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張愛玲為什麼不給唯一的弟弟留遺產?那是她一母同胞的弟弟

張愛玲為什麼不給唯一的弟弟留遺產?那是她一母同胞的弟弟

張愛玲為什麼不給唯一的弟弟留遺產?那是她一母同胞的弟弟。

張子靜是張愛玲唯一的親弟弟。1995年9月8日中秋節那晚,當張愛玲在美國寓所裹著一張紅色毛毯,猶如孤島遺民一樣獨身蒼涼死去時,所留下的遺囑,不但沒有一毛錢留給這位遠在大陸受苦的弟弟,甚至是隻字未提的其名的。也許,在她心目中,是否知道這個世間還有這麼一個血親,都是可疑的。

張氏姐弟,因為父母離異、外出求學等原因,其實一塊生活的時間不多。他們的童年和青年時代,是以父母的遷居、分居、複合、離婚這樣的主線貫串起來的。

1944年的5月,張愛玲24歲時,專門寫過一篇名為《童言無忌》的散文,講述過他們姐弟的相處模式:「我比他大一歲.......有了後母之後,我住讀的時候多,難得回家一次」。1938年初,張愛玲離家出走,往後姐弟兩再也不怎麼見面了。

一開始繼母欺負弟弟,抬舉張愛玲,但是張愛玲不配合,鬧翻,出走,弟弟也想像她那樣投奔生母,遭到拒絕,只能回來依靠父親和繼母。出於自我保護的本能,他也隨著他們一起妖魔化張愛玲,卑微,又有點小陰險,張愛玲的《小團圓》里有類似描寫。張愛玲對他倒不是怨恨,而是對於弱小人生的恐懼。

張愛玲和弟弟之間的關係,應了她那句話,生活是一襲華美的袍,爬滿了虱子。那袍越是華美,那虱子就越讓人痛心,她寧可保持距離,久之,那種距離感就成了習慣,彷彿是與生俱來一般。

但是在骨子裡,張愛玲何嘗不是繼承了她父親的那份殘忍,在《私語》中大肆描寫她父親如何暴虐,如何殘忍對待妻女,如何依靠女人吃軟飯,卻隻字未提那些慵懶的午後,張延重耐心地教習她寫舊體詩,讀紅樓經典,這些都是後來人們對張愛玲作品評價之高的重要原因。

那流利的文筆,從容的敘事,亦得益於當年他曾與她「共話文學」,他的觀點給她啟發還在其次,更重要的是,他平等地、真誠地聆聽並欣賞過她的見解。

張愛玲在《弟弟》中寫道:「他妒忌我畫的圖,趁沒人的時候拿來撕了或是塗上兩道黑杠子。我能夠想像他心理上感受的壓迫……我比他會說話,比他身體好,我能吃的他不能吃,我能做的他不能做。」

而在《我的姐姐張愛玲》里,張子靜說,她離開大陸時,半句都沒和他提起,還是姑姑來告訴他的。

而張愛玲死時,留下遺言,將一切留給宋淇夫婦,一點都沒有留給他。

儘管張子靜一生都過得很落魄,終生未婚,住在上海一個很窄小的房間,做老師,幫別人補習英文,一邊服侍繼母。60多歲,還在想著如何攢錢,去鄉下找一個老婆,能照顧自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園藝的家 的精彩文章:

秦始皇陵到底陪葬了多少人?數目觸目驚心啊!

TAG:園藝的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