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大V杜子建懟南懷瑾惹爭議:到底什麼叫國學?什麼叫大師?
這兩天,飽受爭議的杜子建發微頭條懟了南懷瑾。
該文發出兩天閱讀量超過160萬,惹得罵聲遠多於掌聲,杜子建乾脆來一句「南師粉,要麼你留下黑我,要麼你該走人走人。」
帖子的評論上千條,罵杜子建的有,支持的也有,無所謂的也有,挺熱鬧。
本文不介入討論杜子建的是是非非(本來杜子建是是非非就多),也不嚴格討論南懷瑾先生的學問(本來南先生學問就多),只試圖能為大家解釋一點常識。
從這個小事件來看,國人們對「國學」與「大師」這兩個字眼特別敏感,但是敏感的同時筆者也發現很多人對這兩個詞存在一定的誤區,本文力圖給朋友解釋這兩個基本的常識:一,何為「國學」?二,何謂「大師」?
何為「國學」
大多數人的心中的「國學」概念就是與傳統文化相關的知識內容、各學派學問等籠統地稱為國學。其實,這並非國學的本意,那「國學」本意是什麼呢?
「國學」起初的完整叫法應該是「吾國之學」,它是相對於「西學」(他國之學)而言的,沒有西學,就不必談什麼國學。「國學」與「西學」相對,是指我們中華民族在遭遇西方文化衝擊之前,中華本有的思想文化與學術體系。
在此文化概念意義上,最早提出「國學」一詞的是鄧實。當清王朝被迫打開國門以後,各種西方文化一股腦闖入中華。在此歷史背景下,1905年鄧實先生著《國學復興論》、《國學今論》等文,他說:
「夫自國之人,無不自愛其國之學」,「國學者何?一國自有之學也……君子生是國則通是學,知愛其國無不知愛其學」。
這是晚清國粹派「發明國學,保存國粹」的愛國主義文化觀,後來梁啟超先生也不無擔憂地說這是「民族主義之根柢源泉」。
這才是「國學」最初的本意,它是知識分子們對中國文化在面臨全球化、西方化最初開始時的亡國亡文化的擔憂。對這一概念的使用直到1990年代,張岱年先生寫《國學叢書》序的時候還把國學視為「中國學術」。
到了90年代和新世紀,「國學」作為「中國學術」的概念逐步擴大,就成為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簡稱,就是今天我們多數人說的「國學」。我們再來看,什麼叫「大師」?
何謂「大師」
說來可笑,大師本意是指「老和尚」,這個咱們在影視劇里都見多了。
後來逐漸轉義為各行各業中有深刻造詣、廣泛聲譽的人物。其實很多情況下,稱某些人為「大師」其本意只是「大師級別」而已。而且,這個「大師」一定得是社會對你的尊稱,而不是自己要去摘這個「大師」桂冠。
在「國學」領域,被社會稱為「大師級」人物的有不少,從清末到今天,為世人熟知的近代國學大師有王國維、梁啟超、章太炎、陳寅恪、錢鍾書、馮友蘭等,現代比較出名有季羨林、饒宗頤、南懷瑾等。
但無論誰,稱其為大師都是學界和社會對他的名譽褒獎,是因為他在傳統文化的傳承、弘揚等方面做出了了不起的貢獻。特別是其人往生以後,今人憶起他的貢獻之大,無以回報,只能以「大師」追贈。
生前被人稱大師的多數都不敢承認,生前敢承認自己為大師的多數就是騙子,因為普通老百姓都懂得謙虛就是中華文化的優秀品質之一,深諳中華文化的學者能不自知?
我們認為凡能被後人稱為國學大師者,必有幾本拿得出手的書或講義,必影響了一代人的思想。為人德性高尚,為學認真嚴謹,為道身體力行,被後世永遠追懷者,才可稱大師。
討論某人是不是大師沒有多少現實意義,我們這個民族不會虧待任何一個真真實實地為民族做出貢獻的人。你的貢獻不到,得到了虛名最後也都會露出馬腳;只要你的貢獻到了,你再怎麼推辭,大師的桂冠早晚也會加冕。因為歷史本身就叫公平。
今天我們正處在經濟全球化浪潮中的「中國身份認知的缺失期」,弘揚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就是在找回我們自己,找回我們的文化生命之根。一代又一代的學者們為我們做出了應有的貢獻,我們必須銘記。
未來幾十年,由中國倡議的「一帶一路」一定會形成下一波經濟全球化浪潮,所以在當下這個歷史關鍵時期,我們必須首先確認我們中華民族之為中華民族的文化之根,才不至於在未來我們再次迷失自己的文化身份。
這個文化之根就是我們這個民族文化中獨特的思維方式、精神和靈魂,也唯有如此才能讓中華民族永不迷失自我,做到生生不息,天長地久。
在未來的幾十年,每一個炎黃子孫都應該以「國學大師」的擔當去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讓「大師」住在自己的心裡,讓中華文化傳到世界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