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科技期刊與科學研究:並肩前行、榮辱與共——世界科技期刊論壇側記

科技期刊與科學研究:並肩前行、榮辱與共——世界科技期刊論壇側記

2018年世界科技期刊論壇現場

2018年5月,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辦的中國科技峰會——世界科技期刊論壇在第二十屆中國科協年會期間召開,十餘位中外頂級科技期刊主編、副主編齊聚一堂,以「開放·共享·發展:更好的期刊,更好的科學」為主題,就科技期刊的發展趨勢與辦刊方法等話題進行了熱烈而富有成效的討論,有效地增進了雙方的相互了解。對於正處於快速國際化發展階段的國產科技期刊,這次論壇也提供了一次難得的與世界頂級期刊集中交流、學習先進辦刊經驗與理念的機會。

1 科技期刊的作用:引導更好的研究

在許多人的認知中,科技期刊在科學研究體系里扮演的是輔助性的角色。然而事實上,作為大多數科學研究成果的最終出口,優秀科技期刊手中掌握的是決定科研成果能否最終面世、並被科學界認可的「生殺大權」。有此權力在手,科技期刊也就有能力和責任在科學研究中扮演更關鍵的角色:引導研究方向、規範研究流程、保證研究質量、服務社會需求。

1.1 引導研究方向

如論壇主持人、《蛋白質與細胞》(Protein & Cell)主編饒子和所說,「科技期刊應該尋找真正優秀的科學論文,以文章發表的導向作用,來引導研究者的研究方向,也同時引導資助機構的資助方向」。

科學出版對於研究方向的引導作用由來已久。《新英格蘭醫學雜誌》(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副主編肖瑞平指出,在200餘年的歷史中,《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一直伴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也引領著醫學研究的發展方向。現在,該雜誌希望通過其對癌症免疫療法、人工智慧等研究領域的關注,引導更多優秀研究者從事相關研究並取得突破性成果。肖瑞平認為,科技期刊既是科學研究的「追隨者」,也是科學研究的「引領者」。

《科學通報(英文版)》(Science Bulletin)主編王恩哥認為,科技期刊承擔著推動科學發展的使命。Science Bulletin強調發表先進的、跨學科的研究,最原始的數據來自於世界,服務於全球。因此,成為國際領先的跨學科學術期刊,是其重要的願景和理念。

《細胞研究》(Cell Research)副主編李黨生在主題發言中從科學研究、科學家與科技期刊三者的關係出發,提綱挈領地討論了科技期刊發展之「道」。李黨生認為,科學研究是科學家得以存在的基礎,而科學家又是科技期刊存在與發展的基礎。而無論是科學家還是科技期刊,都應該把追求卓越的科學研究作為根本目標。

1.2 規範研究流程

在科學研究過程中,有許多需要保證的研究準則。通過在出口處的嚴格檢驗與把關,科技期刊有能力推動科學研究的規範化。

肖瑞平指出,在臨床醫學研究中,倫理問題是非常重要的基本原則。《新英格蘭醫學雜誌》會對每一篇投稿文章背後的臨床協議進行細緻的審查和監控,保證最終發表的文章都符合倫理規範,不存在危害人類利益的研究漏洞。

除倫理問題外,當前科學論文面臨的另一個主要問題是可重複性難題。

《科學》(Science)副總編瓦爾達·文森(Valda J. Vinson)表示,科技期刊可以通過一系列規範的開放政策,以科研流程透明化來提高研究成果的可重複性。和許多其他期刊一樣,《科學》要求論文投稿者填寫詳盡的表單,對研究過程中實驗方法、統計方法等各種細節的可信度進行聲明。在開放科學的潮流下,眾多期刊開始要求或鼓勵研究者在文章發表的同時,公開其實驗材料來源、原始數據、詳細實驗方法等各種細節。這些公開政策可以督促研究者在研究中關注實驗的可靠性和可重複性,也為後續研究者在已發表文章基礎上開展進一步研究提供便利。

1.3 保證研究質量

同行評議是保障研究論文質量的基礎。通過嚴格的同行評議,科技期刊可以督促研究者以更專業的態度進行研究,產出質量更高的研究成果。事實上,從1665年英國皇家學會創辦《哲學彙刊》(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以來,以同行評議為基礎的科技期刊就一直伴隨著現代科學的發展,科技期刊與科學研究密不可分、榮辱與共。

《自然》(Nature)總編菲利普·坎貝爾(Philip Campbell)和《應用物理》(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主編安德烈·安德斯(Andre Anders)都表示,由擁有豐富科研經驗的專業人員擔任期刊編輯,並深度參與審稿流程,是保證同行評議水平的有效方法。坎貝爾還強調,投稿是否被《自然》錄用的最終決定權掌握在內部編輯,而非外部審稿科學家的手中,編輯的專業知識與獨立判斷是《自然》文章質量的保證。王恩哥則強調,在同行評議過程中拒絕人情化操作、保證評議公平性至關重要。

1.4 服務社會需求

科技期刊的使命不僅在於反映其學術價值以及學術影響力,更在於服務社會,滿足當代社會的某些需求,只有在社會需求的支撐下,科學產出才能得以產生、存在和發展。

坎貝爾表示,《自然》十分注重所刊登文章的研究內容是否與社會目標息息相關,而不純粹是為了學術目的。例如醫學類研究可對某些疾病前期自我預防保護產生指導性意義,滿足了當下人們對於維持健康的需求。他同時還強調,學術價值以外的潛在社會影響也十分重要。對於頂級科技期刊而言,如何把研究成果轉化為社會影響,確保這些學術帶來的社會影響是積極正面的,同時使這些服務於社會需求的研究成果更加可見,是未來發展的必經之路。

《中國航空學報(英文版)》(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主編孫曉峰表示,作為工程科學期刊,應深刻認識到其肩負的社會責任,了解社會的深刻需求。辦好雜誌的關鍵就是識別出潛在的、有價值的東西,並組織團隊迅速讓這項工作成為熱點,從而給社會提供有用的技術。

《免疫》(Immunity)主編、細胞出版社出版總監彼得·李(Peter Lee)認為,雜誌出版方應建立一系列相應的資料庫來衡量發表的研究是否契合當下社會需求、緊跟社會熱點,同時追蹤學術研究產生的長期社會影響力,否則期刊始終停留在狹窄的專業圈子內,錯失發展機遇。

2 科技期刊的職責與功能:超越論文,服務科研全流程

科技期刊對其發表的文章負責,從而有能力引導更好的研究。然而,在數字科技高度發達的今天,出版商能夠影響的不只是一篇篇孤立的論文,而是可以為科學研究的全流程提供支持與服務。

彼得·李介紹說,細胞出版社就致力於建設這樣一個科研全流程服務平台。此平台利用最新的智能演算法,幫助研究者快速獲取其可能關注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也能幫助研究者進行研究方向選擇、研究方法獲取。更進一步,該平台還可以幫助研究者尋找潛在的合作科學家,甚至為成果轉化提供專利及商業方面的支持。

當然,科技期刊更常開展的一項服務是研究成果的傳播與推廣。《自然》《科學》《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等國際頂級出版商都擁有獨立的傳播團隊,負責對最新研究成果的全方位推送,渠道遍及傳統媒體和社交新媒體。近年來,隨著中國科研水平的快速提高,這些國際出版商也紛紛在中國設立辦事機構,並通過微信公眾號、中文網站等媒介,向中國科研人員和科學愛好者傳播最新科研成果。在傳播方面,中國本土期刊的經驗和團隊力量都尚有不足,但也都在嘗試多種渠道,努力建立屬於自己的傳播渠道和品牌影響力。

除大眾傳播,科技期刊在學術圈內的傳播同樣非常重要。《IET電力電子》(IET Power Electronics)主編沃爾克·皮克特(Volker Pickert)指出,積极參与學術會議,是期刊編輯接觸一線研究者、廣泛傳播科研成果的最直接方式。皮克特還介紹說,由於中國等非英語母語國家在工程領域同樣表現出色,《IET電力電子》還積极參加以中文或其他非英文作為工作語言的各國學術會議。

3 期刊評價:厚積薄發、建立期刊形象

無論在國內還是國際,影響因子依舊是評價期刊的主要標準。然而,一個簡單的數字顯然無法完全反映一本期刊的水平與學術影響力。

安德斯說,不同研究領域期刊的影響因子有著較大差距,許多工程類期刊,雖然影響因子絕對值不高,但在其領域內擁有良好聲譽和巨大影響力。比如,姚一心(Y. Lawrence Yao)擔任主編的《製造科學與工程》(The Journal of Manufacturing Science and Engineering)雖然影響因子只有3.48,但卻是該領域內最具聲望的期刊之一。姚一心表示,編委質量和長期積累的期刊聲譽是支撐期刊影響力的基礎。

工程類期刊確有其自身特點。《中國航空學報(英文版)》為航空技術的最新進展提供發表平台。孫曉峰介紹說,該刊希望從國家和社會需求出發,為我國的基礎設施建設提供更多支持。工程領域中,期刊與各類學會、會議的關係尤為密切。姚一心指出,學會的支持是工程類期刊發展的重要助力。皮克特在強調會議重要性的同時提到,領域內最新研究趨勢和最近發表的專利信息,可以為期刊提供高質量稿源,使期刊始終保持前瞻性。

4 國產期刊:雲霧深處尋光明

近年來,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中國科學院等都對國產期刊給與了高度關注與大力支持。在一系列資金和政策支持下,國產期刊整體水平有所提升,卻仍然深陷迷霧,沒能在國際學術界中建立起足夠的權威性和影響力。

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前任主任楊衛院士指出,中國科研實力與中國科技期刊實力之間已經明顯脫節。過去20餘年中,中國科技快速發展,科研文章發表數量已達世界第二位,研究成果的質量也同樣穩步提升,但這些產生於中國本土的研究成果,卻大部分都發表在國外期刊上。這種科研成果產生地與發表地之間的錯位,是不利於我國科研事業的進一步發展的。

關於國產期刊面臨的具體困境,《光:科學與應用》(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主編曹健林回憶道,在21世紀的最初10年里,大部分中國國產期刊都還處於生死邊緣,為存活而掙扎,根本無力進行創新性改變、追求期刊發展。時至今日,期刊環境有所改善,但仍然需要來自政府機構、企業界等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和投入。曹健林同時指出,在「專業辦刊」方面,大多數國產期刊仍有欠缺,尚未形成具有足夠學術判斷力和辦刊水平的專業出版隊伍。

王恩哥也表示非常理解今天中國的期刊現狀,因為中國現代科學的發展,滯後於西方很多年,所以一方面不能夠太追求對於我們自己期刊的期望;另一方面因為期刊發展環境的不斷改善和經費的長期支持,包括一代年輕人成長起來,要有信心本土期刊一定會越來越好,只是速度的問題。

《浙江大學學報(英文版)A輯:應用物理與工程》(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A(Applied Physics & Engineering))副主編嚴建華回憶了1998年浙江大學合併重組以來,浙大旗下系列期刊的整合與發展歷程,並呼籲為專業辦刊隊伍的維護提供製度保障。

《中華醫學雜誌(英文版)》(Chinese Medical Journal)和《中國科學:生命科學》(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副主編董爾丹指出,中國醫學期刊整體發展不容樂觀,其中中文期刊佔比高、影響因子普遍偏低。董爾丹認為,這一現狀與大多數期刊編委身兼數職、難以為期刊投入足夠精力有關。

文森表示,《科學》雖然不會因為語言問題拒絕任何一篇投稿,中國科學家的英文水平也正在切實提高,但客觀上講,語言障礙依舊是中國科研工作者面臨的一大難題。

《納微快報》(Nano-Micro Letters)主編張亞非認為,當前機器學習和機器翻譯等技術的高速發展,將可能幫助科技期刊和科研工作者打破語言障礙,讓使用不同母語的科研工作者能夠順暢交流。

在本次論壇的自由討論環節,《國際口腔科學雜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ral Science)主編周學東、嚴建華等多位國產期刊主編、副主編都表達了與國外頂級期刊加強合作、向一流期刊學習先進經驗的強烈願望。文森、坎貝爾等國際期刊同行都對此進行了積極的回應,他們認可中國科學研究取得的巨大進展,並認為與中國期刊和中國科學界的合作對於《科學》《自然》等期刊自身的發展同樣至關重要。

在共同的國際合作意願之外,討論中也出現了一些不同見解和討論。

比如,張亞非認為現有科技期刊數量還遠遠不夠,不能滿足科研成果快速產出背景下的發展需求。而皮克特則認為,應當謹慎開辦新刊,因為期刊數量過多會分散研究者的注意力,使他們更難找到自己關注的文章。

此外,嚴建華認為,企業化管理等制度性創新,可能成為中國科技期刊的發展機遇。而李黨生則認為在中國的現有環境下,我們不應當把科技期刊辦成追求利益的產業,而應當做成造福科學的事業,他認為,如果能在特定領域中做精做透,非集群化的單本期刊同樣可以成為頂級期刊,為科學研究提供助力。

短短兩天的會程中,與會的主編、副主編就科技期刊的定位與發展趨勢,以及中國期刊的問題與挑戰進行了詳細的交流與討論,但仍有許多問題尚待釐清,中國科技期刊的發展道路也依舊有待探索。

周學東等人的提議下,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正在考慮將「世界科技期刊論壇」常態化,為國內外期刊提供定期深入交流的機會,也為中國科技期刊的發展提供更多的發展建議和支持。

致謝:感謝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學會學術部組織本次論壇活動,感謝李芳、王素、常琛、田旭給予本文的指導。

2018年,《科學通報》新增「科技前沿」欄目,簡要介紹國內外重要科技信息、科研項目進展,重要會議及學術活動等信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通報 的精彩文章:

TAG:科學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