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負丹青》:吳冠中回憶當年留學,紳士拒絕接觸中國人手裡的錢

《我負丹青》:吳冠中回憶當年留學,紳士拒絕接觸中國人手裡的錢

《我負丹青》:吳冠中回憶當年留學,紳士拒絕接觸中國人手裡的錢

月上梢頭,終於看完吳冠中自傳《我負丹青》,閱畢掩卷,一個滿頭華髮的倔老頭形象久久揮之不去。「藝術選擇了藝術家」,恐怕是吳冠中藝術生涯的真實寫照。自小家貧,從考試到考試,繼而出人頭地,許是每一個農家子弟的夢想。中學畢業,考入浙大高工的電機科,工業救國,生活亦有保障,吳冠中來到了命運的轉折點。軍訓時結識了國立藝專的朱德群,偶然一次參觀,吳冠中被「美」之女神俘虜,從此踏入藝術之門。

考入國立藝專,留學巴黎,回到祖國時,吳冠中正是而立之年剛過。他準備根植於的祖國土壤中,走一條「洋為中用」的藝術蹊徑。採擷最美的風光,往往需到懸崖峭壁處。派系鬥爭,十年動亂沒有能夠摧毀藝術家執著的心靈,磨難是一塊試金石,見證並煅造了這位中國的「印象派」大師。

梵谷是吳冠中一生之中最為傾心的畫家。一見鍾情,終生陶醉。相近的心靈才能相互吸引。梵谷的畫,情之火熱,色之華麗;梵谷的文,真誠質樸,豁達直白。生命與熱情,是藝術家創作的永恆主題。

燕子的意象多次出現在吳冠中的繪畫作品中。從八十年代的《雙燕》、九十年代的《秋瑾故居》到二千年的《往事漸杳,雙燕飛了》。燕本良善,是吉祥與希望的象徵,同時也寄託了作者對故土家園的深深眷念。都說藝術家是最不通人情世故的那類人。對藝術對美的執著,容易使人忽略自身乃至周圍人的存在。他的剛直,他的真誠,得罪了不少人,也吸引了真正的摯友。

幾十年的遠隔重洋,不能割斷他與朋友之間的友情。八一年吳冠中回到巴黎,與老友熊秉明重逢:「額頭的皺紋對著額頭的皺紋,兩個年輕人在這咖啡店裡老了三十年。」正如吳冠中的恩師吳大羽所言:「懷有同樣心愿的人無別離。」吳冠中與熊秉明、朱德群的友誼沒有因為時間,因為距離而沖談,卻象窖中的陳年美酒,散發著沉鬱的芬香。

藝海茫茫,無涯之舟,無以系纜。藝術上的探索永遠沒有窮盡。七十歲的吳冠中,開始關照生命。相濡以沫的老伴,退休後陪他走天涯,四處寫生。老伴因冠心病住院,吳冠中審視內心:老伴的淡泊與善良始終是他精神上的保護傘,他再也離不開這保護傘了。

八萬字的自傳,既是作者心靈的寫照,又真實描繪出林風眠、吳大羽、潘天壽、徐悲鴻、衛天霖、蘇弗爾皮、潘玉良、江豐等人的歷史影像。吳冠中筆觸間流淌著真誠與坦蕩,卻也夾著一股天然的硬氣,是「無欲則剛」,也是倔強的天性使然。「風格是作者的背影,自己看不見。」吳冠中慢慢走近,又漸行漸遠,直到融入那一片山水間。

有件吳冠中在國外求學時發生的小事,永遠像尖刀刺入他心臟拔不出來,那是當年去英國倫敦坐公共汽車,用硬幣向售票員買了票之後,她撕下票硬幣扔捏在手中,想順手找給另一位買票的「紳士」,結果「紳士」大為生氣,拒收中國人出手的錢。多年後吳冠中在大英博物館舉辦個展,英國王儲來剪綵,他回憶起當年公共汽車上受辱的烙印,仍舊說「潛意識中有雪恥的心態,但我們的現代文化還未能超越人家。」這是一種很難做到的不卑不亢的氣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實話實說真的很難 的精彩文章:

《少年凱歌》:好好看這部書,才能明白,霸王別姬真是他拍的
《大好河山可騎驢》:若能穿越,肯定去宋朝,當然是中期啦

TAG:實話實說真的很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