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青瓦台,請不要再叫它「破虜湖」!

青瓦台,請不要再叫它「破虜湖」!

那片湖水下,長眠著成千上萬志願軍的亡靈,湖水之上,還立著極具羞辱性的石碑。

「韓國民間團體呼籲,應歸還葬在江原道『破虜湖』的2.4萬志願軍遺骸並設立慰靈碑。」

韓國媒體近日一則並不起眼的消息,讓叨姐既震驚,又困惑。

2萬4000名志願軍遺骸?!如此重大的傷亡,必定是一場規模相當大、戰況異常慘烈的戰役,但——為何這個地方名不見經傳?叨姐看過眾多中國人和美國人撰寫的朝戰書籍,但對此毫無印象。

叨姐在國內搜索網站,輸入「破虜湖」,只查到少得可憐的幾份材料。上面介紹,破虜湖是韓國一處旅遊景點,很有名的徒步垂釣地。叨姐問了好幾位國內朝鮮問題研究專家,包括撰寫《朝鮮戰爭》的著名軍旅作家王樹增,他們都沒聽說過「破虜湖」這個地方。

憑著直覺,叨姐覺得「破虜」這個名字不正常,戾氣很重。終於查到了這個名字的來歷——果然,就是直接針對志願軍的。

有幾個基本事實可以確定了:

1.成千上萬具志願軍的遺骸躺在韓國的一處湖底,躺了半個多世紀。

2.國人對這件事幾乎一無所知。

3.在志願軍的亡靈之上,還壓著一塊充滿敵意和侮辱性的石碑。

4.本是中國人的英雄聖湖,卻被叫成「破虜湖」,這個名字還被數家不明就裡的中國媒體沿用,造成進一步傷害。

念此種種,想到還可能有中國遊客在「破虜湖」這塊石碑邊比劃V字合影,想到旁邊的湖水下,就是我們上萬的英雄亡魂,叨姐刀哥夜不能寐,痛心不已。

帶著強烈的悲痛和情緒,叨姐刀哥對這件事做了深入的調查,希望儘可能還原那段歷史,填補一個空白,給犧牲的英雄一個交代。我們強烈建議,請每一位看到這篇文章的人,予以轉發,讓更多的人知道這件事。我們相信,這對「破虜湖」水下的亡靈是一個遲到的告慰。

真相

韓國媒體的報道,是駭人聽聞的。來看一看:

「破虜湖戰鬥非常有名。1951年5月,處於相對劣勢的韓美聯軍與中國人民志願軍的戰鬥中,以射殺對方2萬4141人而大獲全勝。韓美聯軍與中國志願軍在破虜湖進行反覆生死戰鬥的原因是為了獲得華川水電站。對於當時沒有電力設施的韓國而言,必須確保擁有華川水電站。」

「在戰爭結束後,韓美聯軍對於如何處理中國軍人屍體感到很苦惱。根據一名韓國參戰士兵的弟弟的回憶『當時,遺體太多了,氣溫還不斷上升。處理遺體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扔到破虜湖進行水葬。哥哥在參加完所有戰鬥後,將散落在破虜湖一帶的中國軍人的遺體,通過推土機等重型裝備全部扔到破虜湖中。』」

對於當時的戰況,韓國華川郡發行的《華川郡志》記載「幾乎所有敵軍屍體都被扔到破虜湖水葬...破虜湖是中國志願軍的屠殺場。」

韓國媒體也指出,如果韓美聯軍將當時中國志願軍遺體扔到「破虜湖」是事實的話,那麼就違反了日內瓦公約精神。因為日內瓦公約第17條規定,「根據敵方宗教信仰進行埋葬,必須保障屍骨的歸還」。

據韓媒報道,「破虜湖」水深達50米,如果開閘將全部的水放走的話很難,而且也會導致水災出現,進而使得遺體全部集中在華川大壩附近。但是如果為了發掘遺體而開閘放水,將會遭到湖附近以打漁為生的漁民的反對。而且,韓媒稱,如果湖裡真有2萬具以上中國志願軍遺體的話,那麼開閘放水、發掘遺體也未必會得到周邊居民的歡迎。

按照韓媒的報道,這恐怕是韓美聯軍在那場戰爭中的一次最大勝仗。

韓國前陸軍參謀長、韓國第一位上將,時任韓偽步兵6師師長白善燁,在其回憶錄里也提到了這次戰鬥,不過,他的描述要更誇張一些:

「6師團有組織地、沉著冷靜地擊退了敵軍。僅5月28日一天,他們就抓獲了3萬8000多名志願軍俘虜,獲得了一場了不起的勝利。在這場戰鬥中,共有6萬2000多名志願軍被殺或被俘,水庫一帶被鮮血染得鮮紅。」

韓國一家有軍方背景的智庫前幾天宣稱,1951年5月底的「破虜湖」戰鬥中,韓美聯合軍殲滅中國軍人共計為24141人,俘虜7905人。也就是說,超過3萬名中國軍人在破虜湖戰役中死亡或被俘。

這一數據的來源是「美第九軍團指揮報告書」。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如此重大的「勝利」,為何只有韓國方面顯得異常高調,作為戰鬥主力的美軍為何並沒有大肆宣傳?

叨姐刀哥經多方探索,漸漸勾勒出一個大致清晰的圖像。

「破虜湖」一戰發生在第五次戰役時期。「破虜湖」原本的名字叫華川水庫,它是志願軍第五次戰役在東線的後勤中心,設有大量的兵站和醫院。更為關鍵的是,這裡有著能提供電力的華川水電站。

對於當時交戰的雙方而言,這無疑是一個寶貴的戰略資源。

根據我軍戰史,20軍58師此役中傷亡2795人,其中陣亡933人,殲敵4769人。這個數字與韓方說的2.4萬相距甚遠。

在同屬於朝鮮戰爭第五次戰役靠近華川地區的諸多戰鬥中,第60軍180師突圍時損失最為慘重。根據王樹增所著《朝鮮戰爭》,當時180師負傷、陣亡和情況不明的總數是7644人。即使加上這個數字,志願軍在此傷亡人數也遠不及2萬。也有韓媒報道,說24000具遺骸,不僅是中國志願軍,可能也有朝韓美三國士兵,大戰之中,一切都是混亂的。

當然,第五次戰役轉移階段作戰的確是中國人民志願軍的一場敗仗。然而美國人對這場「勝利」顯得並不自豪。

美第八集團軍司令范弗里特當時的報告稱,從5月15日起志願軍(包含朝鮮人民軍)戰死1.7萬人,被俘1萬人。但「聯合國軍」總司令李奇微不久後又否認了這個說法,他在給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的報告中稱,「第八集團軍的數字不能完全相信」。

的確,美國人並不認為這是一次「大捷」,原因很簡單,志願軍的頑強表現讓美軍未能實現預期戰果,在戰場態勢極度有利於美軍的情況下,美軍戰果寥寥。

反而是韓國方面對此非常激動,當時的韓國總統李承晚在聽到這一消息後,立馬就趕到華川水庫,親筆寫了三個字:

「破虜湖」。

沒錯,「虜」,說的就是中國志願軍。在現代漢語詞典里,「虜」指的是中國古代對北方外族的貶稱。很多金庸迷可能記得,大俠郭靖的兒子就起名叫「郭破虜」。但現在,這個詞,竟然被李承晚用在我們「最可愛的人」身上。

石碑

韓國人愛吹,這是大家都知道的。

戰爭結束後的1955年10月,韓軍第6師又幹了一件現在看來很缺德的事——將李承晚親筆題寫的「破虜湖」三個字刻在岩石上,並立在湖邊。

對,就是那個在第五次戰役第一階段就被志願軍40軍打得屁滾尿流、美軍第十軍軍長阿爾蒙德氣得揚言要槍斃所有臨陣脫逃韓國人的那個——韓6師。

那塊充滿對志願軍怨氣和敵意的石碑,壓在成千上萬志願軍亡靈之上,已經超過半個多世紀了。據韓媒報道,這塊石碑1990年12月一度被移至展望台,後來又被移回原位。

直到現在,韓國還有人在炫耀這場「大勝」。

如今,這裡更成了一個旅遊景點。據韓國維基百科介紹,「破虜湖」面積38.9平方公里,水壩儲水量有10億噸,那裡是大量鯉魚、鯽魚、鯰魚、鱖魚棲息的淡水湖,是韓國著名的釣魚場所,吸引了大量遊客。據說,周圍有很多漁民也以此湖為生。

對這個湖裡生長的魚,叨姐就不想多說了。

韓國旅遊局官網繁體中文頁面截圖

由於韓國國內自然風光並不多,這麼大個湖雖然算不上很有名,但也吸引了不少遊客去登山散步,或者玩水垂釣。由於靠近三八線,不時有一些韓國人被組織來這附近「學習」,順便也遊覽「破虜湖」。

甚至還有中國人前去旅遊,拍照留念。刀哥也聯繫上幾個去過那裡的中國人,但沒人知道這個湖的歷史,以及這個名字的來歷。

英魂

李承晚題字改名,我們可以理解為他出於提振韓軍士氣的考慮。韓第6軍立碑,我們可以理解為往自己臉上貼金。戰爭時期,一切都是非正常狀態的。

但今天,中韓已經建交多年,早就實現了和平交往。「破虜湖」這個名字,這塊碑,就成了橫亘在中韓之間,一個突出的刺激點。雖然現在還沒多少中國人了解這件事,但遲早會知道。那時候,它就會成為中國人眼睛裡的釘子。

事實上,據刀哥了解,韓國國內此前就有聲音呼籲過為此湖更名,並設立慰靈碑。江原道華川郡也早在2001年就向韓國政府建議挖掘「破虜湖」內志願軍遺骸並設立慰靈碑。但時任韓國政府未採取任何措施。有人猜測,是因為美國的態度不積極,此事遂不了了之。

在此,我們向韓方強烈呼籲:

第一,廢碑。這塊碑在今天無論如何都不應該存在,中國人決不接受,這塊碑將當時韓方對中國人民志願軍英雄的羞辱固化起來。

第二,更名。「破虜湖」的名字必須更換,可以恢復華川水庫這個名字,也可以叫「慰靈湖」。不管叫什麼,不能再叫「破虜湖」。

第三,挖掘遺骸。雖然這個工作,面臨著不少現實困難。但如果韓國方面認真推動,將是對中國人的極大善意。儘快讓這些犧牲的志願軍戰士魂歸故里,是無數中國人的心愿。

願英魂,萬古長青。

來源:補壹刀

去年押中作文題的我們,今年押這個。

這下,真要成中國台灣省了。

沙特輸了0:5,才知國足用心如此苦

震驚!德國被韓國羞辱碾壓,世界盃真缺德!

中國這次強硬反擊,傳遞了四個意味深長的信號!

覺得不錯,請點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網 的精彩文章:

罕見場景:朝美都擺放對方國旗,但兩國尚未建交
單仁平:科技日報總編強調中美巨大差距芻議

TAG:環球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