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毒蘑菇高發季!為什麼說路邊的蘑菇不要采?

毒蘑菇高發季!為什麼說路邊的蘑菇不要采?

「養生十萬個為什麼」

每年6—9月雨水較多,利於蘑菇生長,同時也是致命毒蘑菇的高發季節,對於外出時喜歡採摘野蘑菇的小夥伴,小編想提醒大家,路邊的蘑菇不要輕易采,一旦誤食可能引發食源性疾病甚至死亡。

誤食毒蘑菇後的5種反應

1、胃腸型

中毒癥狀主要有腹瀉、噁心、嘔吐、腹痛等,一般不發熱。

2、神經精神型

中毒癥狀主要有多汗、流涎、流淚、脈搏緩慢、瞳孔縮小、血壓不穩定、呼吸困難等。重症者出現譫妄、精神錯亂、幻視、幻聽、狂笑、動作不穩等。

3、溶血型

中毒癥狀主要有噁心、嘔吐、腹瀉等胃腸道癥狀,發病3~4天後出現溶血性黃疸、肝脾腫大,少數中毒者出現血紅蛋白尿、貧血。

4、臟器損害型

此類中毒最為嚴重,中毒病情兇險,臨床表現十分複雜,病人起初噁心、嘔吐、臍周腹痛、水樣便腹瀉,多在1~2天後緩解。

接著癥狀暫時緩解或消失,約持續1~2天,隨後突然出現肝腎心腦等臟器損害,以肝腎損害為最重。出現肝臟腫大、黃疸、肝功能異常,甚至發生急性肝壞死、肝昏迷。

腎臟受損時可出現少尿、血尿甚至尿毒症等。死亡率很高。

5、類光過敏型

中毒癥狀類似日光性皮炎,主要有皮膚腫脹、疼痛、奇癢、嘴唇腫脹外翻等。

如何初步分辨蘑菇是否有毒

看顏色

有毒蘑菇菌蓋顏色鮮艷,有紅、綠、墨黑、青紫等顏色,特別是紫色的往往有劇毒,採摘後易變色;而無毒蘑菇多為咖啡、淡紫或灰紅色。

生長環境

可食用的無毒蘑菇多生長在清潔的草地或松樹、櫟樹上;有毒蘑菇往往生長在陰暗、潮濕的骯髒地帶。

撕開看

將採摘的新鮮野蘑菇撕斷菌株,無毒的分泌物清亮如水(個別為白色),菌面撕斷不變色;有毒的分泌物稠濃,呈赤褐色,撕斷後在空氣中易變色。

外形

無毒的菌蓋較平,傘面平滑,菌面上無環,菌柄多無菌環;有毒的菌蓋中央呈凸狀,形狀怪異,菌面厚實板硬,菌柄上有菌環、菌托,菌柄細長或粗長,易折斷。

遠離毒蘑菇要做到這3點

對於不認識的蘑菇,靠譜、準確、具有可操作性的做法是:通通不要吃。

1.不採摘

路邊草叢或者山上的野生蘑菇,很難通過肉眼辨別,最好不要採摘不認識的蘑菇。

2.不買賣

注意不要在路邊購買蘑菇,即使在正規市場上購買野生蘑菇,也不能放鬆警惕,尤其是沒吃過或不認識的野生蘑菇,不要偏聽偏信,輕易買來食用。

3.不食用

欲避免類似中毒事件,關鍵在於不隨意食用野生蘑菇。集體聚餐、餐飲服務、民俗旅遊等盡量不要加工食用野生蘑菇,以確保飲食消費安全。

誤食毒蘑菇後怎麼辦?

立即呼叫救護車;

要立刻進行催吐,可先讓誤食者服用大量溫鹽水,5-10ml一次,然後用手指(最好用布包著指頭)刺激咽部,促使嘔吐,以減少毒素的吸收;

孕婦慎用催吐;

如果中毒者出現昏迷,則不宜進行人為催吐,否則容易引起窒息;

加蓋毛毯保溫;

凡同食用過同樣蘑菇者,無論是否發病,同樣需立即到醫院進行檢查;

食用過的剩餘蘑菇,應留存以供檢驗,查明中毒原因。

來源:衛生監督在您身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命健康 的精彩文章:

用肥皂之前,要先沖洗下!
青花素有益肺部健康!

TAG:生命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