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一個做粉糰子的老太太子子孫孫都做了官 她有何發家之術?

一個做粉糰子的老太太子子孫孫都做了官 她有何發家之術?

文章選自中國佛學院廣行法師編著的《可·為》——廣行釋講《了凡四訓》一書

莆田林氏, 先世有老母好善, 常作粉團施人, 求取即與之, 無倦色。

在福建省的莆田有一戶林家,祖先有一位老婆婆喜歡行善,常常做粉糰子來布施。誰來要,她就給誰,每天都這樣做,一生都不疲倦。做好事,量力而為。善待別人,決定有好報,不要怕吃虧,不要怕上當。古語常說「吃虧是福」。

一仙化為道人, 每旦索食六七團。母日日與之, 終三年如一日, 乃知其誠也。

有一位仙人化成修道人的形象,每天早上都來林家要粉團。老婆婆心地善良,天天施捨給他,他要得多,別人要一個、兩個,他每天都要六七個。他要了三年,老婆婆天天歡歡喜喜地給他,三年如一日。仙人才知道老太太布施救人是出自真誠,非常虔誠。「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幾天、幾個月很難看得出一個人的虔誠心,三年心都不變,可見善心的堅固。如果多去思惟善法的功德利益再串習,就會有堅固的行善意樂。不用說三年,發願盡未來際行善都是可以做到的。一件事沒有利益,堅持做就很困難。但是,善有極大的利益,多思惟,會越做越法喜。行善是百倍、千倍、無量倍地回報,甚至是無法想像的倍數獲得利益,從異熟果、等流果、增上果,從現世、從未來長遠各方面去觀察,都有很大的利益,越這樣做,收穫越大。

發起勇猛的行善意樂,就是要思惟善法的利益,越思惟,越歡喜。歡喜心越強,越願意行善,這樣身心就會進入良性循環當中。實際也不難,只要常常作意善法的功德,行善意樂增強了,行起善來就會有巨大的動力。

一個人如果天天為眾生,身心完全地放開,沒有負擔。善是最好的營養,最大的樂趣。我們一般人善心起來的時候,暫時也會有一些感受,可惜不能讓善心持久、增上、擴大,很快又被惡念障住了。實際上,能把一個人的善心發展出來,就可以挽救一個人。善中有很大的法喜。

因謂之曰:吾食汝三年粉團, 何以報汝? 府後有一地,葬之, 子孫官爵, 有一升麻子之數。

一個人每天口善、身善、意善,自然祥雲聚集,處處都有善神護法擁護。福建莆田的老婆婆為什麼能感動天地?因為她有道德的力量,仙人才會主動地來點化她、護佑她。仙人告訴老婆婆:「我吃了你三年的粉糰子,每天六七個糰子,三年,吃了六七千個糰子。我以什麼來報答你?我跟你說,你家的房後面有一塊風水寶地,去世後葬在那個地方,將來子子孫孫做官的人數有一升芝麻那麼多。」

有些人不相信行善有利益,認為以各種手段巧取豪奪,能得到利益,這真是顛倒至極。聖人說:「天道好還。」天道就是因果律,「好還」,不是一比一的回報,是一比一千、一比一萬以上的回報。行善的回報實在是太豐厚了。

那麼,一升芝麻有多少?仔細算一下才覺得積善有驚人的餘慶。老婆婆依靠什麼使家族上升到隆盛高貴?靠的就是積德行善。一個普通的老婆婆沒有任何背景,也不會用什麼手段,老婆婆只是老實認真地行善,這正是發家之術。所以,真為子孫後代好,一定要留道德給子孫,子孫就享用不盡了。 北宋名相司馬光說:「積金以遺子孫,子孫未必能守。積書以遺子孫,子孫未必能讀。不如積陰德於冥冥之中,子孫必有受其報者。」

其子依所點葬之, 初世即有九人登第, 累代簪纓甚盛,福建有無林不開榜之謠。

老婆婆的兒子按照仙人的指示,在老婆婆去世之後,把老婆婆葬在仙人所指示的那塊風水寶地當中。果然,葬下去後她第一代後人就有九個中進士的,所以在當地有這麼一句民謠:「無林不開榜。」

每次考試開榜,榜上必定有林家子弟的名字,中舉人、中進士的,林家人最多。其實一切都不是偶然的,老婆婆善心虔誠,積德深厚,有多少德,子弟就會綿延多少代。這是林家的祖宗誠心布施救人,終年不疲不倦積累來的福報。「累代」是世世代代。「簪纓」,是講從前做官戴的帽子。系帽的帶子叫「纓」,插發的是「簪」。這都是說明官做得很大。這個家族非常興旺,當然是得力於祖宗積德。子孫繼續不斷行善積德,保持家風,代代不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廣行法師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我們供養了僧人卻還得感謝他們?
做噩夢絕對不是好預兆 自己一定要警覺

TAG:廣行法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