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著帶你當地游,「bikego」用「互聯網眾包模式」做國內旅行目的地自由行
你出去旅行還會跟旅行社還是自由行?問100個年輕人,大概有103個會說自由行。但自由行還是存在租車不便、不知道去哪玩的窘境。
以Day tour為主要業務的bikego(領趣旅行),想要切的就是這一塊市場。
bikego成立於2016年,提供當地土著帶隊的2-7人小團遊玩服務,而且僅限白天出行。發展至今,bikego已覆蓋大理、成都、瀘沽湖等13個目的地,開發了幾十個體驗式、探索類旅遊產品(每個目的地有5條左右不同的線路)。
創始人&CEO畢勝向36氪介紹,bikego目前訂單客單價在1000元左右,人均客單價在340-360元,單個目的地復購率47%。預計今年拓展到16個旅遊目的地,並實現盈利。
這套商業模式有哪幾個支點?
分析起來,bikego最重要的支點有三個——需求端、供應端和G.O(帶旅客當地游的「土著」)。
bikego先解決了需求端的問題,從特色線路研發做起。由於OTA平台缺乏優質的、差異化Day tour產品,冷啟動階段比較順利。
怎麼差異化?拿西安的一條線路來看,他們帶遊客去了兵馬俑-民間菜館-DIY兵馬俑-驪山公路-茶園採茶品茶。這樣設計的重點在於,避開景點=避免擁擠,同時減少對景區門票資源的依賴(散客很難拿到低價景區門票),增加體驗感、放鬆感。
為了打造爆款線路,他們將Day tour產品化。公司的組織結構設置對標了韓衣都舍,分為產品開發、數據分析運營、視覺能力等多個小組,有內部競爭機制。響應速度、決策機制相當快。畢勝說,「好的品牌最終考研的是有沒有一個好的組織建構,包括內部和外部G.O管理。」
bikego採茶體驗環節
在G.O體系方面,公司研發了一套「人力資源篩選模型」來篩選G.O,包括社會能力、專業能力、性格屬性、心理屬性4個維度,通過率在30%。
這些數據將沉澱在平台上,和用戶數據產生化學反應,以提高用戶體驗——bikego的後台給每位G.O和用戶貼了許多標籤,可以根據距離、年齡、星座、性格等進行匹配,比如同齡人匹配成團,會照顧人的G.O匹配親子團等。
據介紹,bikego目前一共有五六百位G.O,G.O主要來自BD當地司機和口碑傳播。其中40-50%為簽有排他協議的核心G.O,他們消化掉了80%訂單,月收入在5000元左右。
供應鏈方面,bikego用了互聯網眾包制來打造供應鏈,G.O就像滴滴司機,通過互聯網做到即時的數據反饋,供應鏈靈敏度大幅提高,可以在凌晨2點前下單、隨時取消訂單,這在傳統旅行社是完全不可能的事。同時每個目的地有2-3人的在地團隊,負責當地資源洽談和管理。
這套模式為什麼能跑通、能複製?
關於模式驗證和複製,畢勝介紹主要是分階段解決問題。2016年,bikego在大理做單一目的地的多產品線的驗證,當年盈利三百多萬元。2017年,將大理的模型搬去不同目的地複製,形成不同的模型,比如小資城市型(廈門)、典型的傳統旅行目的地(麗江)、自然風光型(瀘沽湖)等,當年盈利了2000萬元。今年通過增加目的地,預計可實現1億元營收(每年保持5倍左右的增速)。
bikego存在哪些風險?
據了解,bikego目前訂單主要來自OTA平台,佔比在90%以上。能維繫住G.O,也主要源於業務量相對穩定,能帶給他們足夠的收益。這兩點也是bikego的風險點。
完全依賴OTA平台的流量,就會面臨同業競爭,2017年已經有不少競品加入土著帶你玩的Day tour產業;此外,優質的G.O是有限的,競品可能通過補貼挖走這些資源。
bikego領趣旅行的團隊目前有50餘人,創始人&CEO畢勝,連續創業者、產品經理出身,有20年C端連鎖服務業創業經驗及規模化運營經驗。
—————————————————
※vivo NEX打開QQ瀏覽器會調用攝像頭,別緊張我就想看看你在幹嘛
※專註 AI 人臉識別場景化,「魔點科技」聯合釘釘發布智能門禁
TAG:36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