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末遺恨:崇禎如果無為而治,明朝或許有救,最後剛愎亡國

明末遺恨:崇禎如果無為而治,明朝或許有救,最後剛愎亡國

原標題:明末遺恨:崇禎如果無為而治,明朝或許有救,最後剛愎亡國


明朝在成祖之後,其實是勛貴武將體系和士大夫文臣體系相互共存。而皇帝作為仲裁者掌握最高權力。而土木堡之變武將勛貴集團的失敗才是真正導致明朝政治體系失衡的原因。之後東廠西廠的崛起,和錦衣衛勢力的擴大包括司禮監和外派的鎮守太監,都是皇帝無奈之下對於士大夫的制衡。所以那個時候皇帝的統治,基本盤就是文臣士大夫集團和代表皇帝的特務機構及各地鎮守太監。崇禎如果能夠無為而治,明朝或許有救。我們來看一下他的幾個愚蠢舉動。


魏忠賢該不該殺?其實是可以殺的。一朝天子一朝臣,崇禎東宮的老部下等著上位。魏忠賢必須下台,魏忠賢說到底是天啟皇帝的人 魏忠賢的所作所為天啟皇帝會一點不知道?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罷了。魏忠賢也是忠於天啟皇帝的 畢竟是看著他長大的。而且也知道自己的權利來源,所以自己雖然貪 雖然無法無天 但是在維護大明江山這件事上也是一直出錢出力的。



天啟死後讓崇禎信任魏忠賢 就是因為天啟知道東林黨有多貪。但是又不能罷黜東林黨。但是崇禎不信,只認為宦官禍國 結果一上位,就弄死魏忠賢。崇禎的錯誤在於殺了魏忠賢的同時把特務機構和鎮守太監集團清理乾淨了。卻沒有好的替代品。這麼大權力真空都給東林黨,直接喂出個自己無法駕馭的怪物。


如果崇禎讓各地總督巡撫自己徵稅,確實可以平定農民軍。不過後果會和東漢末年一樣,有左良玉之輩等擁兵自立,依然內戰,明朝照樣滅亡。只不過不是滅在農民軍手裡,而是滅在軍閥手裡。因為,地方總督巡撫一旦有了土地,有了自己徵稅的努力,那他就不是朝廷的人了,他是個軍閥,可以不聽朝廷調遣。明朝滅亡的根子在於中央財政枯竭,官僚士紳佔據大量土地而不納稅,平頭百姓負擔惡化無法生存,他不亡都沒天理了。



東林黨侵佔土地壟斷朝堂,自古文人誤國,魏忠賢在崇禎上位前都平了好幾次叛亂了,崇禎就是個小青年,以為自己以身作則勤勞樸素就可以救國,若魏忠賢不死,明朝最起碼續命十來年。明朝的君權制度已經無法適應時代的需求,這才是根本。站在後人的角度,我們可以說君主立憲是合適的良藥,但是崇禎肯定無法接受這種方式,所以唯一有可能的就是實行藩鎮制,但這樣又會喪失中央集權,導致國家分裂。



崇禎如果夠聰明,應該親自主持科舉,親自提拔武將,指揮這兩撥人組成東林找茬團。沒事就給東林黨搞搞文字獄,查查他們住宅、服飾違制問題,還有生活作風問題。對東林黨以及背後的江南士紳抄家、罰款,即充實了國庫又打壓了東林黨的氣焰,平息流寇和滿清。一句話末代皇帝應該任用寒門出身的人,才組團去打士紳階層。


皇帝與地主鄉紳是對立的,貪污腐敗偷稅漏稅,每個封建王朝到後期都是這樣。但是有的可以起死回生有的只能滅亡,歷史根本沒有必然,如果把崇禎換成任何一個開國君主明絕對不會亡,歷史不能假設是唯一的必然,土地問題是困擾歷朝歷代的問題。有的能人改革變法中興朝代,有的沒有出現這個人就直接亡了。



權力的根本是:讓別人按照自己的意志的做事。 但別人憑什麼按照你的意志去做事?因此才有了權力的三大支柱。而且權力不止是壓榨百姓更可以維護社會秩序。法律其實也是權力的一種,以暴力威脅為手段,要求人民或團體遵守法律而減少社會矛盾。權利的三大支柱,暴力,財富與智慧(文化)。


吳王事事須亡國,未必西施勝六宮!明之亡,是自明武宗以後,所有積弊的疊加所致。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至崇禎朝,已成病入膏肓之勢。縱然崇禎是至明至偉之君,也充其量只能再多維持幾年罷了!何況他還不是那樣的聖明神武的君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國文社 的精彩文章:

秦始皇死後,胡亥殺了很多人陪葬,大量少女被碎屍陪葬
神秘瑪雅人是外星人接走,還是自己滅亡,偉大的古老文明

TAG:大國文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