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新品發布會臨近,我們一次性爆料給你
618剛過,很多小夥伴們「被剁的手」還沒長出來就痒痒了,但如果你最近還想添置新的蘋果牌硬體,我們建議還是等上三個月吧。
WWDC 2018剛剛結束,會上除了發了一個彩虹錶帶外,沒有任何硬體的亮相。雖然這和它「開發者大會」的定位非常契合,可還是讓不少粉絲難免失望。
距離蘋果每年的重頭戲:秋季產品發布會只剩2個多月的時間了,市面上的傳聞也跟著多了起來,今天「科技MIX」就帶大家望眼欲穿,看看9月份有哪些值得期待的產品。
iPhone
首先就是備受矚目的iPhone。去年秋季發布會,蘋果帶來了iPhone10周年的里程碑之作:iPhone X。它以全面屏的形式,新的外觀設計,和創新性的人機交互方式,帶來了自iPhone誕生以來最大的升級。
不過,它奇高的售價也另很多人避而求其次,選擇了較為傳統的iPhone 8和iPhone 8 Plus。
從今年開始,所有新iPhone都會使用全面屏,蘋果引以為豪的Home鍵將不復存在,從iPhone 6開始,延續了4代的設計也將消失,整個iPhone系列都將以X作為新的模板。
根據蘋果供應鏈的消息,新iPhone將會有三種尺寸,現存的5.8英寸將為iPhone X的升級版,另有一個6.5英寸的大屏款,來代替現有的iPhone 8 P;基礎款的iPhone 8也會有自己的代替者,一個6.1英寸的LCD新版本。
三者在外觀上可能會比較類似,蘋果的留海也會繼續存在,但或許體積會小一點,對於開發者來說,適配新的屏幕尺寸是個大麻煩。
如果按照現在的價格體系來看,5.8英寸的依然會以高售價為支撐,而6.1英寸的iPhone可能會使用LCD屏幕來節省成本,只有單攝像頭。
因為機身尺寸和LCD屏幕本身的特性,它的續航會是三者中最差的。另外蘋果可能會使用鋁合金邊框,而不是X上的不鏽鋼,並砍掉3D Touch功能。
說到屏幕材質,OLED,是的,它有極高的對比度、鮮艷的色彩展現、可以做的更薄、也可以彎曲、還能省電...你能說出它的一堆優點,但就人眼的觀感上來說,你不會覺得X的屏幕比8P更好。
iPhone的LCD屏幕一直是行業的領頭羊,多年的積累幾乎把LCD的潛能榨乾。反觀OLED,一加的屏幕過飽和、谷歌Pixel的燒屏,三星做了好多年OLED,目前行業最好,而蘋果用的就是三星的屏幕,效果沒的說,但真的不比8P更好。
蘋果在一份聲明中指出:
「隨著長期使用,屏幕變色或燒屏是OLED的正常現象」。
燒屏可以理解為屏幕殘影,比如當你打開微信後,聊天頁面上可能依然有微信App的綠色Logo。
而真正影響日常觀感的功能,基礎款iPhone也不是沒有,比如「夜間模式」來保護眼睛;還有「True Tone」功能讓屏幕適應環境光,自動調整色溫。這些是可以提升視覺享受的點,OLED不是。
總之,這款iPhone的售價不會太高,配置上也會使用蘋果最新的A12晶元,這是蘋果首次採用10nm製程下的晶元,性能會更好,同時更節能。但基礎版iPhone在內存上可能要比兩外兩款少一個GB。
所以,建議錢包羞澀的朋友多關注一下LCD版的新iPhone,它的性價比應該是相當高的。
另外,新iPhone的充電頭可能會改成USB-C to Lightning的形態,iPhone的充電速度一直是旗艦手機中最慢的,USB-C的引入,可以解決這個老大難的問題,另一方,iPhone和MacBook連接也更方便,終於不要轉接頭了。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細節,比如雙卡雙待版的iPhone,這個我們並不看好,未來的手機一定是使用eSim卡的,蘋果在Apple Watch上已經進行了嘗試。
還有一個就是傳說中的三攝像頭,華為P10三攝的組合方案,讓它成為了目前最好的拍照手機,在長焦、虛化、夜景、降噪等方面都幾乎無可挑剔。
iPhone在拍照領域曾是多年的霸主,如今包括三星華為在內的安卓手機已經反超,如果不用三攝,不知道蘋果會用怎樣的方式重新奪回曾經的榮譽。
iPad
再說iPad,就平板市場來言,蘋果可謂一家獨大,谷歌的平板基本消失,國內也就剩小米和華為在苦苦掙扎。
在iPad經歷了前幾年的爆發增長期後,現在的效率也大不如前,蘋果在iOS 12上專門為iPad做了優化,提供了更好的文件管理系統和多任務處理能力,更高的屏幕刷新率也讓Apple Pencil的響應更迅捷。
這些升級的本意,就是想拓寬iPad的應用範圍,讓它向生產力工具靠攏,我們在一篇文章中也對iPad的生產力效率做出過評價。
就目前的預測來看,新iPad也會取消Home鍵,轉為使用Face ID,其結果就是進一步增大iPad的屏佔比,在iPad上也能實現iPhone X那樣的手機交互。
MacBook
MacBook Pro在前年進行了徹底的更新,但無論是touch bar、續航、性能、售價,還是蝶式鍵盤,都多多少少存在問題。
新的Pro毫無疑問會使用英特爾最新的Coffee Lake架構處理器,也正好趕上英特爾受到AMD公司挑戰,從以往的擠牙膏變成「一屁股坐在牙膏上」,處理器性能得到大幅提高。
今年還是MacBook Air誕生十周年,當年喬布斯從牛皮紙中抽出來的筆記本,成為了蘋果最經典的設計之一,其優越的性能,優雅的外觀,以及MacOS的加持,讓Air一直經久不衰。
不過Air在過去幾年一直沒有大的升級,在MacBook和MacBook Pro之間,Air的定位越來越模糊,既喪失了輕薄性,也沒有性能上的優勢。
目前MacBook只有12寸的機型,綜合目前的爆料消息來看,MacBook可能會更新一款13寸的新品,來代替Air的地位,售價應該比Air貴不了多少,成為蘋果電腦新的入門級產品。
Watch
Apple Watch最近幾年都保持了良好的更新節奏,WWDC上,蘋果花了很長時間為Watch OS做背書,這也意味著Apple Watch不再是「蘋果配件」的邊緣角色,成為蘋果最重要的產品線之一。
目前來看,新的Apple Watch Series 4會有更高的屏佔比,顯示更多的內容,同時升級處理器,提升電池容量。
Watch還可能拋棄物理按鍵,借鑒iPhone 7的設計,轉用Taptic Engine震動機制,來模擬按鍵「按壓」的感覺。這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Watch的耐用性,也為更好的防水功能提供了基礎。
配件
最後,還有一些蘋果真正的配件革新,比如二代AirPods,除了連接性的改進外,可能還有續航力和防水性的提升。HomePod可能會出一個廉價版,老款HomePod雖然音質好,但受限於Siri的能力,它的用戶反饋比較堪憂,不知道蘋果會有什麼打算。
哦,還有AirPower,這個產品蘋果在去年發布會上就提出了,但由於各種技術上的原因,一直推遲到現在還沒發售,今年9月再看不到它的身影就真的有點說不過去了。
GIF
蘋果目前主要的贏利點就是iPhone,但iPhone的挑戰者越來越多,iPhone在續航、拍照、性能、外觀設計等方面的優勢已經不再,但iPhone的生態整合力卻越來越強,雖然整體的市場佔有率沒有提高,但老用戶的粘性卻越來越大。
這就要歸功於蘋果軟硬體結合的實力,Apple Watch、HomePod、AirPods、AirPower、iPad、MacBook....iPhone作為中間最關鍵的連接者,起著無可替代的作用。
而如果你買了iPhone,又買了其它設備,就會發現它們之間無可比擬的連通性,比如iPhone和AirPods連接之便攜,用Airdrop與MacBook傳文件速度之快,與Watch之間的無縫隙信息互通....
蘋果儼然建立了全球最好的硬體生態,建立起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系統,形成了一道無法破解的護城河。
喬布斯當年走封閉化的策略,讓蘋果產品的市場侵入率很低,但這套模式卻吸引了一大批忠實的擁躉,帶走了大量的市場利潤,也讓蘋果成為了目前最接近萬億市值的科技公司。
這也是消費者們如此期待每年秋季發布會的原因,期待著更新的技術,更多的硬體產品,融合進自己的生活中,感受蘋果的魅力。
TAG:科技MI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