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傾汝之城——黃氏宗廟

傾汝之城——黃氏宗廟

點擊【江夏黃氏一家親】關注

弘揚「江夏」精神,挖掘「黃氏」文化,繼承優良傳統,傳承家族美德!

定期推送黃氏家族文化,黃氏家族活動,黃氏家族風采,黃氏宗親交流,黃氏宗親資源共享等諸多優質內容,重服務黃氏家族的平台!

一座深藏在崇山峻岭中的小城——汝城,被譽為"古祠堂之鄉"。汝城縣隸屬湖南郴州市,位於湖南省的東南端湘、粵、 贛三省交界地,素有「雞鳴三省,水注三江」之美譽。汝城保留著始於宋元、盛於明清的古祠堂700多座,其中保存完好、建築精美的有300多座,匯聚著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汝城古祠堂分為總祠、家廟、宗祠、公祠、家祠幾個等級。掩映在無數的古民居群落中。也許,轉過一個巷角,就能看到下一座祠堂。

「欣賞一座古祠堂,猶如穿越一段歷史的長廊;會晤一座古祠堂,猶如聆聽一位蒼老明世的長者心聲。」汝城古祠堂美,美在華麗、凝重、莊嚴,美在滄桑、古樸、久遠,美在豐厚、載物、適用。穿過歷史的年輪,漫步在汝城的老街上,路旁有一座掛有「汝城縣蘇維埃政府舊址」牌匾的黃氏宗廟。

「黃氏家廟」座落汝城縣田莊鄉洪流村黃家,是黃家裔孫為紀念開基始祖世規公而建造的祖祠,因其規模宏大,鄉人也尊稱為大黃家祠堂。世規祖於元延祐四年(1317)由淇江遷至翠竹青石江(現名田莊黃家)已歷700多年。

「黃氏家廟「坐西朝東,全祠有四廳、十六柱。每兩廳之間設有一個天井,每個天井的兩旁設有腰門,通過腰門繞祠堂兩邊巷道與大廳門前的迴廊相連,這樣的結構,縱使有很多人聚於其中,仍然感到空氣流通,陽光充足,人員流動自如。四個廳堂,台階三級,上廳最高,下廳最低。全祠總長53米,上廳稍寬(11米),其它三廳寬均為9.8米。祠堂總面積531.4m2。大廳門前面有一總朝門,兩門之間是一塊鵝卵石砌成的小坪,長14米,寬8米,面積約112m2。總朝門前是一塊長60米,寬13米,用鵝卵石砌成的大坪,面積約780m2,大坪前面是一口和大坪相襯托的半圓形魚塘。清道光二十六年,黃氏裔孫將「黃氏家廟」進行了大維修,大廳兩邊又擴建了三百多平方的小房。

1927 年 7 月下旬,中共中央在汝城組建了中國工農革命軍第二師。同年 9 月,工農革命軍第二師第一團發動了 「桂汝秋收起義」 ,團長何舉成率部一舉佔領汝城、桂東兩座縣城,振動湘南, 在這裡建立了全國第一個工農革命政權――汝城縣蘇維埃政府。

走進「黃氏家廟」的大廳,可見上廳正中有一巨大的神龕,神龕的頂端有一塊長4米,高2米的貼金匾,楷書「江夏堂」三個大家。

神龕兩邊柱子上的對聯:

世澤浚源長,孝友無雙,千秋俎豆昭前烈

家聲遺韻遠,文章第一,百代衣冠推後賢

本聯字為進士出身翰林院編修黃兆麟所書。其餘各門柱懸掛著溯其家族淵源,追述先祖功德,規勸後人盡忠盡孝,善承人倫綱常的楹聯。

站在坪上,正面仰觀宗祠,首選映入視線的是木雕的貼金的「黃氏家廟」四個大字。其上方是一高大的、多層的、蜂窩狀的漏底花雕;其周圍雕刻著許許多多精美的栩栩如生的花鳥蟲獸圖案;其下方雕刻一副三米長的八仙過海圖,其刀工之精湛,真可謂千里難尋其一。






投稿請直接發送微信公眾號:JXHSYJQ

不丟傳統,不忘來路,不失本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江夏黃氏一家親 的精彩文章:

翰溪黃氏宗祠——以詩祖為堂號的元代宗祠

TAG:江夏黃氏一家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