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看盡長安花」——樅陽縣民生工程採風側記
1
我們一行人的集合地點在旗山公園廣場。廣場上介紹樅陽縣各類民生工程的展板有序擺開,觀看者熙熙攘攘,嘖嘖稱道。縣委宣傳部舉行簡短的活動啟動儀式,未等具體負責的同志講話,媒體記者的鏡頭就對準了台上,他馬上揮手說,你們的鏡頭要對準台下,對準台下辛勤勞動的人們。是的,我們的鏡頭、筆頭要對準樅陽大地,要對準在樅陽大地上辛勤耕耘、堅韌不拔的奮鬥者。
2
永登圩在樅陽鎮,它是樅陽沿江圈圩歷史上是最悠久的圩口,也是最大的圩口。1954年大水,縣域內的圩口全部潰破,唯有永登圩安然無恙,但圩內田地也受內澇淹沒,顆粒無收。治理水患,歷年來是樅陽縣委、縣政府的頭等大事。1958年永登圩始建機械排灌站,1977年改建電力排灌站。但裝機容量小,不能滿足防洪排澇的需要,每遇大雨,即遭洪澇災害。2016年雨量,亦屬史無前類,永登圩內一片汪洋且威脅樅陽老城向東拓展的東部新區。
水利是農業的命脈,是國民經濟的命脈。如何把握這命脈,樅陽人民在兩千年的歷史隧道中,砥礪前行,總是填寫不了一張令人滿意的答卷。
永登泵站工地上,幾台挖掘機、鏟土機正在進行場地的平整工作,那長長彎彎的吊臂,不由讓人聯想到兩千年前,漢武帝拉弓射蛟的威武來。蛟,蛟龍,洪水肆虐的始作俑者。且不說漢武帝是否制服了困擾百姓的洪魔,但就一代執政者站立在樅陽大地上關注人民疾苦的善良心愿,確讓樅陽人敬仰。一代帝王面對氣勢恢宏、一瀉千里的滔滔江水,想必也知道自己的無能、渺小,束手無策,只好畏懼於千米之外掏弩搭箭。但他也深深地知道:只有百姓安寧,國家才能安定的道理。據說,漢武帝打道回府後,即減免稅賦,讓水災後的平民休養生息,在那時,委實是最實惠的民生工程了。樅陽,也即此時置縣,是安撫還是治理,我們不得而知,但樅陽人民在這兩千多年的歷史綿延中,始終讓魔鬼般的蛟龍纏繞得人喘不過氣來。
2016年洪澇災害後,樅陽人民又掀起了新一輪水毀工程治理及水利規劃建設。當年8月樅陽縣水利局委託安慶市水利水電規劃設計院編製了《樅陽縣永登泵站工程初步設計報告》,安徽省水利廳即速以《關於樅陽縣永登泵站工程初步設計的批複》核定工程總投資5176萬元。在原址拆除舊泵站,擴建新站,總裝機容量是原來的近十倍。投資之多,規模之大,格局之高,史無前例。其工程包括站前節制閘、前池、泵房及壓力水箱、穿堤箱涵、防洪閘及其出口段、管理房及廠區道路綠化等。圩內配套工程包括引湖進水閘、南北乾渠及兩座交通涵。其設計科學規範,細緻縝密。同年12月開工建設,計劃2018年6月投入試運行。在泵房,我們聽到設備安裝調試的技術工程人員的講解,不得不嘖嘖稱奇。他說,現在,開啟一組機泵跟過去的老式機組相比,當是它的倍數,若動用五組機泵,可見它的威力了。永登泵站的擴建,排水功能的提升,永登圩的洪澇災害將不復存在了。即使遇到百年未見之降雨,機泵一分一秒吞入的洪水量,吐出的當是驚天動地的「蛟龍。」
巍峨高大、綿延百里的樅陽長江大堤如若是一首治理水利歷史的抒情長詩,那麼宏偉壯觀的永登泵站就是它氣勢恢宏的首句,就是它驚心動魄的的感嘆號。這是樅陽災後水利修復的一個標杆,水利薄弱環節治理的一個節點,民生工程的一個亮點。
樅陽縣永登泵站-水利薄弱環節三年治理行動項目施工現場
3
山河,行政村名,在樅陽縣白柳鎮。咋聽這名稱也俗,當你走近它,不禁有「大俗即是大雅」的稱羨,不愧為省級美好鄉村建設村。讓人脫口而出的讚譽詞語是:山河錦繡、山河如畫……
五、六年前,與一群朋友爬柳峰山,來過這裡。下車,是坑坑窪窪的土公路,接著是彎彎曲曲的羊腸小道;村莊似原始村落,進村的小路,生怕冷不丁的冒出枯樹椏或荊棘劃破了褲子;雜亂無序的廢棄建築物、搖搖欲墜的茅廁不堪入目;偶遇山塘,它像「落湯」的野雞蜷縮在山凹間,沒有一絲五色斑斕的生機……
「忽如一夜東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這是唐時詩人岑參描寫北國風光的詩句。詩人以晨起突然看到的雪景,而表現的驚異神情:一夜大雪,眼前的江山是銀裝素裹、煥然一新的迷人景緻。詩人欣然以春花喻冬雪,取喻新穎,設想奇特。比喻中含有廣闊深遠而美麗美好的意象,字裡行間無不呈現出鄉村原野生機勃勃、鄉味濃郁的早春氣息。下車,進入我視野的鄉野風景圖,以詩人欣喜、積極昂揚的詩句意象比喻我此刻的驚喜,也是最恰當不過的了。
若不是山河村的負責同志熱情地打著招呼,我真的疑是這裡是樅陽縣城區的迎賓廣場或是城區的某一段大道了。村幹部說,這條路直抵柳峰山下,承載著兩個村、近萬人人口的出入。路兩側是人行道,是草綠色的地磚鋪設,道旁香樟已經成林,夾雜一些本土的樹木,什麼烏桕、香椿、槐樹……簡直就是一道綠色的防風長廊。公路北是畈田,是梯田,稻秧已分櫱發禾,宛若綠色的地毯鋪到山腰,鋪到掩映在樹蔭下的村莊邊。路南是山丘,雜樹密布,山雀啾啾。在這近千米長的路段上,有三五條水泥路口,當是抵達山丘那邊的人家了。
行至一水泥路出口旁的人行道上,一位手端紫砂壺的老人在人行道上溜達,見我們一行人,想必生奇,目不轉睛地對我們張望。幾位攝影的記者更有眼力,「咔嚓、咔嚓」地把飽經風霜的老人留存在鏡頭裡。我走到老人面前,詢問老人高壽。老人聽力很好,大聲地說:「九十四了!」我小聲嘀咕,還以為您只有八十幾歲呢。老人怕我不信,又補了句:「屬牛的,來生再活八十幾了。」我盯著老人手中的紫砂壺,這壺我也有個,樣式與老人的相似,只是色澤不一樣。老人不等我問,搶著說到:「我這壺,四十多年了。那時沒有假的。現在不敢作假了。」老人言猶未盡,把手一揮,向我們炫耀:「你看我們這公路,這村莊,這樹木,若是聽人說,我那相信。」
與老人話別,我們一行人都為老人點贊,身體那麼硬朗,思維那麼清晰,跨過百歲,肯定不在話下。
大概走到一公里處,公路向北拐彎。兩側樓房鱗次櫛比、錯落有致,似統一規劃,又各具特色;有的瓷磚貼面,有的白泥粉刷;有的金碧輝煌,有的簡樸大方。門前有樹,大小不一,大樹遮天蔽日,清靜蔭涼;小樹枝青葉綠,生機盎然。門前場地大點的有花圃,花圃里不說百花齊放,可謂是五彩紛呈了。過村莊即是村部,靠山腳有一磚砌的宣傳廣告欄。廣告欄內內容豐富,有村規民約章程,有村務黨務公開,有好人好事通告。有多塊村人文歷史簡介。
山河村是一個古老的村落,是古陰安縣城舊址。境內山青水秀,人傑地靈。我們的先祖在這裡開荒拓土,撲耕勤讀,留下了許多人文歷史印跡和動人傳說。……陰安古城以城隍廟為中心,留下的古地名有:大院子、小巷弄、黑屋裡、碳埠、西門口、東門口、南門小街等,村莊里現存城隍廟、黑屋裡古牢房遺迹。
山河村位於雄偉的柳峰山西麓、風景秀麗的浮山東側。因境內有山有水,山曰:柳峰山;水曰:羅昌河。取兩地名尾字,故得名:山河村。
古城新韻、山河錦繡。
4
在金社鎮富緣制香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里,機器在悄悄的運轉,工人在靜靜的操作。這家公司是樅陽縣資產收益扶貧工程項目點,縣財政局投入50萬元扶貧專項資金到該公司,由金社鎮向榮村村民大會表決確定10戶貧困戶入股公司,每戶每年獲得資產收益分紅3000元。張牛姐,年近50歲的中年女人,此刻,正在進行成品香的包裝工作。捆綁繩、包裝紙、包裝箱有序的擺放在面前,靈巧的雙手像擺弄繡花針似的。她說:「這是計件工資,多干多得。她家是貧困戶,農忙時在家裡打理,農閑即到這裡上班,工資和年底分紅,一年有三萬元的收入吧。」她邊干邊說,是那麼嫻熟,那麼輕巧,那麼從容。
扶貧。脫貧。有這樣一朵花在村莊開放,何懼它不百花齊放,萬紫千紅?
車到會宮鎮,停在樅陽縣社會養老服務中心的大門外。下車,我的一位文友嘻嘻哈哈地打趣道:「再過十年、二十年,我們也要住到這裡來。」
養老服務中心,我們俗稱「養老院。」我母親每年也在養老院里生活三個月,那是安慶市區的一家養老院,條件與環境都很好。若不是親眼目睹,真不知道樅陽也有一家養老服務中心。這是一座仿徽式的四合院構造,進大門是偌大的院子,四周是兩層迴廊式建築。院內草木青青,花木艷艷。草地上各式各樣的健身器材一應俱全。房間有單人間、雙人間、三人間。其陳設也樣樣俱全,日用品的擺設亦如居家,溫馨暖人。不禁感嘆,與安慶市區的養老院相媲美,甚至於還要稍勝一籌。這寬闊的走廊,這寬敞的院落,讓老人溜達、聊天、散步多好。
在走廊,我與老人聊天,一隻燕子從頭頂斜刺衝下復又向上飛向院子,飛向天空。回頭仰望,在廊檐頂部的橫樑拐角處有燕子的窠巢。三四隻雛燕的頭伸出泥築的巢沿,張著粉紅而長長的喙,似在嘰嘰的叫喚。是它們的「媽媽」飛走了還是我們的到來打破了它們的寧靜?向我們睜著圓溜溜的眼睛,我不由自主地拿起手機,攝下在溫馨可人的鏡頭。燕子,「不傍豪門親百姓,呢喃蜜語倆依偎。」不禁讓人感慨萬千,我們當如一隻燕子,要時常來這裡相聚啊!
會宮敬老院-社會化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項目點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一日的行程,不禁讓人又吟誦起孟郊的詩句來。雖是春末夏初時節,樅陽大地宛若春風駘蕩,猶勝春色,更勝「長安」。在改革開放、脫貧致富的征途上,樅陽人民遞交了一份令人心花怒放的答卷,怎不讓人心生喜悅、放喉高歌!
為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銅陵社科苑」微信公眾號在廈門富爾貴酒業有限公司的支持下,自2018年6月至9月開展「走進銅陵看成就.富小貴杯」有獎徵文活動,希望廣大網友積极參与,本次大賽獎金與獎品均由廈門富爾貴酒業有限公司支持。具體詳情請見:「銅陵社科苑」微信號徵文啦!(點此進入)
TAG:銅陵社科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