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海外「共享電動滑板車」大戰,這些初創公司值得被看好嗎?

海外「共享電動滑板車」大戰,這些初創公司值得被看好嗎?

市場開拓方面,這些初創公司已經開始走向海外市場。Lime 近日在巴黎投放了 200 輛電動滑板車,蘇黎世也同期開始投放、測試。Bird 也密切關注著歐洲市場(但一些國家限制無牌照個人電動出行設備上路,比如英國)。

但在急速擴張之下,這些共享滑板車公司,也給進入的城市帶來了監管壓力,同時由他們引發的交通擁堵以及車輛損毀等問題也開始形成爭議。

早期歐洲基金達芙妮(Daphni)的投資人威利?布勞恩(Willy Braun)也表示了自己對這一類創業項目的不看好,「我覺得(這樣的出行方式)並沒有節省時間,在狹窄的人行道上總是有很多人,而且它也很貴。(每次1美元,每分鐘0.15美元)。」

不過,投資機構Index Venture的Martin Mignot則表示體驗很好。雖然他提到Lime此次投放的電動滑板車質量不及小米的產品,但他依然看好這些企業的成長空間。

這樣的判斷主要基於兩點:使用場景,以及使用頻次。

城市交通是一個整合體系,其中最後1-5公里的解決方案是相對剛需、高頻的,畢竟人們越來越懶,而電動代步工具比較省力且便於操作。至於使用頻次,據此前的公開信息,「Lime」每量車的日均使用頻率達8-12次。

Mignot表示,「如果你看看人們使用Uber或Lyft或Taxify的頻率,這將比使用電動滑板車的人少得多。我認為,這就是為什麼它是如此有趣的資產。」

此外,他還指出,電動滑板車的造價比電動自行車更便宜、費用相對更低,而且佔用空間更小,這些都是它的優勢。

最後我們從數據維度推測一下盈利情況。和中國的共享單車比,這筆生意是否划算?

據此前摩拜公開數據,摩拜的營收情況大概如下:

單次付費金額0.75元 x 每輛車日均使用頻次2.5次 x 投放量700萬輛 = 日流水1300多萬元

Lime公開數據,其費用在1美元+0.1美元/公里,日常使用範圍為1-3公里,但投放量未公開,我們用其5月累計騎行記錄的100萬次來算:

單次付費金額1.2美元 x 月使用頻次100萬 = 月流水120萬美元

成本上,據公開數據,摩拜二代車型的成本在550元,Lime電動滑板車的成本未公開,根據市場行情至少在1000元左右。

也就是說,而這對比,電動滑板車除了成本翻倍,在盈利模型中,能撬動流水的最大變數是「使用頻次」、「投放量」。實際情況是,單從投放量上來看,這些電動滑板車就很受阻礙了——目前舊金山允許滑板車申請的投放許可份額總計只有1250輛,英國的法規則不允許其上路。

此外,和共享單車比,還得考慮到充電成本,及相應的等候、電池壽命、充電運維等問題。

這樣一筆賬算下來,你還看好共享電動滑板車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36氪 的精彩文章:

世界盃這麼熱,品牌應該怎麼蹭話題?
專訪劉勝義:營銷已進入智慧零售時代

TAG:36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