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飛將軍」孫元良的逃跑人生,真是讓人大跌眼鏡!

「飛將軍」孫元良的逃跑人生,真是讓人大跌眼鏡!

文/王國棟

他是中華民國時期的國民黨高級將領,因為善於逃跑而獲得「飛將軍」的綽號。不管別人怎麼鄙視他的為人,反正人家的逃跑技術越來越進步,最後居然能夠跑到台灣去安度晚年,也是相當的不得了了。這位「飛將軍」就是孫元良。

孫元良,生於1904年,原籍浙江紹興,出生地為四川成都華陽。 畢業於黃埔軍校一期,曾任國民革命軍第八十八師師長、第22集團軍司令官、國民軍第5綏靖區司令官等職;1944年,率29軍在獨山阻擋猖狂的日軍,這裡成為了日軍侵華的終點站;1949年後去台灣,2007年在台北去世。

孫元良的「飛將軍」稱號是從北伐戰爭開始的。1926年,時任第一軍(軍長蔣介石)第一師第一團團長的孫元良,佔領南昌後,疏於防守,被孫傳芳偷襲成功。孫元良帶頭逃跑,做了第一次「飛將軍」,致使南昌得而復失。按剛頒布不久的《革命軍連坐法》,孫元良罪當槍斃,而且北伐軍總司令蔣介石也當眾宣布了槍斃孫元良的決定。就當所有黃埔同窗都覺得孫元良必死無疑的時候,孫卻失蹤了。原來蔣介石聽了薛岳、劉峙等人的勸說,放了孫元良一條生路,將他秘密送到日本軍校深造去了。孫元良因禍得福,幾年後從日本學成歸來,被任命為國民政府警衛第1旅炮兵團團長。到了1931年,已升任警衛第1師第1旅旅長,可謂仕途坦蕩,風光無限。

抗日戰爭前面爆發後,任88師師長的孫元良奉命堅守上海。這孫元良可真是員副將呀,首先是其屬下的524團團副謝晉元率八百壯士(實為450人的加強營,對外號稱八百壯士)孤軍據守四行倉庫,創造了驚世壯舉,讓他這師長也跟著立了功;然後是在逃跑的途中,剛好遇到英軍守衛的日本豐田紗廠人去樓空,拋下幾千大包日本棉紗,自然成了孫部的戰利品。孫元良派出幾十輛卡車,還有小火輪,將其全部搶運到蘇錫常拋售,全師從上到下又是大大發了一筆。逃跑都能陞官又發財的,整個中華民國除了孫元良就數不出第二個人來了。

淞滬會戰後,國軍戰敗,日軍順勢南下攻打中華民國首都南京,未經休整的孫元良88師立刻投入南京保衛戰。1937年12月10日,南京保衛戰打響,88師未及三天,就丟失了大部分外圍陣地、88師262旅的大部分官兵都還在堅守陣地,身為師長的孫元良卻帶著師部溜走了,並且準備渡江撤退。黃埔同學宋希濂可不含糊,用督戰隊的機槍把孫元良趕回了中華門陣地。1937年12月12日中午,中華門丟失,孫元良丟下部隊消失得無影無蹤,而88師數千官兵卻因為指揮混亂而被日軍所殺。「飛將軍」逃出南京後,向國防部報告稱自己是部隊打散後,從棲霞山龍譚車站間跨越鐵路,南向進入山區。在土家族同胞的幫助下才得以生還的。但是孫元良在東吳大學的同班同學盧則文卻說,孫元良早已預先聯繫好了某國領事館,中華門丟失後就孤身一人跑去「避難」了。《拉貝日記》里則稱孫元良用金條買通了妓院老鴇,藏於其中,後得德國人拉貝相救,藏於金陵女子文理學院頂層密室里居住……到底真想如何,只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1948年,升任16兵團司令的孫元良(孫元良資歷不夠,是其叔孫震將兵權讓與他)參加了淮海戰役,劃歸徐州剿總副司令兼前敵總指揮杜聿明節制。孫元良仗著蔣、孫兩大背景大肆貪污、冒領軍餉和勒索、套購黃金等,甚至把老蔣下發給兵團官兵的數十萬大洋賞金也盡數裝入私囊。

曾經和孫元良在上海南京戰場並肩作戰的宋希濂在調任徐州「剿總」副總司令前,一聽到孫元良在徐州當兵團司令,便明確表示堅決不去:「孫元良我是深知道的,是個把個人看得比什麼都高的人,我無法與他共事。」

黃伯韜的第7兵團覆滅後,黃維的12兵團隨即被包圍在雙堆集。按杜聿明的思路,黃維兵團已經是死路一條,犯不著在填進去3個兵團(邱清泉、李彌、孫元良兵團),所以帶著這30萬人撒腳丫開溜,把粟裕急得幾天都睡不著覺(杜聿明的30萬大軍跑了,還能叫淮海戰役嗎?)。還好,蔣介石幫了粟裕的忙,又把杜聿明逼回來救黃維兵團。老奸巨猾的孫元良不幹了,先是拖著不去開會,然後逼杜聿明突圍。杜聿明無奈下令三個兵團分三個方向突圍。

此時孫元良將「飛將軍」的本領發揮到了極致。孫元良指令16兵團所部分散突圍,令曾配屬過快速縱隊的125師掩護兵團部突圍。為防杜聿明變卦,孫元良還命令截斷電話線,囑咐指揮部電報一律不收。結果邱清泉和李彌部果然奉杜聿明之命取消突圍,孫元良部孤軍突圍,一萬多人在混亂中被殲,軍長、師長大多被擊斃,殘部只得重返包圍圈。

可是孫元良居然化妝成中尉副官,趁亂騙過盤查,隻身逃脫!後又化妝成農民,逃到信陽火車站。

1949年1月6日,華野發動總攻,杜聿明、邱清泉等人非死即降。孫元良卻已經回到南京,獲准重組16兵團了。對比之下,「長腿將軍」劉峙只能自愧不如,恐怕只有清末長跑名將葉志超才能比擬。

1949年底,孫元良逃到台灣。由於他是敗軍之將,和當時蔣介石的大紅人陳誠又有矛盾,處處被排擠,孫元良無可奈何,選擇了退役從商。

70年代初,孫元良一度旅居日本,開了一家名為「天福園」的麵館。

1975年,他重返台灣定居高雄,在當地一家針織品公司當董事長,退休後,孫元良到台北定居,閑來無事時著書立傳,寫了回憶錄《億萬光年中的一瞬》等。

晚年的孫元良很少提及當年的風風雨雨,心境平和地專註養生;孫元良的第5個兒子孫祥鍾,即是影視雙棲的台灣資深藝人、偶像演員秦漢,他曾回憶說:「即便是對自己的兒女,他也很少說起過去參與的戰事。」

1985年,孫元良最後一次高調亮相。由於日本軍國主義否認1931年後日軍在華大屠殺的事實;當年大屠殺發生的時候孫將軍正好偷偷離開部隊,躲在妓院里避難;作為歷史的見證人,81歲高齡的孫元良在台灣高雄市發表了一份抗議書,義正詞嚴地駁斥了日本軍國主義的謊言。

2007年5月25日,孫元良在台灣逝世,享年103歲;在他過世前,是碩果僅存仍然在世的黃埔軍校一期校友,生前行事低調的他,身後事家屬也將力求精簡;他的後事家屬會依照其遺囑指示不發訃文,只在報紙登半版廣告告知親友,至於骨灰則暫厝林口,等待適當時機再遷葬回大陸南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控 的精彩文章:

身處敵人的大後方,一個師對陣白崇禧五個師,丁盛立了大功
法國攝影師拍攝的老照片印證了魯迅日記中的祭孔細節

TAG:文史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