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中風後康復,要練心肺

中風後康復,要練心肺

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康復醫學科主任 潘 鈺 醫師 楊曉輝

腦卒中患者早期會喪失運動感覺和生活自理能力,經過一段時間治療後,患者會恢復為手指能抓、腿能走的狀態。患者和家屬通常會認為,偏癱就算治好了,但實際上,他們忽視了心肺功能,也就是最重要的「芯」的功能。

卒中患者發病前往往就存在運動量不足、心肺功能下降等問題。發病後,由於缺乏運動,骨骼肌、心血管系統等發生改變,其心肺儲備功能、運動耐力進一步下降,訓練時明顯力不從心,做幾個動作就累得氣喘吁吁,嚴重製約其運動耐力並導致步行能力受限,嚴重的可導致複發。

燈芯燃盡,燈泡何以能亮?心肺運動訓練可有效降低心腦血管意外、提高活動耐力,是腦卒中康復訓練的重要部分。目前,歐美國家已建立較為規範化的心肺康復訓練體系,而我國尚處於起步階段。

心肺運動訓練以有氧運動為主,以大肌群節律性運動為首選,避免需迅速變換體位的項目,尤其是卧位-直立位轉換。心肺運動訓練在起始階段持續時間不宜過久,可逐漸延長至20~60分/次,不宜超過90分/次。運動前應有5~10分鐘的熱身活動,運動後至少有5分鐘的放鬆活動。訓練穩定後,運動中靶心率(通過有氧運動提高心血管循環系統的機能時有效而安全的運動心率)的保持時間必須達到至少10~30分鐘。正常人訓練採用快走、慢跑、爬山或功率自行車(一種健身器材)訓練時,可算出靶心率,按此運動。但偏癱病人由於一側肢體功能障礙,可以使用四肢聯動心肺運動器械,並由專業護理人員陪同,在心電等監測下訓練。訓練時密切觀察心律、血壓及意識變化。

訓練方案上,以體力消耗不太多的運動模式介入,比如四肢聯動訓練,用上肢帶動下肢,健側帶動患側,一肢帶動三肢,每周訓練6天,每次20~30分鐘。運動強度上,有條件者可在醫生指導下,以個體化的心肺運動負荷試驗獲得患者峰值耗氧量、無氧閾等參數,並遵醫囑進行訓練。如果沒有相關條件,可採用心率儲備法獲得靶心率,公式為(最大心率-靜息心率)×靶強度%+靜息心率。

家庭康復期間,患者可逐漸從輪椅輔助過渡到拄拐輔助步行,心肺訓練可轉換成蹬功率自行車,訓練時以臉不紅氣不喘為宜,直至生活能夠自理。

科普百分百·助力科普中國,讓科學知識在網上和生活中流行起來。溫馨提示:以上為科普百分百網上閱讀所瀏覽內容,轉載分享只為知識傳播和學習宣傳,本文內容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如有意見建議,請私信留言,我們會及時處理。歡迎關注,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普百分百 的精彩文章:

想解暑?蓮是夏日寶
不變成武器,不收集隱私,Google為使用人工智慧划下了界限

TAG:科普百分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