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父母成為孩子人生最大的挫折
01 高分錯失北大,甚至無校可讀
最近,高考成績出爐,很多家長和學生都紛紛投入到研究報考志願中去。
恰巧,嬌媽看到了一篇關於母親對孩子報考志願干涉後的懺悔和反省的文章。
文中談到,兒子是重點高中的「尖子班」學生,成績一直保持在全校前三。
因此,這位母親就認定孩子必上清華和北大。
在孩子高考後填志願時,一開始孩子填報的是南京大學,這位母親一方面因為對清華北大的執念,另一方面是自己本身學醫,再加上認為學醫好就業,於是就要回了志願表,選填了北京大學的醫學部。
孩子知道後非常反對,雙方起了爭執,最後孩子妥協說:要讀就讀北大校本部。
這位母親當時想,只要是北大,「校本部」就「校本部」。
可是,錄取結果出來後,他們徹底傻眼了。
- 1.南京大學的錄取分比孩子的高考分低了3分!可惜他們沒有填
- 2.由於北大「校本部」與北大「醫學部」是分開招生的,兒子的分數卡在兩「部」的門檻之間。想進「校本部」,分數還不夠,能進「醫學部」,志願卻沒填!
- 3.又因為當時這位母親「非清華北大不讀」的思想指使,只給孩子填了一個志願,並且不同意調劑。
所以,儘管孩子考了高分,卻不得不接受高分落榜,重新復讀一年的現實。
或許很多人會責怪這位母親的獨斷專行給孩子的未來添了堵,指責這位母親的虛榮心害了孩子重重摔了一跤。
可是,「望子成龍」的心態,哪位父母沒有?
誰能保證隨著孩子一路成長,當年的「只要孩子快樂就好」的初心不會變成了對孩子未來道路選擇的干涉?
誰能保證,將來有一天,你不會成為另一個「她」?
在這裡,比起討論這位母親的「對與錯」,我更希望和大家一起談談從填報志願中所暴露出來的親子關係問題,從中進行反思並得到成長。
02 親子關係問題一:尊重和理解
知名自媒體@長師吐槽君曾發布這樣一個案例:
一個女孩,從初中開始就一直渴望學心理學。
她從有這個想法開始,就一直在為此做努力。
高後之後,她開心地填報了幾所心理學很有水平的院校。
結果,父母知道後,強烈反對,理由是這個專業不好就業,也會影響人際關係。
女孩為了這事和父母大吵了一架,之後誰也沒有再提這事,女孩心裡一直以為父母妥協了。
後來,她被一所院校的師範專業錄取,當時她以為是分數不夠被調劑,儘管心裡充滿失落,可是女孩還是心懷希望——試圖在大學裡轉專業。
可是,到了大學後,她在被校方告知無法轉專業的同時也意外得知了當初是父母瞞著她偷偷修改了她的志願——心理學改成了師範專業。
對此,媽媽還振振有詞地說:要不是我改了你的專業,你現在還不知道每天怎麼後悔學心理學呢!
女孩為此十分痛苦,她明確知道自己不想當老師,只想學心理學。
她想回去復讀重考,可是父母的態度又讓她十分迷茫,不知道如何抉擇。
我相信這對父母的初心一定是「為孩子好」,可是,當父母獨斷專行,以自己的判斷和意願代替孩子的選擇,且不說是否真的給孩子帶來了人生的捷徑,給孩子帶來的痛苦卻是少不了的。
記得《少年說》里,也有一個女孩遇到了相似的事件:
母親認為平淡簡單就是幸福,所以她希望女兒以後當個老師,可是女孩的夢想是成為一名建築設計師,她嘗試讓媽媽認可自己的方向,於是,女孩在勇氣台上說:
媽媽,每個人對幸福的定義不一樣,我認為,在自己設計的房子里,溫暖的燈光,一家人的笑臉,才是幸福。你說這份工作不適合我,說我是不撞南牆不回頭。
可是,媽媽,我不撞南牆,我怎麼知道是南牆厲害,還是我厲害?我不撞南牆,我怎麼知道南牆那面的天地是什麼樣的呢?
是啊,路是人走出來的,父母走不通的路,不代表孩子走不通。
因此,為人父母,需要謹記的第一條:
不以自己的喜好、有限的經驗、判斷力和眼界禁錮孩子人生的選擇。
孩子人生的每個路口,面對他的每一個選擇,可以分析利弊給他聽,但是選擇權應交還給他。
如果孩子的選擇,並非你理想中的方向,也請學會尊重和理解!
告訴孩子:
你所選擇的,我也許不支持你!但是我尊重你,也理解你!
只有父母做到不打著「為你好」而替孩子做出各種強權決定,孩子才能在沉浮的生命中活出自己的力量。
03 親子關係問題二:分離和獨立
曾在一檔調解類節目中看到這樣一個案例:
四川一女孩高考時填了廈門大學,媽媽知道後就問她:家附近有那麼多大學,幹嘛偏偏選那麼遠?
孩子表示自己很喜歡廈門,想去那邊學習和生活。
頓時,媽媽開始以各種各樣的理由勸說孩子留在成都上大學。
在孩子拒絕之後,她竟以死相逼。最後沒辦法,女孩只能選擇留在成都。
談起這個案例,就想起了塗磊曾在情感節目中講起的一個相似案例。
一個女孩從小到大,很多事情都由媽媽安排,包括學習什麼興趣特長,上什麼樣的學校。
後來,大學畢業之際,她交了一個男朋友,媽媽得知後開始反對他們的交往。
這個女孩一直在為自己的感情做爭取,可是媽媽就是死活不同意。理由竟是女孩交男朋友沒有經過她的同意。
在意識到媽媽試圖對自己操控後,這個女孩選擇了和男友分手,然後也徹底脫離了家。
她用一種決絕而慘烈的方式,為自己擺脫了父母的操控,爭取了獨立。
很多父母總說:
「外面的世界太複雜,留在身邊我才放心」
「我是你爸媽,我難道會害你嗎?」
他們冠以堂皇地以愛之名來掩飾自己精神上的未斷奶。
殊不知,對孩子真正的愛,是學會在他成年後得體地退出,要學會換另一種方式去愛他。
因此,為人父母,需要謹記的第二條:
不因自己無法斷奶而以愛之名綁架孩子的人生。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
外面的世界如何?只有讓他自己去經歷。
而你能做的,就是在他選擇背起行囊,行走他鄉時,學會支持!
告訴孩子:
你所要去的他方,我祝福你!
唯有被及時成長、懂得割捨的父母深深祝福的孩子,才能滿懷自信,才能在任何地方都滿懷希望地沉浸在生活中,並實現自己的意志。
04 親子關係問題三:信任和溝通
微博大V@本碩博吐槽君曾發過這樣一個案例:
一個高考生,高考發揮超常,取得了很不錯的成績。
他填報了5所985院校,可是因為身體不舒服,就讓父母幫自己到學校去確認。
結果父母不懂,又沒和孩子溝通過,聽信一個親戚的推薦,把孩子的第一志願改成了一所雙非學校。
孩子知道後,精神和心態都很崩潰,既無法接受那所學校,又無法說服自己去復讀。
教育專家馬靖曾說:絕大多數的親子問題都是溝通不暢。
因為溝通不暢,帶來了信任問題,父母不相信孩子的判斷,孩子不相信父母會對自己無條件支持。
記得《少年說》里,一個女孩,為完成父親的夢想,三次備戰高考。
她說:我每次和你說我的進步,卻沒有告訴你,我真的很累很累。你一直想讓我讀電子科技方面的專業,我因此上了5年高中。可是,今年,我想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未來也許不一定能實現你的夢想,但是,選我自己喜歡的路,我也一定可以過得很好的。老爸,請相信我。
父親眼含熱淚,滿臉心疼地說:孩子,我一直都是支持你的。你從來都沒有說,也沒有強調你喜歡什麼,老爸永遠是支持你,永遠是愛你的,知道嗎?
坐台上的陳銘一針見血地說:是溝通的問題。
是啊,父母愛孩子愛得深切,孩子亦是。可是,彼此未曾打開心扉,讓彼此充滿誤解。
我以為我是為你好,卻不料,一直在讓你負重前行。
因此,為人父母,需要謹記的第三條:
不要在沒有溝通的情況下,私自為孩子做決定。
現在的孩子,獲取信息的途經很多,對外界的信息掌握未必會比父母少。再者,很多孩子早已規劃好了自己的未來,也懂得取捨。
所以,請務必學會溝通,更要學會信任。
告訴孩子:
你所判斷的,我相信你!
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愛和期待,從來都不是為他規劃好路途,而是相信他的判斷和選擇,相信他能為自己的未來負責。
05 別成為孩子人生最大的挫折
為人父母,都害怕孩子的人生過得太艱難。
我們總說:我就是想讓你少走點彎路,以後生活舒坦些。
而事實上呢?人生該遇到的坎該繞的彎都有定數,並不因父母的庇護而少一分一毫。
相反,絕大多數人所遇到的挫折並非來自社會或他人,恰恰來自最親近卻不尊重、不理解、不放手、不信任自己的父母。
在此,希望所有父母都能時時警醒自己:別讓自己成為孩子人生最大的挫折和彎路。
來源 | 教育
十分媽媽:一個有溫度的親子育兒公眾平台,在這裡,為你分享提升媽媽寶寶幸福指數的一切好文。
微信公眾號:shifenmama8
※每一個「熊孩子」身後,都站著愛包辦的父母
※「你的孩子這麼內向,一定沒什麼出息吧」
TAG:十分媽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