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不是念發願,也不是念妄想
1. 妄想執著
常住三寶慈悲,各位法師慈悲,各位義工菩薩慈悲,各位同修慈悲。阿彌陀佛,大家早上好。
佛陀教導我們怎樣種福田,怎樣得解脫,因為沒有種福田解脫不了。福田從哪裡來?是從我們發的願力而來。
但是凡夫沒有願力,只有妄想執著。
佛陀成道,通過自己六年苦修,尋找解脫的道路,利益眾生的道路,離苦得樂的道路。
但是當他悟道時,明白眾生所造的業,生老病死,顛倒夢想,都是眾生執著的心。
所以他成道的第一句話「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
原來如此!眾生的輪迴、痛苦,就是妄想執著。
眾生跟佛的本性一樣,具足如來智慧德相,就像我們照鏡子。
鏡子本身能把影相照出來,不管你長得丑、漂亮,帥。
不管你是好東西、壞東西,它都原原本本呈現給我們。
眾生的業力也是如此。
我們的自性、本性,原本就像鏡子那麼乾淨。
但是眾生妄想執著,造業,後面得到的果報,在鏡子前呈現果報。照不見影像了,是被灰塵覆蓋了。灰塵就是妄想執著。
但是我們眾生解不開這個謎,也做不到。
比如我們來這念佛,每天分享,誰又預知時至,誰又得到感應了。
自己呢,沒有預知時至,也沒有感應,沒有改變,沒有感到業障深重,也沒考慮妄想。
自己就想,「為什麼別人得,我不得?我不得,是不是我用功不到位,不夠努力?」
2. 病苦作良藥
省庵大師在他的《竹窗隨筆》里說:「病是眾生之良藥。」
我們生病了,為什麼還要說是眾生之良藥?那是對祖師大德說的,祖師大德悟出的道理。
如果我們生病了,我們只知道它是障礙、業障,不能成為良藥。
因為我們生病了,痛苦了,就會分心。你念佛時,你會考慮:病怎麼這麼痛?為什麼得這樣的病?
一大堆問題想不開,整個注意力,都轉移到障礙上。
你也想念佛,但不能把心定下來。你想消業障,也消不了。
但祖師大德,他知道人生無常,身體來之不易,聞到佛法更不易。
好多經書里強調,人生難得,佛法難聞,六根難具,信心難生,明師難遇。
我們這一輩子具全了,「人生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信心難生今已生,明師難遇今已遇」,我們都碰到了。
如果這一生沒有去了道,去離苦得樂,那來生我們又在哪裡啊?
如果身體障礙時,那就很可惜了。
所以祖師大德,知道這道理。每一次生病時,他考慮,自己還沒有了道,趕快加緊用功,好好修行。
因為人容易懶惰,好的時候什麼都忘了,想用功時,「哎喲,今天太累了,明天再補過來吧;明天太忙了,後天再補吧。」
這是凡夫的共同點,天天給自己找借口。
但是祖師大德,他碰到困難時,會加快他開悟,用功。
不想自己病痛,想到自己要解脫,還沒得解脫,現在生病可能報身要毀壞了,趕快用功。
所以他一心安在佛號上,每一口氣,像師父說,跟佛號同步,一口氣安住佛號。
3. 念佛求什麼
但我們的一口氣,是安住在煩惱,病,痛苦。我們沒有每天發願,時時刻刻綁住願力,我要預知時至、離苦得樂、消業障。
所以念佛時,沒有念六字洪名,不是去求無量壽、無量光,無量覺。
而是求「我要預知時至,消業障,離苦得樂」,整天你是這樣的煩惱。
達不到時,又想:
我業障深重,我跟這個道場可能沒緣分,我跟法師緣分不深,來到這沒感應,得不到佛力加持,得不到他力幫助。
我們整天就在這樣想問題。
而念佛時,嘴巴南無阿彌陀佛。心裡想,我要預知時至,消業障。這樣分心念,當然沒結果。
我們念佛追求的是三昧。什麼叫三昧?三昧就是禪定,是心口意成為一體。
也是經常說的,念佛成片,連為一體。
我們念《彌陀經》時,若一日,二日,三日,四日,五六七日,一心不亂,你就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經書告訴我們,一定要一心不亂。
我們凈土宗《彌陀經》最根本,是佛陀為利益一切眾生,普利三根,而說出來的。
就像我們,七日一心不亂,絕對可以消業障、離苦得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我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了,你就能預知時至、業障消除。
不是你在這念,「我要預知時至、消業障、離苦得樂」。
你一定要念南無阿彌陀佛,無量光、無量壽、無量覺,這樣才有作用。
我們每天念佛以前,以前發的願力是「我一定預知時至、消除業障」。
改為:「用一句佛號,圓滿我的人生」這種願力。念佛時,你就要驅除你的妄念,專註你的佛號。
每個人的緣分、業力不一樣,我們昨天講共業共報,修行也是如此,共業共報,共業不共報。
我們來到大佛寺,是共業招感來的,到這共修,是我們的共報。
來到這邊每個人感受不一樣,用功不一樣,心態不一樣,所以每個人的感應也不一樣。
雖然都來大佛寺了,這是共業所感,但是每個人不一樣,共業不共報。
4. 共修發願
我們共修的目的是什麼?
第一,對治我們的懶惰,來這以後,大家都去做。
我不想拜的時候,大家都拜,不莊嚴,不行,那我也拜下去了。
人家都念,我也念,因為規矩是這樣。
所以雖然自己發心不是很夠,受環境感染,自己也發心去做了。
起碼行動上這樣,多多少少會種點福田,修點福報。不願意自己懶惰,使自己勇猛精進。
第二,我們在這共修當中,有人了生死了。我們是他的同修、同學,來世他了生死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我們沒有了生死,在六道打滾。
但我們同修過,我們是同學,共修了就有共業,希望以後共業招感,能增加我們的福報。
如果有一個同修,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了,那我們是他的同修。我們就有個朋友在西方極樂世界,這是共修的力量。
所以,我們來這念佛,不管是什麼原因,整天不要打妄念「要消除你的業障」。
你就要發大心,發大願。什麼叫大心大願?
大願呢,像地藏王菩薩那樣,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
就是願意度盡一切眾生,我方成佛。
這是每一位佛菩薩共同的願力。他們的願力,都是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
地藏菩薩神通廣大,如果他想求安樂,求享受,他到非想非非想處天,會很快樂。
他就不會到地獄裡面去,跟眾生一起受苦。
因為他有了這樣的願力,他才不痛苦,但不代表報身不痛苦。
好像我們,到山區裡面去扶貧,山區裡面生活很痛苦,你去扶貧的時候,你覺得痛苦嗎?
不痛苦。因為你只有一個憐憫之心,所以你在那裡不痛苦。而是覺得快樂:今天做了一件好事,成就了別人,自己開心。
所以,我們要發大願,為自己的冥陽兩界、冤親債主,乃至十方法界的冥陽兩界,共同離苦得樂而念佛,這是大的願力。
發了這樣大的願力,那我就發大心:
每一天,不想別的,就念好一句佛號,把這個功德,迴向給他們,讓他們離苦得樂。
就像地藏菩薩,在地獄裡面為地獄眾生一樣,也跟我們生活當中去扶貧一樣。
看到人家需要,看到人家痛苦,毫無保留的,去幫助他,這個就是發大心。
所以你不要一面念佛,一面想著眾生,一面又想著你的障礙,一面又想著「我怎麼去種福田」等等。
你有多少個心哪?你只有一個心。所以你的一個心放到那麼多的地方,你念佛怎麼有感應啊?
5. 有願必從
佛成佛的時候,第一句話就告訴我們,由於妄想執著,不能證得,明明告訴我們了。
我們自己覺得很信佛,我學佛了,很相信,能依教奉行;
到師父前面,講「沒問題,依教奉行」。
後面真正做起來,就不依教奉行。你叫我去掉妄想執著,我就不這麼想。
我就高興想「我業障怎麼消除,福慧怎麼增長,我怎麼預知時至、消業障」。
這是我們眾生的弊病。所以我們的願力不要掛在嘴巴。
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辰。每一天,自己發這個願力,就不要去想這個問題了。
你有這個願力,有願必從。什麼叫必從?就是發了願力,就照這樣去做。
至於怎麼做?好好念佛,一心不亂念佛,心口意一致念佛,這是依教奉行。
這樣才是隨你願力去做了,你有願去做了,才能得到果報。
我們往往是願力發了沒去做,整天抓著這個願力不放。
在生活當中一樣,自己有理想,天天做什麼?
為理想發愁,卻不去工作,不努力。
自己想,我要發財,做首富。後面呢,自己不工作。就這樣去想,那個想不是理想,是妄想。
我們念佛也是如此。整天你一邊念佛一邊想,心都丟了,怎麼有感應?
所以念佛,首先發願力,把心撿回來,把心安住。用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洪名來安住它。
這樣我們的心就受到六字洪名的感染,心跟六字洪名同步,與阿彌陀佛同步。
與阿彌陀佛同步以後呢,我們的願力又跟阿彌陀佛的願力同步了,那自然而然的就共同離苦得樂了。
所以,希望念佛時,不要起妄想,看住自己的心。
心跑了,要懂得把它拉回來,用六字洪名把它安住,不給它跑。
每天早上要來發願,天天發。
發願完了,去做就可以了。不要光是嘴巴說依教奉行,要真正做到依教奉行。
既然依教奉行是沒有什麼理由可說的,去做就是依教奉行。
所以念佛時,不能再找理由了,找理由就浪費時間了。
這樣才是真正的好好念佛,老實念佛。
希望大家以這樣的態度、方法,要求自己,警策自己,鞭策自己。
希望大家都能達到一心不亂,進入念佛三昧這個境界,達到共同離苦得樂的目標。
阿彌陀佛,感恩你們。
講於金湖縣大佛寺
2018年6月23日
溫馨提示
1、大佛寺常規念佛,天天是佛七。公益養老的人間佛教思路。
2、大佛寺生命關懷,接受求願舍報者,為其助念往生。詳情點擊:
3、大佛寺同步道場—廣東化州南山寺,常規念佛。可以就近選擇參加。
為什麼會生不孝順孩子
仁煥法師開示丨佛為我助念
廣東省化州南山寺:中國救苦救難第一道場 內附寫牌位示範圖
簡單的招式煉到極至就是絕招丨仁心煥語
極樂心法10-西方接引實報土丨心法連載
直心是道場,平常心是道丨廣獻法師開示
仁煥法師:念佛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
念佛,是願望和佛一樣丨仁煥法師開示
仁煥法師:真正的生命是靈魂
生命的微妙丨仁煥法師開示
十方公益,公益十方丨仁煥法師開示
念佛靈感的標準 仁煥法師
修行要從心上入手丨明偉法師開示
仁煥法師:體解生命關懷理念,定位極樂世界相見
法語清涼:你的心態決定你的狀態
法語清涼:諸位!你對大乘的空性要很理解!
※貴州一婦女吞下安眠藥後,靈魂看到的情景和孤獨無助的感受
※南師懷瑾開示「耳聲法門」與「金剛念誦」
TAG:驛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