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讀到這句詩,你能想到什麼

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讀到這句詩,你能想到什麼

王維,也曾經在官場中馳騁,早年有過積極的政治抱負,希望能作出一番大事業。

後值政局變化無常,逐漸消沉下來,吃齋念佛。

四十多歲的時候,在長安東南的藍田縣輞川營造了別墅,過著半官半隱的生活。

下列這首詩,直觀地表現出他晚年時的隱居生活,令人神往。

酬張少府 (唐)王維

晚年唯好靜,萬事不關心。

自顧無長策,空知返舊林。

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

君問窮通理,漁歌入浦深。

詩詞簡析

詩開頭說晚年唯好清靜、萬事皆不關心的心態。看似達觀,實則表露出詩人遠大抱負無法實現的無奈情緒。

「唯好靜」的「唯」字大有文章。一是確實「只」好靜;二是「動」不了才「只得」好靜;三是顯示出極端消極的生活態度。

頷聯緊承首聯,道出詩人理想的破滅和思想上的矛盾、痛苦,在冷硬的現實面前,深感無能為力。既然理想無法實現,就只好另尋出路。入世不成,便只剩下出世一條路了——跳出是非場,放波山水,歸隱田園,「空知返舊林」。一個「空」字,包含著幾多酸楚與感慨!

頸聯寫的是詩人歸隱「舊林」後的通達適意。理想落空的悲哀被「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的閑適所取代。擺脫了仕宦的種種壓力,詩人可以迎著松林清風解帶敞懷,在山間明月的伴照下獨坐彈琴,自由自在,悠然自得。「松風」、「山月」均含有高潔之意。

尾聯詩人借答張少府,用《楚辭·漁父》的結意現出詩人企羨漁父悠然獨居,不問人間窮通。歌入浦,以不答為咎,合不盡之意於言外。「君問窮通理,漁歌入浦深」,用一問一答的形式,照應了「酬」字;同時,又妙在以不答作答:若要問我窮通之理,我可要唱著漁歌向河浦的深處去了。末句含蓄蘊藉,耐人咀嚼,似乎在說:世事如此,還問什麼窮通之理,不如跟我一塊歸隱去吧!

從表面上看,詩人顯得很達觀。可是,這種對萬事不關心的態度,正是一種抑鬱不滿情緒的表現,字裡行間流露出不得已的苦悶,說明了詩人仍然未忘朝政,消沉思想是理想幻滅的產物。

「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寬解衣帶對著松風乘涼,山月高照正好弄弦彈琴。其實,能夠過上這樣悠閑的生活,何必還糾結「無長策」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養齋 的精彩文章:

人生不易,淡泊自我,守好初心,走好自己的路
如果你搞不清什麼叫寓情於景,看看這首詞

TAG:三養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