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瀋戰役前,蔣介石想撤軍至錦州,衛立煌為什麼不答應?原因有三點
遼瀋戰役是解放戰爭時期最先爆發的一場戰略大對決,這場戰役以國民黨方面的慘敗而告終,為國民黨蔣介石集團的腐朽統治敲響了喪鐘。其實,但從軍事角度來講,國民黨內部在遼瀋戰役爆發前,曾對於如何排兵布陣有不同的意見。蔣介石想要從瀋陽全軍撤退至錦州,但卻遭到了高級將領衛立煌的抵制,那麼衛立煌為什麼不答應呢?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
遼瀋戰役爆發前,國民黨方面在東北地區的形勢已經完全處於被動,50多萬大軍被分別壓縮在瀋陽、長春、錦州等幾個關外的大城市,只能採取被動的防禦策略。面對如此不利的局面,蔣介石的美國軍事顧問團團長巴大維就曾提出了一個建議,大意是主動放棄瀋陽等大城市,將國民黨軍隊全部集中收縮至錦州,採取防禦攻勢,以觀勢態發展而決定下一步計劃。
巴大維的這個建議,得到了蔣介石的認可,他認為與其這麼被動地分散死守,不如將軍隊集中起來作殊死一搏,而且將部隊撤退到錦州,有兩個好處,一是如果東北地區戰局惡化,那麼就可以直接從錦州撤回到關內,保全部隊的同時,又加強了華北地區的軍事力量;二是如果東北地區戰局改觀,那麼國民黨方面可以以錦州為依託,確保有一爭之力,圖謀進取,擴大優勢。
如今,很多軍事迷們都普遍認為國民黨方面全軍撤退至錦州要比死守瀋陽要好的多,可以化被動為主動,使國民黨方面還有繼續周旋的餘地。那麼作為國民黨在東北地區的最高指揮官衛立煌來說,難道他就看不到這一點嗎?其實,衛立煌之所以拒絕從瀋陽撤退至錦州,有其自己的考慮,原因大致有以下三點。
一是撤退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衛立煌認為,瀋陽到錦州雖然只有200多公里,但是要知道兩者之間有大凌河等多條大河阻隔,這本身就不利於國民黨機械化兵團行軍,逢河必須搭橋、遇山必須開路,這樣的話軍隊必然在撤退過程中形成一個長蛇陣,首尾不能相顧。而且撤軍是在解放軍面前做橫向移動,隨時有被分割殲滅的奉獻。歷來兩軍對壘之際,只有向前和向後,做橫向移動乃下策之舉。
二是不戰而退,無故放棄重鎮瀋陽會造成巨大的輿論壓力。衛立煌認為,當時瀋陽是關外第一大城市,是東北地區的象徵。如果在戰前無故放棄,必然會造成人心動蕩,使國民黨方面遭受巨大的輿論壓力,這更加不利於國民黨方面的統治,而且會讓爭取美國軍事援助的計劃雪上加霜。
三是衛立煌認為解放軍不擅長攻堅戰,固守瀋陽以待時局變化才是上策。衛立煌出任國民黨東北剿總司令之後,在瀋陽的城防工事上下了很多功夫,將瀋陽打造成了一座堅城。當時解放軍的武器裝備還較差,沒有能力攻取瀋陽。衛立煌對在段時間內固守瀋陽抱有一定的信心,他認為只有守住瀋陽,才會得到國際方面特別是美國,不管是外交還是軍事的援助。
各位讀者,以上衛立煌拒不執行蔣介石撤軍錦州計劃的三點原因,你們認可嗎?如果覺得本文說的有道理,請多多關注,並轉發分享。創作辛苦,給小編一點動力吧。
TAG:二十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