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報告:我國已有超過75%的中老年人開通了移動支付

報告:我國已有超過75%的中老年人開通了移動支付

「凡是民族資產解凍的項目都是虛假的,凡是民族資產解凍的項目都是虛假的,凡是民族資產解凍的項目都是虛假的,重要的話說三遍!」公安部刑事偵查局副處長張寧話音一落,在場聽眾都笑了起來。

近年來,中老年人已是網路詐騙的高危人群,保護中老年人上網安全成為了具有緊迫性的家庭問題和社會問題。6月28日,由公安部刑事偵查局、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宣傳部指導,騰訊公司安全管理部、政務輿情部、微信安全中心聯合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在北京舉辦了「畫像網路新移民 關注銀髮上網族」活動,並發布了《中老年人上網狀況及風險網路調查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近三成中老年人每天上網超過3小時

據媒體報道,近年來,互聯網逐漸向老齡人群滲透,50歲及以上群體佔整體網民的比例為10.4%。中老年人也成為了「低頭族」。

於昨日發布的《中老年人上網狀況及風險網路調查報告》顯示,近三成中老年人每天上網超過3小時,甚至有9.9%的中老年人每天上網時間在6小時以上。在上網的頻次上,超過 85%的中老年網民平均每天至少上網一次。

信息時代,網路,尤其是移動互聯網正在改變中老年人的生活。據報告統計,中老年人最主要的上網活動是聊天、看新聞、聽歌追劇。中老年人使用社交平台的主要動力是加強家庭感情的維繫,為了和子女聯繫的佔81.4%,為了與親戚聯繫的佔71.2%。其中中老年網民通過社交平台跟同事或者老同事、同學、鄰里街坊聯繫的分別佔48.5%、40.5%、32.3%。

同時,社交平台也是中老年人獲取網路知識的重要渠道。報告表示,77.1% 中老年網民主要通過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獲得網路知識。通過新聞客戶端獲取網路知識的中老年網民占 60.5%,通過親朋好友、網友等他人的分享獲取網路知識的中老年網民占 44.1%。此外,已經有超過75%的中老年人開通了移動支付,而在這些開通移動支付的中老年網民中,經常使用移動支付的中老年網民的比例超過 42%。

網路詐騙是中老年網民最擔心的問題

中老年人在享受互聯網帶來的便捷的同時,風險也隨之而至。報告表明,網路謠言、虛假廣告、網路詐騙、低俗色情是中老年網民群體遭遇佔比最高的四類風險。其中 66.2% 的中老年人遭遇過網路謠言,52.7% 遭遇過虛假廣告。

報告指出了中老年網民極易遭遇的詐騙類型,其中 30.4% 的中老年網民遭遇過保健品詐騙,25.1% 遭遇過紅包詐騙,24.2%遭遇過中獎詐騙。在中老年網民最擔心的問題中,網路詐騙高居榜首,佔59.8%。

以去年4月公安部打掉的「民族資產解凍」網路傳銷案件為例,大批的中老年人聽信「鳥巢慈善大會現場領錢」等網路謠言,被繳納報名費的方式詐騙。儘管北京警方闢謠,但各地讓有大量被詐騙的中老年人對此深信不疑,甚至因此與子女反目成仇。

報告顯示,當中老年人遇到網路風險時,家人是他們的主要求助對象。報告表示,其中有 83.5%會向家人親戚求助,35.4%向警察求助,29.5%向老同學、同事和熟人求助。同時,親友家人也是中老年人學習安全上網知識的最主要渠道,佔67.8%。

中老年人進行匯款要徵求子女意見

如何更好保護中老年人上網安全問題,公安部刑事偵查局副處長張軍表示,很多中老年人曾經雖然看到過相關網路安全宣傳,但是在被騙的時候並沒有將自身的遭遇與宣傳聯繫起來,因此,各部門對中老年人的網路詐騙宣傳教育需要有針對性。同時,子女需要與父母進行溝通,要告訴父母無論在什麼情況下,只要是匯款就需要徵求他們的意見。張軍還對中老年人強調,一是天上不可能掉餡餅;二是公安機關不可能通過電話辦案;三是如果遇到匯款問題,一定要問子女或身邊人。對此,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調查中心副研究員、執行部主任丁華也表示,關注老年人上網安全不僅是國家、社會和企業的責任,也是一個家庭的責任,子女應該多關愛父母。

人民日報社研究部主任、高級編輯崔士鑫認為,中老年人不僅要提高防騙意識,還要提高傳媒素養意識。具體來說,中老年人在互聯網上要有獲取信息能力,能辨別信息的真假,還要能評價信息是健康有益的還是低俗有害的,當轉發他人發布的信息和在網路發表意見時,需要傳播健康有益的內容,若是傳播低俗有害的信息則有可能觸犯法律。

采寫:南都個人信息保護研究中心實習生 錢柳君 研究員 娜迪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年 的精彩文章:

法國家庭調查:照顧孫輩時間過長 老年人成帶娃「保姆」
醋泡花生的功效太多了,中老年朋友們,快看看,不知道就虧大了!

TAG:老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