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南懷瑾老師都是自我調理,而且藥物大都是自己調的

南懷瑾老師都是自我調理,而且藥物大都是自己調的

父親的身體一直以來都是安好的。他多次說過,自己是不會進醫院的。然而或許正如父親自己所說,龍年對他流年不利。二〇—二年年初,父親做了白內障去除手術後,他的生活起居逐漸受到了影響。他曾想請當年毛澤東的眼科醫生唐由之以「金針撥瞳」的傳統方法為自己治療,無奈唐老年事已高,實在力不從心。父親也只好採用西醫的方法手術,卻也沒能使視力恢復多少,便又請張仁醫生為他針灸治療,這才漸漸控制了病情。

父親一生用眼超時,到九十五歲依舊閱讀不倦,他自年輕時起,就知道不斷為眼睛做保養,但是不論修行養身的努力若何,每一個人都無法違背身體的自然規律,所以父親在眼睛的問題上還是需要醫生的介入。由於對中醫的信任,他先請唐由之醫生針灸,不過唐醫生已經是八十六歲高齡,而且這「金針撥瞳」的手法也久不施行了,於是同學們又幫忙請了上海名中醫師張仁來診治。由於白內障摘除以後,父親的視網膜有黃斑病變,視力逐步下降,所以找張醫生來治療。張醫生說,如果早期治療可能效果好些,現在只能儘力控制情況了。父親也不強求,就笑著對張醫生說:「控制就好,控制就好。」不過張醫生還特別告訴父親,可能會因為刺破小血管形成熊貓眼,父親也不計較,輕鬆地說:「不要緊的,我現在也沒講座。就算是講課也沒關係,我可以找個墨鏡一戴,矇混過關。」就這樣,父親開始了幾個星期的針灸治療。

為了感謝張醫生的援手,父親送了他兩本收入「太湖大學堂研讀叢書」、由父親親筆題寫書名的唐代著名醫藥家孫思邈的經典著作——《備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張醫生也在父親的中藥房裡為他配製了一些調理的中藥,用以維持療效。六月下句,張醫生全家三口,帶著女兒一塊兒到太湖大學堂參觀,也在父親有名的「人民公社」餐桌上用晚飯。晚餐結束後,父親送他們到門口,父親雙手抱拳對張醫生說:「張醫生,這扇門一直對你敞開,什麼時候來我都歡迎。」只是誰也不知道,這就是他們的最後一次見面了。

二〇一二年八月,父親的身體出現不適,但他拒絕前往醫院。為此,常隨父親身邊的人只好請了一個大醫院的醫生來給他看病。醫生建議父親去醫院做檢查,但是父親仍舊堅持不去醫院。因為一直以來,父親都是自我調理,藥物大都是自己調的,只是偶爾才吃一些中成藥。

更多關注南先生語錄公眾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先生語錄 的精彩文章:

南懷瑾老師在太湖大學堂舉行准提法灌頂
南懷瑾老師說:《孟子與盡心篇》之「孟子教修身」

TAG:南先生語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