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柳書生:停泊在真理與善良的彼岸,與美好的人物比鄰而居
2018年武漢市中考作文題
子曰:「德不孤,必有鄰。」(《論語·里仁》)
有德的人自有夥伴,有德的家庭會有芳鄰,有德的國家必有友邦……
凡有德者,都不會孤單,一定有親近的朋友。
請你根據對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寫一篇文章。
要求:依據材料的整體語意立意,自擬標題,不少於600字。文中如果出現真實的姓名或校名,請以化名代替。
德不孤,必有鄰
我讀《史記·孔子世家》,至孔子晚年哀嘆「天下無道久矣,莫能宗予」,一種曠古的孤獨感頓時襲來,令我感泣不已。回顧孔子的一生,他周遊列國,積極傳播自己的思想學說,然而在禮崩樂壞的當時,處處奔波換得的卻是處處碰壁。偉人常常是孤獨的,至清無魚的德行和卓異當世的識見常常讓他們徒生知音難覓之嘆。或許,這是大多數偉人的精神宿命。
然而,在《論語》中,我卻讀到孔子的另一句話:「德不孤,必有鄰。」其意為「有德的人必有志同道合的夥伴」。我用心揣摩著孔子說這句話時的語境,反覆咀嚼著他堅守德行之時對知音同道的極度渴望。坎坷周流的一生,他真的逢著了那名惺惺相惜的「鄰」嗎?這是孔子遙遠難及的信仰表達,還是一個已被驗證的事實陳述?
我當然希望答案是後者,在我的執念中,只有這樣才能告慰孔夫子的赤子之心。然而,也許孔子根本並不在乎「鄰」的存在與否呢。孔子曾說「不患人之不己知」,做好自己的分內之事,又何必執著於是否為人所知呢?孔子又說:「知我者其天乎?」坦蕩與傲岸的他,將蒼天視作自己的知音。這種與天為「鄰」的境界,不得不使我悠然神往。
《史記》記載,孔子向弟子講授《春秋》時,曾說:「後世知丘者以《春秋》。」事實上,他是將對「鄰」的渴望寄託於後世的。而這部凝聚著孔子畢生心血的著作,即是孔子留與後世知音的信物。孔子的一番心意沒有白費。在司馬遷編撰《史記》的年代,孔子的儒家思想剛剛登上殿堂,成為大漢王朝的統治思想。司馬遷也在書中留下了「余讀孔氏書,想見其為人」的欽慕之語。兩位困頓憔悴的思想鬥士,穿越歷史的重重隧道,成為了隔代知音!
人世存知己,異代若比鄰。這是一種怎樣的神奇力量啊!我忽然想到,或許孔子所言的「天」並非虛無縹緲的冥冥之物,而是人世間永恆的真理和美德。孔子選擇以「天」為「鄰」,也正是選擇了在歷史漫漫的長河之中,將漂泊之舟停靠在真理與善良的岸邊。隨著歲月的推移,文明的發展,這一河岸已然棲息了無數的先哲君子,也即將停泊後代的高朋芳鄰!
TAG:四柳書生的課堂 |