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秦始皇為什麼會選擇在咸陽定都呢?咸陽真有這麼多便利條件

秦始皇為什麼會選擇在咸陽定都呢?咸陽真有這麼多便利條件

原標題:秦始皇為什麼會選擇在咸陽定都呢?咸陽真有這麼多便利條件


秦朝(公元前221—前206),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封建制國家。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嬴政先後滅掉了齊、楚、趙、魏、燕、韓等六國,完成國家統一。


「山之南謂之陽、水之北謂之陽,山水俱陽」,咸陽因此得名。為什麼山的南面是陽?因為太陽從東方升起經由南方最後落到西方,山的南面的光照比北面充足,所以山南為陽、山北為陰;水的北面又為何稱為陽?這時因為中國地形地貌是西北高向東南漸低,河水會傾向東南方向流動而對南岸造成侵蝕,形成南濕北乾的情形,所以水北稱為陽。



戰國初期秦國國力貧弱,魏國趁機奪取了秦國的戰略要地――河西高地,這直接導致秦國處於魏國軍團虎視之下!為改變這種被動挨打的局面,公元前383年,秦獻公下令修築新都城櫟陽,這,成為秦國走向富強的開端。著名的商鞅變法就是在櫟陽完成,並使秦國迅速崛起,從此有了爭霸天下的雄厚資本。


短短十餘年時間,秦國人口、商業、軍政、生產力獲得爆表式發展,新建才幾十年的櫟陽已然承載不了秦國澎湃的能量,這在客觀上提出了必須擴容城市的現實需求。此時,櫟陽作為都城的使命因商鞅變法而提前完成,秦急需調整策略,將全國布局由「圖存」而變為「東出」!這是爭霸的政治需求。


因此,選擇一個比櫟陽地理更為優越、更能激發民眾雄心的廣袤之地建設新都城,其作用與意義遠遠大於都城本身。



咸陽處在關中平原腹地,土地肥沃,氣候溫暖,適合很多農作物生長,農業開發較早。加之渭河與涇河在這裡交匯,漁業資源也很豐富。富饒的物產也是定都咸陽的重要原因。


貫穿關中平原的東西交通大道,形成很早,甚至可以追朔到石器時代。這條大道的意義在於可以直接東出潼關、函谷關,進而逐鹿中原,奪取天下。向荊楚方向有沿著灞水、丹水穿越秦嶺的一條古道。還有經子午關翻越秦嶺,直到巴蜀的子午古道,把四川這個大後方和咸陽連接起來。

後來的歷史證明,秦國君臣歷經六代鐵血奮爭,每代都對咸陽進行不斷的建設和完善,從昭襄王到秦始皇統一前,咸陽早已是蜚聲天下的第一大城!已經沒有比咸陽更合適的秦都城,定都咸陽順理成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視野鏡頭 的精彩文章:

明朝末期,崇禎皇帝上吊自殺,為何手握三十萬兵馬的他見死不救?

TAG:視野鏡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