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數字貨幣背後的殘缺,虛偽以及慢性死亡

數字貨幣背後的殘缺,虛偽以及慢性死亡

數字貨幣背後的殘缺,虛偽以及慢性死亡

圖片:D-Keine / Getty Images

本文為動點科技/TechCrunch 中國獨家稿件。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我們要如何去看待那些意圖憑一己之力撬動全球市場的初創公司?

在過去的 12 年 TechCrunch 生涯中,我一直都在追隨它的步伐。我看著商業報道從一灘灘死水逐漸變成一個個龐然大物,看著曾經的無人問津的版面不斷躋身為全球對話的主宰力量。為什麼,為什麼會變成現在這種局面?因為商業報道已經不再是商業報道,因為商業報道變成了充滿硝煙的戰場手記:戰火在投資機構間紛飛,顛覆從各種新奇構想中蔓延。

風投機構從默默無名的金融櫃員一躍成為光鮮靚麗的耀眼巨星,孵化場所也一再挑逗著創始人的神經。他們的頭銜終於變成了官方意義上的老闆、總裁,他們的心路歷程被描繪成一段段的商業聖經。

如今同樣的事情正在 ICO 領域發生,儘管這些發生顯得有些陌生。在這裡,創始人的資歷背景不再是公司的評判標準。在這裡,公司的技術含量也不再被看做是自身的實力象徵。它只需回答「發售的代幣會在什麼時候上漲?」,所有的答案就會在你面前一目了然。

它們顯然走向了歧途。這些代幣發行公司理應受到和傳統初創公司同等的評判標準和社會擔當。然而事實卻並非如此,並且遠非如此。

我們所熟知的風投向來都是對某個項目的群體性批判歷程(這個群體往往是由男性主導構成)。如果他們發現了任何潛在風險,等待著項目發起人的就只能是一個充滿善意的抱歉。除非這個項目 擁有足夠的實力底氣或者充沛的啟動資金,否則它就只能在種子輪死亡名錄中掘下自己的墓坑。

但 ICO 領域卻出現了一些不一樣的色彩。儘管從表面上來看那些代幣風光無限,這種自嗨型的滿足很容易成為滋生犯罪的溫床。所以代幣發行公司必須要受到盡職調查,當然,做這種調查需要足夠的智商。創始人需要做的是要讓全世界記住他們的面龐,而不是努力在沙山路的資本家面前留下讓人難忘的印象。他們必須去講述真實的故事,展示出他們所帶來的實際價值,而不是在噙著淚水的哽咽中高呼理解萬歲。這就是他們應該並且需要去做的事情。

加密貨幣用數字為我們描繪了一個沒有中心化決策的人人平等時代。但這裡的創始人們卻忘了一點:人類不可能做到純粹意義上的公允。這些初創公司的價值在於它們為人類帶來了多少價值,帶來的技術解決了多少實際問題,以及如何在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中體現出作為企業的認知——我們的未來不是數字的未來。所以這些初創公司要面對的是多方質疑,儘管這些去中心化的質疑不一定會帶來更多的融資。

如果你是被金錢利益所驅使,我建議你最好多了解一些你眼中的 波場幣與實際的波場幣之間的差別。雖然選擇與否都是你的權利。然而,如果你的目的是為了讓初創公司帶領我們走向更深遠的未來,傳統的風投模式可能會更適合你一些。同時,你可能還要做出其它的諸多改變。

早些時候,我同狄巴克·喬布拉談過他對全球化投票系統的看法。他所從事的是探求全球的態勢走向。如果某位政客需要資金預算,或者做出政治決策,這位政客就需要用簡訊或者電話回訪的方式向他的選民詢問他們的意向。每人一票,不得偏倚。如今這種空頭支票正在逐漸變成現實。在我看來這是一個振奮人心的局面,而它也會讓融資方式在這其中找到自己的前進步伐。

用數據摸著石頭過河的中心化決策時代已經走到了它的盡頭。現在,我們進入的是一個全新的時代。那些思維方式尚且停留在上個世界的人們尤其要注意這一點。畢竟這時,我們每個人的話語都有了自己的重量。

數字貨幣背後的殘缺,虛偽以及慢性死亡最先出現在動點科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動點科技 的精彩文章:

太合音樂集團完成 10 億元量級新一輪融資

TAG:動點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