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巴結權貴與欺辱弱小是最折福的事情

巴結權貴與欺辱弱小是最折福的事情

實修竅訣

《噶當語錄》中阿底峽尊者對阿里王香曲奧臨別贈言說:「只懂佛法不能成佛,必須依法去實修。」故此,這本阿底峽尊者與弟子間的問答語錄(《噶當語錄》)都是濃縮三藏精華、指導實修的竅訣語錄,是佛法實修者的圭臬與瑰寶!

面對他人的時候,我們肯定有各種分別、比較。

比如高低來說:有沒有學問、有沒有錢、有沒有地位……等等。

這裡是用「地位」這個字,但是實際上是(覺得別人比)自己差:我們有學問,他們沒有學問;我們有錢,他們沒錢;各種我們自己有他人沒有的,變成是他們比我們差的。

那個時候,一個大乘修行人就特別要注意:對他應該生起悲心,起碼要有一個同情的心。

我們看不起他,馬上心裏面有點「怕」他:怕「我變成他的話怎麼樣」,「我不想當這樣的人,不想接觸這樣的人」。

有一些人有奇怪的想法,好像接觸有錢人、有地位的人的話,有「沾到這種福報,可以和他們一樣」這種期待。對比較不好的(人)就有點排斥,「我不要跟你吃飯,也不要跟你來往」這種觀念。

實際上有沒有福報完全是業果使然嘛,巴結有錢、有名的人太可笑,你越這樣做福報越差!

希望自己好,(就要)對他人更同情、更關心,累積福報就更好。

但是我們一般世間人就會想:「跟他接觸會不會自己變成也會跟他一樣」?(對比我們差的人),修行人特別是大乘的修行人,更要悲心慈心要生起同情。

我們平常接觸他人,肯定有個比較,馬上看:我高還是他高,我瘦還是他瘦,我年輕還是他年輕,我有錢還是他有錢,我的衣服怎麼樣他的衣服怎麼樣。

比較是可以,但是比較的後面不要有「比我劣的人,我不要接觸」的想法,應該是生起同情心,這樣才聰明才會累積福報。

(如果對方)什麼都好的話,那就是需要修喜無量心,慈悲喜舍的喜,不是隨喜。

喜無量心是「願一切有情不離無苦之樂」,要這麼想:他永遠這樣好、要更好。

比如,看到窮人的時候,我們就希望他們有錢;看到他得到錢就高興,因為「我的希望展現在這個人的身上了」,從而就「高興」。

這裡講的是,不管什麼角度比我們差的,要生起悲心、同情、悲憫的心,一個大乘修行人完全不可以「欺侮和輕蔑」

我們看到別人身上不管什麼比我們好的時候呢,一個修行人不要嫉妒,要讚揚他,要希望從他那邊學到東西,變成「要跟隨他」的樣子。

大乘的修行人在修行上一直往前沖,在修行上可能有比較強的比較心,比如阿底峽尊者下面的弟子都認真,會比較:誰比較厲害,誰修得比較好。

「他修的比較好」的時候,心裏面好像有點怪怪的,有點不能接受,心裏面有可能會冒出來一些嫉妒。所以那個時候不要嫉妒,要隨喜、讚美他,要跟他學習,要跟隨他,要做到這個。

「人人都憎惡仇敵而喜愛自己的親朋,所以應當除去貪戀和偏袒」。比如說,我們面對一個人群會有「我們是廣州人、我們是中國人,你是哪邊的人?」的偏向,有一個自己偏向的執著。

比如,「我們是格魯派,你們是什麼教派」、「我們是亞洲人,你們是什麼地方的人」、「我是什麼師父的弟子,你是什麼師父的弟子」,就一個分類(黨)。

實際上是,對一個菩提心、大悲心的修行人來說,分類(黨)就等於你的菩提心修得不好。

應該是沒有「我的」跟「他的」的距離,沒有我的教派、你的教派這種的界限親跟遠的差別。

「我是亞洲人種族,你們是什麼種族」——這樣的種族、國家、信仰、教派……這種界限不可以有。

當然界限是存在,但以界限來區別親跟遠的差異不可以出現。如果這個出現,你的大悲心在哪裡?菩提心跑到哪裡去了?

包括「這是我的家庭、這不是我的家;這是我的母親、這個不是我的母親」這個界限來成立內心非常大的親跟遠是不可以有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九讀佛 的精彩文章:

臨終不出現三惡趣徵兆的關鍵
由護法吉祥天母選出的寺院堪布

TAG:老九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