如此惡劣風氣,必然是「雖有長材,從何展布。」



但其更惡劣的後果也顯而易見:越是為國賣命的將領,越挨言官的罵,如此一來仁人志士寒心,誰肯為國效力?

當然,盧象升這麼說,並不是要撂挑子。只是希望崇禎帝能擦亮眼睛,不要被這些言官們左右,能夠多給自己戰場自主權。但萬沒想到,恰好說中了他自己的悲劇結局:兩年以後,清軍迫近北京,慷慨赴國難的盧象升,一邊浴血抗敵,一邊被言官們罵的狗血淋頭。偏偏素來猜忌的崇禎帝,言官們罵什麼就信什麼,為防止盧象升「擁兵自重」,硬是把他的兵馬盡數裁撤,可憐忠勇的盧象升,只能帶著五千兵馬,浴血清朝數萬大軍,直至壯烈殉國。


這熱血的最後一戰,連幾百年後的乾隆皇帝,也是心悅誠服讚歎:志竭股肱,坎坷遭時,艱難就義,今謚忠肅!


如果崇禎皇帝,之前就能聽明白這番怒吼的意思,國家棟樑盧象升,本不會以這樣的方式,悲情謝幕。



3,孫傳庭:本院以必行為主,一任權貴豪強衙蠹學劣與各項奸徒百計阻撓,本院已矢之天日,斷無調停人情,為若輩轉移之理。


同為晚明頂樑柱級別的戰將,若論比盧象升的處境還困難的,必須是孫傳庭。


孫傳庭的軍旅生涯,早先與盧象升類似,都是文官出身,在明末的危局裡主動挺身而出,擔起家國重任。但比起早年練兵就有餉銀保證的盧象升來,崇禎九年就任陝西巡撫的孫傳庭,起步就十分慘。陝西已經是一片殘破,又要練兵又要作戰的孫傳庭,卻只有不到十萬兩白銀的支持,幾乎是杯水車薪。但就是這樣艱難下,孫傳庭卻憤然放出了大招:沒錢?那就讓有錢人來買單!


於是,就有了孫傳庭在陝西巡撫任上,這一聲發自肺腑的怒吼:本院以必行為主,一任權貴豪強衙蠹學劣與各項奸徒百計阻撓,本院已矢之天日,斷無調停人情,為若輩轉移之理。


你們這些陝西的官紳豪門們,多年如一日侵吞國家錢糧,逃避國家賦稅的好日子就要結束了。從我到來這天起,你們欠國家的稅,一分也不能少。別管你們有什麼背景,朝中有什麼後台,在我這裡都不好使。


與這聲怒吼配套的,就是孫傳庭在陝西巡撫任上,近乎鐵腕的行動。以驚人的速度,迅速撤換了陝西大批地方官,選擇了一批忠誠果敢的硬骨頭官員,然後陝西的士紳權貴們,挨家挨戶拉清單,欠多少錢就叫出來,不交就採取強硬措施。真的艱難湊齊了餉銀,也招來了滿朝罵聲。


可是,就是這個頂著罵聲的孫傳庭,接下來就以他練出來的秦兵,一路南征北戰,多次痛擊農民軍,甚至活捉了高迎祥,打的李自成只剩下十八個人。慘烈的晚明農民戰爭,幾乎就要被他一手掃平。



而且更重大意義是,孫傳庭這鐵腕的手段,其實是為崇禎皇帝,甚至為當時的大明王朝,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最好途徑:明末最大的問題,不是天災而是人禍,明末的民怨沸騰,也不止是苛捐雜稅沉重,卻正是這些道貌岸然的權貴士紳們,一邊坑著國家,一邊把賦稅甩鍋給百姓,惡性循環叫明朝百病纏身。如果要想破局,就必須鼓起勇氣,拿這些國家蠹蟲開刀!


可比起有勇氣的孫傳庭來,崇禎卻沒有意識到這點。於是得罪權貴的孫傳庭,在各路朝臣的誣陷下,最後含冤下獄,連耳朵都被折磨到聾。直到李自成東山再起,他才被崇禎重新啟用,卻在崇禎的瞎指揮下含淚出擊,落得壯烈殉國。可笑的是,這位把命都獻給大明朝的忠良,竟讓崇禎懷疑他「未死逃跑」,竟連個謚號都不批,可謂刻薄到底。


如此刻薄無腦之君,最後落得「諸臣誤我」,並不奇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我們愛歷史 的精彩文章:

北宋靖康之恥和明朝土木堡之變,過程差不多?結果為何大不相同?
抗倭名將戚繼光北上鎮守邊疆後,就碌碌無為了嗎?

TAG:我們愛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