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日本國產服裝要「消失」了?

日本國產服裝要「消失」了?

日本國內的服裝生產規模持續萎縮。日本最大的牛仔褲生產商EDWIN相繼關閉國內工廠。優衣庫等日本服裝企業在人工費低廉的海外擴大生產,2017年的進口比例達到98%左右,而日本國內的生產件數則首次跌破1億件。雖然也有服裝企業堅持在國內進行生產,不過競爭十分激烈。日本國產服裝面臨著消失的風險。

EDWIN將於5月底關閉青森縣津輕市相野工廠。該工廠擁有不到40名員工,生產幾千日元到2萬多日元價位的牛仔褲。

EDWIN將把該工廠與津輕市青森工廠整合,將在兩家工廠徵集自願退休人員。此外,秋田縣的合川工廠也將在5月底關閉。該公司2017年也整合了青森縣內的其他工廠,今後計划進一步推進生產改善,重振業務。

據日本紡織品進口商協會統計,顯示日本國內服裝進口比例的「進口滲透率」2017年為97.6%,連續5年刷新歷史新高。由於來自中國等亞洲國家的進口增加,進口比例較20年前上升了超過25個百分點。反之,日本國內生產量直到2008年一直超過2億件,而2017年則減少至約9840萬件,首次跌破1億件大關。

在服裝行業陷入防禦戰的背景下,中堅襯衫廠商的高管坦言,「有同行公司拜託我們增加對國內工廠的訂單」。在九州等地設有工廠的大型襯衫生產商山喜方面,如果低價產品不多藉助中國和寮國的工廠生產,則難以與海外產品競爭。

競爭不過海外產品不僅是因為與新興市場之間的人工費等成本差異,還因為海外工廠在日本的技術指導下,染色和縫製等工序實現了與日本同等的品質。

大型休閑服裝企業GU以中國和越南為中心,提高員工的技術能力,構築了價格低廉而且能迅速將流行元素融入商品的生產體制。運營GU的迅銷公司會長兼社長柳井正表示,「亞洲工廠的員工能力很強。日本工廠員工年齡較大,廠均人數也比較少」。

日本國產服裝的低迷還受到日本的時尚觀發生變化的影響。

日本國內的服裝市場規模從泡沫經濟時期的15萬億日元減少至10萬億日元,而供貨量則從20億件增至近40億件。比起一件衣服穿很久,追逐時尚潮流、頻繁購買低價位服裝的穿衣方式不斷滲透。日本服裝市場整體的單價出現下滑。二手商品交易平台Mercari等C2C(個人間交易)網站抓住了消費者心理,使得這一傾向愈發明顯。

所有工序均在日本國內完成的「鎌倉襯衫」很受歡迎(Maker』s Shirt Kamakura的店鋪)

不過日本國產服裝廠商也並未坐以待斃。因「鎌倉襯衫」而聞名的Maker』s Shirt Kamakura以前就執著於國內生產,從2017年12月底起更推出從紡織到縫製的全部工序都在日本國內工廠完成的「純國產襯衫」。

價格為不含稅6900日元(約合人民幣406元)。在服裝價格走低的背景下,這一價格高於其他廠商的產品,但在實體店內經常賣到斷貨。該公司的會長貞末良雄會表示,「美國紐約門店的反響也很好,爭取將日本生產的襯衫推向到全世界」。

在日本國內,定製服裝雖然價格偏高,但是人氣不減。由機械進行自動生產等技術也不斷進步。日本服裝行業處於緊要關頭,各家企業正在摸索打造品牌和運用數據的全新營銷手法等生存下去的舉措。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原欣宏,花井悠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日經中文網 的精彩文章:

日本新幹線撞人了?
164年前中國人就驚嘆日本治安良好

TAG:日經中文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